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守維
碑刻在中國有著很長的歷史。秦始皇統一中國后,為了彰揚官兵的功績,下令將他們的事業刻字立石。當時稱此為「刻石」,這就是最早的碑刻了。
由於把文字記載在石碑上,要比寫在竹簡上保存的時間來得長久,所以到了東漢時期,樹碑刻石之風更為盛行。這時期比較出名的有《漢石經》、《西峽頌》、《石門頌》等。《石門頌》是東漢建和二年漢中太守王升為頌揚楊孟文開通陝西石門,僱人在崖壁上用隸書刻就的,其書法雄奇,別具一格。
華夏幅員遼闊,名勝古迹甚多,碑刻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是任何一個國度所無法比擬的。浙江普陀山摩崖石刻「海天佛國」、山東泰山「五嶽獨尊」、福州鼓山「天風海濤」,還有桂林龍隱岩那渾然一體、摩崖成碑的「桂海碑林」……林林總總,令人神往。在這些碑刻中要數西安碑林最為宏偉壯觀,那裡的一塊塊名碑被聚攏在一起,達一千多種,是一座保存古代書法繪畫等實物資料的藝術寶庫。其中最著名的有唐刻《開成石經》,共114塊石,刻字達65萬個,為我國現存唯一完整的一部石經。
我的家鄉閩省玉融,地處東南沿海,,素有「文獻名邦」之稱譽。它有著1300多年的悠久歷史,境內有不少名山勝景,歷代名人履足其間,也留下了許許多多題刻。如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歐陽修、南宋理學家朱熹、元代福建行中書省兼奉訓大夫理問王伯顯、明內閣首輔葉向高、明抗倭英雄戚繼光、明禮部尚書陳經邦、清太子太師陳寶琛、近代海軍名宿薩鎮冰等在玉融各地都有遺墨被刻於碑上。除已毀於動亂年代的福廬靈岩108景以外,現存碑刻最多的地方要數海口瑞岩山了。據不完全統計,該處楷、隸、行、草、篆各體的題刻有一百多處。
山川形勝引來了歷代名人揮毫留墨,而要把他們的這些書畫刻在碑上,甚至鐫于遊人俯仰都覺得吃力的摩崖石壁上,那是何等艱苦的一項力氣活。不計其數的碑刻,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歷史,讚美了大自然的奇觀異景,把神州大地點綴得更加絢麗。這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它已成為國家寶貴的文物古迹,使名山勝水隱隱有金石之聲,給遊人增添了不少雅興。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3A6xZ0a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