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澳洲網
Sam Gordon
不是富二代,不是拆二代,沒有一夜暴富,沒有高學歷,沒有高薪工作,16歲高中輟學打工,如今31歲,全澳坐擁26套房產,價值950萬澳元。一年啥也不幹,單靠房租就能躺掙54萬澳元!
墨爾本微生活微信公眾號報道,一位名叫Sam Gordon的澳洲小哥,簡直就是令人羡慕的人生贏家。
但小哥說,其實不用羡慕他,只要認真學習研究,他的成功經驗,每個人都可以複製。
Sam小哥家住新州Southern Highlands地區,今年31歲。
16歲那年,上到高中11年級的小哥不想再念書了,於是就輟學出來打工,一開始他在自家的農場工作。小哥說,農場老闆、也就是他爹,並沒有因為親生兒子的身份就優待他,
一年的工資只給他3.5萬元(不過15年前這個工資也不算低了)。
小哥拿到工資之後沒有亂花,而是攢了起來。19歲那年(2009年),他用攢下的工資付首付,買了人生中第一套房子——Wollongong一套價值27.5萬的兩居室公寓。「其實當時並沒有想很多,買公寓只是為了自己住,而且這套公寓非常便宜。」小哥說。
買下之後,小哥自己動手,把這套公寓好好裝修了一下,這也使得公寓升了值。到2012年,這套公寓的房屋凈值(equity)(房子的市值-房貸餘額之後的價值。)已經非常高了。
比如你的房子市值100萬澳元,銀行房貸還剩50萬澳元沒還,那麼房屋凈值就是50萬澳元。
而房屋凈值是可以用來向銀行再次貸款的,當然,凈值越高,貸到的款也就越多。
由於小哥當初買那套公寓的時候就低於市場價,買完自己又裝修,讓公寓升了值,等於房子的市值高了,房貸還了幾年也減少了,所以房屋凈值增加了很多。
也是在這個時候,小哥開始認真研究起了房產投資,開始了自己的買房投資策略。「我的策略就是,買低於市場價的房子,這樣有機會創造更多的房屋凈值。」
簡單來說就是,買那些類似他Wollongong那套公寓的房子——價格比同類房屋低,裝修改造之後又可以增值。
而且,房租相對房貸還得高,這樣用房租還完房貸才能剩一些收入。「總是會有賣家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著急賣房,為了儘快賣出去,他們願意接受低價。如果你跟中介關係好的話,你就能找到這樣的房子。」小哥說。
靠著這個策略,小哥又在Southern Highlands的小鎮Moss Vale花13.5萬買了第二套房子,首付用的是第一套房子房屋凈值的二次貸款。
買完之後,小哥又進行了裝修,讓第二套房子的房屋凈值也增加了。然後再用第二套房子的房屋凈值再次貸款,買第三套房子,以此類推。利用這個策略,在接下來幾年中,小哥又陸續買了十幾套房子。
到28歲的時候,他已經坐擁18套房子,每年的房租就足以維持他的生活。於是他辭掉了工作,開始一邊環遊世界,一邊思考接下來做什麼。遊山玩水,盡情享受之後,最終,小哥回到Wollongong,開了一家房屋中介公司Australian Property Scout,從此成為一名專業的房產中介,一邊賣房給別人,一邊自己買房。
如今,剛剛31歲的小哥已經在全澳各地坐擁26套房產,其中11套位於阿德萊德,7套位於布里斯班,3套位於珀斯。
房子的總價值大概950萬澳元,一年光是房租就能收入54萬澳元。除去20萬澳元用來還房貸和負擔其他房屋成本之後,一年還能躺賺34萬澳元。
這樣的生活,想想就讓人羡慕。但小哥說,其實任何人都可以複製他的成功之路。「關鍵是要做研究,要非常了解房產市場,要確定你要買的房子的實際價值。大多數沒有經驗的買家都會著急做決定,不調查清楚就匆匆忙忙買了一套房,結果就是花的錢比較多,因為他們根本不了解這房子到底值多少錢。」
所以歸根到底,還是要花時間花精力好好了解房產市場,買最合適的房子。
另外,小哥還把自己的成功歸咎於在其他州投資。很多他比較成功的投資都在阿德萊德——一個經常被投資者忽略的地方。後來,當地房價的上漲為他的投資創造了更多的凈值。
最後,給大家總結一下小哥的投資戰策略:買那些房租相對房貸來說比較高的房子,用房租負擔房貸;
買那些低於市場估值的房子,這樣從一開始就能有房屋凈值;
買那些可以增值的房子,這樣可以增加凈值;
把每一次買的房子都通過重新抵押,作為下一次買房的首付;
找那些二級或三級貸款機構貸款,因為他們通常願意承擔更大的風險,在你有其他貸款的時候也更願意給你貸款,在其他州買房。
*以上內容轉載自澳洲網,AllaboutAUS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from 澳洲房產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2SSxJ3Y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