來源: 端傳媒 作者: 祁十一
本來誰都不著急的,想買房的、換房的都還在猶豫。房價卻突然開始飆升,像瞬間上漲的海潮,浪頭打過來,讓人猝不及防。
「中介說,去年10月開始,上海樓市突然熱起來,好像所有想買房的人都跑出來了。最火爆的就是10月、11月、12月。」在簽完買房合同三個月後,蔣明遠說起去年的瘋狂情形,還有些恍惚。本來沒想買房的他,被這股熱潮推動,掏空所有積蓄付了首付,買下一套338萬(人民幣,下同)的房子。
「如果不是看著房價漲,我也不會買。」他說,「房價一漲,心態崩了呀。」
房價的上漲,像個計時器,嘀嘀嗒嗒地推動著人往前沖。周文原本也是不著急的,直到10月房價開始漲,他才有些慌,開始看房。到1月中旬簽合同時,他新買的那套房在三個月里漲了60萬。
在買完房兩個多月後,周文仍非常樂於分享買房經歷。那就像是一場地震,餘波未了,他走不出來——無論走到哪裡,總是忍不住拿出手機,查看周圍的房價;時不時地就會看自己的房子是漲了還是跌了,心情也隨之波動。似乎只有通過一遍遍和別人說,他才能把這事從腦子裡趕走,回歸正常生活。
買房的過程也帶給Stella 焦慮和失眠。去年底,她在萬般不舍下賣掉原來的房,換了一套學區房,以確保女兒將來能上一所優質初中。但今年3月,再一次遭遇變數。
3月16日,上海市教委公布了《上海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改革實驗辦法》,將實行名額分配到區和分配到校。其中,上海的優質高中將拿出50%到65%的名額分配到不同的區和初中。這也意味著,以往優質高中入學名額被優質初中壟斷的局面將被打破,不確定性增加,非優質學區和非名校的學生也有了機會。
Stella決定屏蔽相關消息。「太複雜了,幾年以後的事情不好說。」她說,「我已經不太想看相關分析了,隨緣吧,反正孩子有學可以上就行。」
魔幻的2020年,疫情讓整個世界在突然停頓之後,變得更瘋狂。在中國,一線城市的房價開始接連上漲。先是深圳,在去年上半年經歷了一輪搶房潮和房價飆升。接著是上海。北京在嚴格管控下仍有升溫,尤其是學區房,漲幅兇猛。
政策、市場、人們的期待和恐慌,共同書寫了這一波波浪潮。身在其中的人們,無不經歷了和房價賽跑、和房東博弈、和自己鬥爭的過程,焦慮、恐慌、後悔、難受、震驚、慶幸……種種複雜的情緒在買房人身上輪番出現,久久不能消失。
房子,是中國人在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的背景下,在不安和不確定的時代洪流中,最渴望抓住的救命稻草。
只有買一個對口的房子,才能讓孩子讀好學校
「今年房價會漲,買房要抓緊。」2020年春夏之交,朋友對周文說。那時朋友正在看房,已經有了房價升溫的觸感,知道周文有換房的念頭。
周文在疫情隔離時有了換房的想法。去年2月,他住在七年前買的上海市中心50平(編注:中國大陸多用平方米計量房屋面積,1平方米≈10平方呎≈0.3坪)的小房子,和女朋友以及一隻狗共同居住。不能出門的日子里,兩人一狗被關在狹小的屋裡,他才切身感受到一個寬闊的居住環境有多重要。
換套大一點的房子,哪怕是住到較遠的外環外(編注:外環是環繞上海市中心的一條環形的城市快速路,全長約99公里)也值得——那是周文在疫情期間產生的念頭。
3月疫情放緩后,橫盤近三年的上海房地產市場有了升溫跡象。諸多當地的房地產媒體、博主記錄了這一苗頭。一家滬上頗具影響力的房地產自媒體,在探訪了多處售樓部和中介門店后稱:橫盤三年後,上海樓市,馬上要變天了。新房在籌備密集入市、成交量亦在上漲,中介門店裡二手房掛牌和帶看的需求也在上漲。
「明確的是:大盤在漲,微漲也是漲。」該自媒體最後給出結論。
那時的周文,處於「有想法、但沒行動」的狀態。同一時期的蔣明遠,也沒有買房的想法。他30出頭,單身,上海戶口要到10月才到手,按照上海的限購政策他尚沒有買房的資格。彼時的他也不想買,「心理感受是一大筆錢花出去了,就在房子里凍著,很麻煩。錢在我手上還可以做點別的事,比如做理財,心理會有安全感,不會突然一下拿不出來、不能變現。」他說,「而且我感覺房價不會漲。」
3月的Stella也還沒有確定的換房想法。在那套住了十三年的房子里,她工作、結婚、生女,後來又和丈夫離婚,獨自帶著女兒生活至今。那裡是家,是人生黃金時代的回憶,帶給她強烈的安穩感。
但她也不是沒有惶惑和不安。3月11日,上海開始實施「公民同招」政策,即公辦和民辦初中同時報名、同時招生。起初,在民辦學校更強勢的上海,不少家長都會首先讓孩子去考優質民辦學校,將公立學校作為保底選擇。但實施這一政策后,家長只能在公辦和民辦中二選一,民辦也由考試入學改為搖號入學。若最後去不了優質民辦,則只能在尚有入學名額的公立學校中被統籌安排。這也意味著孩子的命運完全不可控,有可能被統籌去差學校。
這也是近年中國教育部想要推動基礎教育資源平均化的舉措,不少省市都在推動公民同招、統籌搖號等入學政策。上海此前已在小學階段實施了三年「公民同招」,2020年開始將這一政策在初中階段推行。
它的直接後果是推動了諸多城市優質學區房房價上漲。此時,學生入學從比拼考試成績演變成了比拼家長的經濟實力。「原來還可以讓孩子努努力,拼一把去考優質民辦,但現在只能買一個好學校對口的房子,才能讓孩子讀好學校。」Stella說。
她的小孩還在念小學三年級,但她必須提早考慮。從3月開始,她便陷入了換房的糾結中,「從理性角度,早點換是好的。但從感性角度,我就是受不了離開我現在住的房子。」她說。幾個月里,她內心一直在掙扎和焦慮,有時半夜睡不著覺,腦子裡全是換房的事。
學區房也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上漲。10月漲價全面爆發之前,上海的學區房在6月到9月的四個月里,同比上漲了15%。
錢拿在手上就是貶值,太焦慮了
蔣明遠的媽媽是積極的買房者,尤其是給兒子在上海買房。「她總覺得,我在上海獃著,得有一個自己的住的地方。」蔣明遠說。從去年七八月開始,他媽媽便開始看房,也切身體會了樓市的兩重天。
那時,樓市還是買方市場。她去看房的時候,中介老早便在小區門口候著,一套套極有耐心地帶看。跟房東砍價,很容易便能談個10萬8萬。但進入十月後,樓市不知不覺變成了賣方市場。中介不在門口等了,得你積極地聯繫中介。和房東砍價也特別難,「砍半天也只能砍1萬塊,有的1萬都談不了,報多少賣多少,不買明天還要漲價。」蔣明遠說。他後來看中一套房,中介告訴他,今天不定,明天房東就準備從337萬提到350萬。
看著房價蹭蹭上漲,本不想買房的蔣明遠「心態崩了」,10月戶口下來后,立刻調頭往房市裡沖。
周文也是在10月加快了換房的步伐——先將自己的房掛牌賣出去。在房子沒賣出之前,他也不敢下手新買一套。但就在這個過程中,他眼睜睜看著樓市越來越火熱:原先看中的幾套房子,幾天後再問就沒有了;房價也不斷漲,同一個小區差不多面積的房子,從10月到12月就漲了50萬到80萬。
12月賣掉自己的房子后,他去了一趟深圳出差,順便看了看深圳的房價,頓時被嚇住:太貴了,動不動就是十幾萬一平,相比之下上海還算便宜的。
深圳在那時已成為中國一線城市中房價最高的。早在2019年下半年,深圳就因成立先行示範區、前海擴容,以及取消豪宅稅等利好,引發了樓市上漲。疫情之後,又因經營貸流入樓市而進一步推高房價。
2020年3月,中國央行為了扶持疫情下的實體經濟,釋放了長期資金4000億元,各銀行也應聲擴大了放貸規模。中國建設銀行行長劉桂平在3月30日的業績說明會上稱,建行在2020年將新增貸款1.5萬億,其中公司類貸款6850億元,個人住房按揭貸款5700億元。
針對中小企業發放的經營貸利率也極低。深圳各銀行的經營貸利率從3.2%到4.7%不等,均低於個人住房貸款利率(4.9%以上),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導,大量企業和個人不惜違規從經營貸中貸出資金,進入樓市買房。2020年上半年的深圳,焦躁氣氛四處瀰漫。
「錢拿在手上就是貶值,太焦慮了。」去年7月的田意,眼裡都是焦慮。那時,她剛賣掉一套大理的房,準備回深圳買房。她身邊深圳的朋友們,人人都想趕緊買房,哪怕有些人手上已經有兩三套房了,依然焦急地想要把錢投出去,卻陷於無房可買、一有房就得靠搶的境況。
「大家都挺著急的。深圳的競爭非常激烈,一不小心沒跟上就掉隊了。有房無房的財富增速差距非常明顯,房產劃分出了一道難以打破的階級壁壘。」在深圳工作的80后李翔說,他那大半年都在關注樓市的動態,若關注的房子掛盤價漲了就焦慮、生氣,氣自己誤判了房價走勢,也氣自己為了等心儀的房子錯過了下手的最佳時間窗口。他最終趕在深圳政府調控前買了一套房,一個多月後,同小區同戶型的房子,最低價也比他買時貴了80萬。
半年後,李翔的經歷也將在上海的周文身上複製。但周文意識到時,已晚了一步。當他從深圳出差回來,立刻去看了房子。此時,他準備去談價的一套房的掛牌價已經比一周前漲了13萬。他沒有再動搖,和中介約了房東談判,開始了買房過程中最難的一步。
Stella想買的學區房,在10月以後加速上漲,每個月漲30%到50%。到了12月,她終於走出了最艱難的一步:賣掉房子,換一套對口優質初中的學區房。她把所有事委託給一位信任的房產經紀人,但自己依然承受了非常重的心理負擔。「前期是買不買、賣不賣,賣了之後就是擔心房價會不會跌、我是不是做錯決定了。賣掉之後,沒辦法後悔,情感上又受不了。」她說,「承受了很多壓力和情感上的東西,都是在跟自己耗。」
因端傳媒為付費網站,故不提供全文轉載,如需閱讀全文,請點擊此處前往端傳媒網站購買會員后閱讀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3m4nlAb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