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金十數據 作者: 萊克西
上周四凌晨,美聯儲宣布年內的第三次降息,符合大眾預期,各大市場反響熱烈。在隨後的24小時內,黃金上演驚魂V型反轉行情,美股刷歷史新高。
對於市場來說,美聯儲「三連降」后往往會帶來佳音。此前有報道指出,根據歷史經驗,三連降后股市將會大振。美聯儲分別在1975年、1996年和1998年連續三次降息25個基點后,標普500指數半年後上漲10%,一年後上漲20%。
不過,如此熱烈的反應往往也暗藏危機。近日大空頭Peter Schiff就警告,當前的「股市新高」僅僅是美聯儲的降息預期和擴表回購推高的(資產負債表規模當前已經超過4萬億美元,在過去的七周里就增長了2500億美元)。他指出:
「美聯儲沒有解決問題。只是在掩飾問題。」
不過亦有分析師認為,當前的情況和1998年的情況有很多相似之處,最重要的一點是,美聯儲1998年的「三連降」是彌天大錯,直接導致了幾年後的泡沫爆發,而這次也將不例外。
首先,在1998年,經濟環境事實上是不需要貨幣政策刺激的——美國經濟穩健增長,1998年下半年GDP的年化增長率接近6%;失業率為4%,處於1960年代末以來的最低水平;核心CPI通脹率處於2%的範圍內,美股也接近甚至一度創下歷史新高。
基於種種因素,部分官員認為1998年期間美聯儲反而應該加息。
當然,當時的美國經濟確實也和現在一樣,存在下行風險。俄羅斯債務違約以及主要對沖基金後續違約的雙重打擊極大加劇了國內和全球金融市場的動蕩,這成了美聯儲三連降的主要依據。從1998年9月下旬到11月中旬短短六周時間內,美聯儲將官方利率下調了75個基點。
然而,金融博客零對沖分析師認為,1998年如此頻繁的降息行動為幾年後的互聯網泡沫爆發埋下了禍根。美聯儲的寬鬆措施助長了金融市場的投機活動,使美國企業相對於名義GDP的市場估值飆升至創紀錄水平,而公司實際利潤卻並未與此同步,股市泡沫不斷膨脹,直至破裂告終。
這一情況跟當前是不是很相像?
今年年初,考慮到經濟相當穩健,美聯儲原本預期今年內將進行加息。然而,金融市場急劇拋售以及貿易局勢不確定性的雙重壓力蓋頂,迫使決策者不得不在利率決定上按下「暫停」按鈕。今年7月,鑒於經濟的下行風險,美聯儲更是直接宣布降息。
另一方面,在當今的經濟和金融背景下,美國失業率為3%,同90年代一樣處於幾十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沒有通脹威脅,核心消費者價格通脹率也處於2%的範圍內;而美股自7月起也多次創下新高。
事實上,美聯儲也早意識到,單純靠降息根本無法根除貿易局勢的不確定性和其他潛在的市場損失。但是,通過放寬政策,美聯儲寄希望于進一步刺激經濟,令經濟中對利率敏感的部分(如消費者支出和住房部門)可以得到充分刺激,以抵消疲軟的商業支出對經濟的拖累。
然而,三連降無疑是風險巨大的。零對沖分析師指出,在國內經濟不需要多次貨幣政策刺激的環境下,多次降息反而可能會加劇資本市場的投機活動,令市場泡沫越吹越大。
當前的環境和1998年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相似之處:公司利潤和股市抵達頂峰的時間點並不同步。儘管股市直到2000年才達到頂峰,但事實上,美國企業的營業利潤在1997年已經觸及頂部,接下來的三年繼續走低。當前情況也是如此,公司盈利能力在走下坡路,然而股市卻屢刷新高,這些也印證了泡沫的存在。
歷史會重演嗎?2019年又將是另一個1998年?
零對沖分析師認為,與1998年的情況一樣,美聯儲通過三次保險性降息,只是延長了美國商業周期的壽命,但是可能加速了泡沫的破裂。其中一個有力證據就是,當前美國公司相對於名義GDP的市場估值已經回歸到1999-2000年的高位。
太陽底下並沒有新鮮事,歷史劇本重演的可能性不容小覷。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2rb7Iyu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