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31日星期日

疫情之下 中國500萬手機用戶消失之謎


2020年3月,武漢爆出7家大型殯儀館每天向死者家屬共發放3500個骨灰盒的消息。有居民爆料,武漢殯儀館前面這幾天每天都這樣大排長龍。(視頻截圖)

病毒在武漢爆發后,中國工信部和三大運營商相繼發布報告,披露2020年頭兩月電話用戶數量減少逾2000萬戶。而近期三大手機運營商又稱,同年全國行動電話用戶數量減少逾500萬戶。雖然數據相差極大,但減少500萬用戶也足以讓人震驚。這些人哪兒去了?背後真相是什麼?

1月30日《大紀元》中文網獨家報導說,10個月前,他們就曾發文質疑新冠病毒(COVID,中共病毒)疫情,頭兩月用戶數量減少2020萬與中共掩蓋染疫死亡人數的關係。

之後,中共在防疫新聞會上辯稱,伴隨經濟恢復、手機用戶數未來可能增長。

2021年1月底,中國三大運營商公布的年度數據,徹底打臉了中共的說辭,《大紀元》據此繼續深挖疫情中海量手機用戶消失背後的真相。

10月前中共稱「手機用戶驟減」 今年商數據打臉

根據中國三大電信商的2020年度運營數據,中國移動(點擊可訪問經營月報)2020年末移動用戶達9.41918億戶,全年凈減少了835.9萬戶移動用戶。

中國聯通2020年末移動用戶3.058億戶,全年移動用戶數凈減少1266.4萬戶。

只有中國電信全年移動用戶數凈增長1545萬戶,2020年末移動用戶數達3.5102億戶。

從中國三大電信商去年運營數據可知,2020年全中國共有15.99億手機用戶,比2019年減少了557.3萬戶。

陸媒對去年手機用戶數量變化的解釋是:三大運營商的經營戰略不同,不過,這種解釋與10個月前,中共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韓夏的說法,大為不同。

2020年3月23日,《大紀元》發文《大疫之下中國兩千萬手機用戶消失》分析說,單純的疫情衝擊經濟和5G擠壓市場無法解釋如此激烈的變化,並指出,在中共隱瞞染疫死亡人數等疫情真相的背景下,中國手機用戶數劇減對中國和國際社會敲響了警鐘。


2020年3月25日,中共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會,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韓夏在會上解釋「中國手機用戶暴減」。(中共衛健委官網截圖)

兩天後的3月25日,中共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會,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韓夏在會上解釋「中國手機用戶暴減」原因,辯稱是因疫情影響經濟和部分雙卡用戶註銷號碼。

韓夏在新聞會上稱,3月份手機用戶數已有所恢復,「我們相信隨著經濟社會活動逐漸恢復,移動通信的用戶數未來可能還出現增長」。

不過現實是,中國三大移動通訊商最新數據表明,隨著經濟社會活動的恢復,中國手機用戶數量並未出現中共宣稱的增長,2020全年依然出現了557.3萬戶的驟減。

2020年中國手機用戶為何驟減

疫情衝擊下,2020年中國手機用戶驟減557.3萬戶的背後真相是什麼?


圖為中國移動香港上市公司公布的運營數據。(中國移動官網截圖)

首先需要探討的第一個問題就是,10個月前中共工信部所作的解釋和判斷是否正確?

中共工信部的韓夏局長去年3月25日判斷手機用戶數「未來可能出現增長」,理論上其實沒錯;但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中共發布的疫情數據是真實的,沒有造假和隱瞞。

因為影響電信商手機用戶的微觀因素有許多,但從宏觀角度看,全國的手機用戶數量主要取決於經濟和人口。

大紀元在之前的分析文章中已經指出,去年2月份全國經濟活動停擺是造成中國手機用戶劇減兩千萬的因素之一。

按照中共今年1月發布的GDP數據,中國經濟在一季度同比下降6.8%后,從二季度起就逐步恢復,四季度已增長6.5%,去年全年同比增長2.3%;也就是說,按照中共說法,經濟不但從疫情衝擊中恢復了,還有所增長。

所以,隨著經濟活動的恢復,截至去年底時,疫情衝擊經濟對手機用戶數量的負面影響,應該已經被消減至最小或忽略不計。

再加上中共假借防疫強化全民監控,在各地強推「健康碼」,將「健康碼」與民眾的衣食住行相捆綁。若無智能手機和健康碼,就無法上學、上班,甚至連出門坐車、買菜都不行。

這種苛政逼迫得許多老人兒童都不得不添購手機。因此考慮到疫情對中國人行為模式的影響,理論上,去年手機服務的需求量至少不應該比2019年低。

圖為中國聯通香港上市公司公布的運營數據。(中國聯通官網截圖)

然而,去年全年中國手機用戶數量並未從疫情初期兩千萬的損失中完全恢復,最後仍減少了557.3萬戶。這個減少,就不能說主要與疫情影響經濟有關。

至於說韓夏局長所說的「雙卡銷號」顯然不是用戶數量整體暴跌的答案,因為這種行為模式的影響應該同時作用於所有的電信商,但現實是三大運營商的用戶變化並不同調。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去年全國消失了逾500萬手機用戶?

剔除了經濟因素,就只能從人口角度來分析。

基於中共疫情數據 測算2020年中國新增人口

始發於中國武漢的中共病毒瘟疫,去年到底奪走了多少中國人的生命,至今仍是充滿爭議性的話題。


各國每10萬個人中感染新冠病毒的死亡人數。(數據來源:美國政府2020年4月18日白宮新聞簡報會)

2020年4月17日,中共對疫情數據進行了「修訂」,全國的死亡人數由原來的3342例上調至4632例,但該數據被國際社會普遍質疑。

根據2020年4月18日白宮新聞簡報會對各國新冠死亡人數的分析,新冠病毒在中國大陸的死亡率與其它國家相比,相差百倍。美國政府據此指出,中共提供的疫情數據「純屬虛構」。

下面基於中共的疫情數據,來測算2020年中國新增人口。

中共國家統計局:年齡結構(中共國家統計局官網截圖)

根據中共統計數據,2019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140,005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34‰。其中14歲以上的人口數量為116,513萬人,同比增加了498萬人。2018年末,全國14歲以上人口116,015萬,同比增加355萬。

需要說明的是,中共對人口年齡結構的統計口徑是分為0—14歲、15—64歲、65歲及以上。在中國大陸,手機用戶群體主要是14歲以上的青少年和成年人。因此本文重點分析14歲以上人口。

中共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近年來(2016年起),中國人口自然增長率逐年降低,這意味著中國正在步入老年社會,14歲以上、尤其是老年人口在逐年增加。

中共從2020年11月起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截至目前尚無2020年的具體人口數據。不過可以依據0—14歲兒童在人口中的佔比,來測算去年末14歲以上人口的數量。

既然中共宣稱去年染疫死亡人數4632人、對中國人口幾無影響,那考慮人口自然增長率的下滑趨勢,按照3‰的自然增長率推算,2020年末中國人口應該約為140,425萬人,比2019年末大約增加420萬人。

再計入14歲以下兒童佔比(呈下滑趨勢),即使按照2019年兒童佔比16.779%測算,2020年末的14歲以上人口至少有116,863萬人,應該比2019年末大約增加350萬人。

中國人口增長與手機用戶數量的關聯性

基於中共疫情數據推算出的中國人口數據,意味著截至2020年末,中國可能增加約350萬14歲以上的人口。

這些新增人口會不會添置手機、增加手機用戶的數量?答案是肯定的。


中國人口增長本來會推動手機用戶數量大漲,但2020年中國手機用戶數量暴跌。圖為中國電信香港上市公司公布的運營數據。(中國電信官網截圖)

例如2019年和2018年末,中國能夠使用手機的人口(14歲以上)同比分別增加498萬和355萬;而依據中國三大電信商數據,中國手機用戶數量在2019年和2018年分別增長了6121.7萬戶和12178.2萬戶。

當然,新增人口與新增手機用戶數量的比例,受經濟、技術、用戶習慣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難以定量測算,但肯定是正相關。

也就是說,新增人口會顯著增加當年的手機用戶數量;去年新增350萬14歲以上人口,理應帶來以千萬計的手機用戶數量增長。

分析至此,擺在讀者面前的問題就一目了然:既然經濟對手機使用的負面影響已經消退,而新增人口又會顯著推高手機用戶數量;那麼,工信部韓夏局長去年3月的判斷為何落空?

去年,中國手機用戶數量為何不僅未大漲,反而暴跌557萬?

追根朔源,手機用戶大減的現實與理論推斷大漲的巨大反常,只能是源自假設前提的失真——即中共對疫情數據造假:中共病毒造成的死亡,對中國人口增長和手機用戶數量產生了相當大的衝擊。

驟減557萬手機用戶的背後 消失了多少中國人

鑒於中共對包括疫情在內的各種真相的隱瞞和封鎖,本文只能分析驟減557萬手機用戶與疫情造成中國人口大量死亡之間可能存在關聯性,但無法統計或測算出具體數據。

這裏需要澄清的是,557萬手機用戶並不等於557萬名中國人,因為按照2019年手機用戶數量與14歲以上人口數量的比例(人均擁有1.37支手機)來測算,557萬手機用戶可能對應著406萬名14歲以上的中國人。

而且,驟減557萬手機用戶也不一定等於僅僅消失了對應數量的中國人;背後隱藏的人口損失也可能更令人驚心,因為還有2020年本應增加的人口未被納入計算中。

換言之,去年手機用戶數量驟減的背後,或許還吞噬了原本應增長的420萬人口。

當然,以上分析是基於一系列假定和中共的經濟、人口統計等數據。現實中,中國人使用手機的習慣、例如可能有部分小學生用手機但高齡老人不用,以及中國真實的經濟和人口數據可能不同於中共官宣,都有可能對手機用戶數量產生或正或負的一些細微影響。

但針對影響移動用戶數量的主要因素的解析,依然可以揭示出2020年中國手機用戶數量減少557萬的背後,可能埋葬了無數染疫身亡並被「消失」的生命。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正見新聞網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2L4ReCp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