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8日星期五

驚曝!悉尼Mascot Towers無法修復,將被拆掉?!建築局長嚇尿了!

一個外行老百姓去看房子能看出個啥門道?

去年聖誕節以來,悉尼多棟公寓樓爆出質量問題,?可以說,悉尼建築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於是,在這個緊要關頭,今年8月初,新州政府精挑細選,終於任命了一個新的建築局長:?David Chandler。

?

這位David先生號稱擁有40年行業經驗,曾擔任諸多要職,?政府此時選中他,顯然是對他抱有極大期望,壓在他肩上的擔子很重。?州長當時就說,David接下來要做的是:?「重建公眾對建築行業的信心」。?具體做法包括:?徹底改革建築行業,修改相關法律等等。

?

在悉尼建築業搖搖欲墜之時,

David願意臨危受命,實在勇氣可嘉,

可是,上任以後,我們沒看到這位新官拿出什麼太了不起的三把火,

首先是10月底,在新州政府預算聽證會議上,

咱們局長對所有買家喊話說:

你們是買房子,不是買棵白菜,買房前應該自己多調查、多走訪,這才是一個負責任的買家該做的事!

當然,他原話不是這樣的,原話是:

「買家付錢之前,應該多花一點時間去看看他們要買的公寓。如果大家做點研究,看看誰風險大,誰風險小,那買期房時也會更有信心。」

此話一出,工黨議員Courtney Houssos質疑說:

文章來源:微悉尼

「你的意思是,
每個業主都應該變成建築專家?」

這位議員還一針見血地反問:

政府是不是就不用監管了?

反而因為自己言行,上了好幾次新聞。

如果是這樣,那還要政府幹什麼用,

他才去考察了一個公寓樓,已經有200人付了錢,

面對質疑,局長的回答如下:

「每個人都應該扮演好自己角色,如果換做我要花75萬買一間公寓,那我肯定得看看建築商是誰,交易之前,我肯定要好好去看看公寓和建築質量怎麼樣。我們可以對市場風險做評估,我們可以去看看投訴,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一點所謂的『買家當心』。」

局長還痛心疾首地舉了個例子:

但是只有一個業主去看了看房子。說來說去,局長的意思就是:

自己好好看下房子質量如何……

先不說這樣的說法寒心不寒心,反正也夠鬧心的,

政府這簡直把重任給了一甩鍋俠,隨便說說,

就變成業主自己的問題了……

事兒還沒完,然後,就這兩天,咱們局長又鬧出一個大新聞:

The Daily Telegraph報道說,他們拿到了一份標注了

「機密」的文件。

文件是Bayside Council的員工撰寫的,

你買房,那你得自己做些調查,

裡面透露的內容十分勁爆,說是:

今年9月份時,David局長曾與他們舉行過一次秘密會談,

在這次秘密會議中,局長表示:

Mascot Towers其中一棟
tower將會被拆掉!
「在秘密討論中,局長表達觀點說,Mascot Towers的其中一個tower將被拆除,還說他對目前的修復方法沒有信心。他認為筏板出現了『橫裂紋帶』,已無法修復。」

不過,本周二,面對工黨議員質問,David局長否認說過這話。

局長說,他「無法」確定Mascot Towers的狀況,但是:

「我從未說過Mascot Towers應該拆除」,我不是工程師,我從未就Mascot Towers提供過意見」,我設想過各種可能的情況,但肯定不會建議拆除」。

這,到底消息是真是假,咱們也不能確定,

反正Mascot Towers問題很嚴重是真事兒。

小編順便為大家更新一下Mascot Towers的近況:

目前來看,業主已經同意支付
500萬的維修費用,
將採用15年商業貸款的形式支付。

本周二的質詢中,局長再次重提舊話,

認為自己關於「買家當心」、買家要負起更多責任的說法,

並無問題。

他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覺得買家確實應該好好看看

自己將要買下的公寓。

就算「拆除Mascot Towers」是個大烏龍,

那「買家應負起更大責任」確實是局長堅信的觀點,

小編覺得吧,這話別人說或許沒啥問題,

可是你身為主管建築行業的大官,

說這話合適嗎?

咱們消費者每天要買那麼多東西,如果像你說的,

豈不是還要變成食品專家、日用品專家、

服裝專家、電器專家……

再說了,就算臨時惡補「做研究」,

政府能再找個靠譜點的人嗎?

編輯:小隱 洋戈
?



from 澳洲房產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2CsdTAB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