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澳房匯
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夫婦決定在公寓里撫養他們的孩子,我們問了一個由來已久的兩難問題: 撫養孩子是否真的有必要擁有佔地四分之一英畝的獨立屋。圖: Peter Rae
6歲的Cameron Lee被問到他喜歡公寓生活的什麼東西,他仔細思考了一下自己的答案。
他最後說:「我喜歡走路上學。我喜歡每天都去公園。」
Cameron的父母在過去的21年裡一直住在悉尼內環附近的公寓,他們的大兒子也不知道公寓和其他住宅有什麼不同。澳大利亞人一向認為在獨立屋裡撫養孩子總是比在公寓里要好得多,但他的經歷與公認的觀念不同。
雖然澳大利亞絕大多數人仍然住在獨立屋,但現在越來越多人住在公寓。根據澳大利亞統計局的最新數據,在2016年,新州超過20%的住宅是公寓。與此同時,在新州居住在公寓的家庭中,有孩子的家庭約佔24%。
Laura Good和Royce Lee在市中心的公寓里住了21年多,現在他們在公寓里撫養兒子Cameron和Lachlan。圖: Peter Rae
而這一比例很可能只會繼續增長。悉尼獨立屋價格的升幅遠遠超過公寓。Domain房價報告顯示,獨立屋中位價從2020年第一季度比公寓高出55%上升至今年同期創紀錄的74%。3月份的獨立屋中位價為131萬元,公寓中位價為$751,000。
買家中介Patrick Bright說:「現在,年輕家庭更難有能力住在獨立屋裡。」 Bright是EPS物業搜索的主管,也是《專家買房指南》的作者。「我會和客戶聊聊,告訴他們,如果他們的預算是X,他們想要一套獨立屋,有什麼地方是他們能夠負擔得起的。
「或者,如果他們對公寓的想法持開放態度,那麼他們就可以支付較少的金額,但仍能買到離工作地點和理想居住地更近的公寓。這可能意味著上下班只要花20分鐘而不是一個小時,這樣他們就有更多時間和家人在一起。」
Patrick本人也了解這種困境。剛開始的時候,他和他的三個孩子住在海邊的一套公寓里,直到第四個孩子出生后才搬到獨立屋居住。他說:「我們的家位置很好,當時公寓對我們來說很適合。」
選擇獨立屋還是公寓是許多父母現在要面對的問題。不過,儘管許多人仍然渴望有一套佔地四分之一英畝的獨立屋,但也有很多人認為,公寓絕對是可行之選。
Laura住得離CBD很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家人在一起,她家附近有很受歡迎而適合家庭活動的地方。圖: Peter Rae
以Cameron的父母Laura Good和 Royce Lee為例,他們住在Surry Hills的一棟公寓樓里。Laura 說:「我一直認為當我「長大」, 有了孩子, 我需要搬到一套有後院和更多空間的獨立屋, 但事實證明, 住在公寓很不錯。」 今年 45歲的Laura是一位人力資源顧問, 同時還要照顧Cameron和7個月大的Lachlan。
「住在公寓令我有更多時間照顧家庭,因為公寓很容易打理,離市區更近,所以不用花太多交通時間,我可以步行到很多地方,不需開車。我可以和Cameron步行去學校,回來的時候去公園停留一下放鬆身心。」
47歲的Royce也很珍惜這個地方。他說: 「孩子的後院是Harmony公園、海德公園、動力博物館、達令港……。我們可以步行,或者Cameron可以騎自行車去任何地方。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在一起。我甚至可以步行回家和家人在公寓里吃午飯。如果我們選的是獨立屋,就不可能住在這附近。」
不過,也有很多住在獨立屋的家庭很愛他們選擇的生活方式。52歲的造型師Lisa Rothner有三個女兒,18歲的Ruby、15歲的Coco和13歲的Demi。她從在Darling Point住了20年的獨立屋搬到Vaucluse的獨立屋,過去三年一直住在那裡。
她只住過一次公寓,那是在裝修房子的時候,住了很短的一段時間,她討厭公寓。她說:「太沉悶了。我覺得自己被困了,沒有住在獨立屋的那種自由感覺。我喜歡戶內戶外生活,喜歡感受陽光,住在公寓里不能有這種享受。
「我更喜歡獨立屋,因為能給人一種逃離現實的感覺,營造出度假的氛圍,讓家成為一片綠洲。我喜歡所有空間都延伸到花園、游泳池和露天餐廳的獨立屋,三個十幾歲的孩子都有足夠的空間,我們經常宴客,而這裏也有足夠空間。女孩子都很活躍,她們經常一起玩,跑和捉迷藏,玩得開心,我們不用擔心噪音和鄰居會投訴。」

對於Lisa Rothner和她的三個十幾歲的女兒Ruby、Coco和Demi來說,住在獨立屋讓她們可以享有更多的空間。圖: Peter Rae
Coco表示,如果住在公寓里,對她來說會是一個問題。她承認:「我們很吵。我們互相追逐、打鬧,我彈鋼琴,Ruby吹單簧管唱歌,Demi吹薩克斯風。在獨立屋就不會有問題。」
Ruby同意。她說:「在獨立屋我想製造多少噪音都可以。我們有朋友過來,和我們一起演奏,而這在公寓較難做到。我們會跑來跑去,如果有人住在你樓下,那就麻煩了。」
在製造噪音、隱私、空間(如果你能買得起面積更大的房子)、擁有後院以及享受自己做決定的自由(需要市議會審批)方面,獨立屋當然比公寓更有優勢。另一方面,你可能會住得離市區更遠,很多周末都要修草坪、做維護和自己支付很多開支。
公寓的好處是: 可以更靠近市區或選擇最喜歡的城區,但價格更容易負擔, 有別人做維護, 和其他住戶分擔支出, 可能有公共游泳池, 花園和燒烤設施, 往往有更好的保安, 你任何時候想去旅行,只需把門關起來, 尤其是在(可能很遙遠的)將來你想出國的時候。
缺點是和鄰居住得很近,通常空間更小,戶外區域也更小,還要忍受業主立案法團為你制定的規則,例如飼養寵物、裝修和徵收特別費等。
Lisa Rothner和她的女兒喜歡獨立屋提供的自由。圖: Peter Rae
PPD Real Estate合伙人Debbie Donnelley深知獨立屋和公寓的優點和缺點。她有兩個孩子,一個15歲,一個13歲。她在市區有一套公寓,在海邊有一套獨立屋。
她說:「現在我的孩子都十幾歲了,獨立屋更加適合,因為他們可以有自己的空間、自由和隱私,可以和朋友一起玩,而且牆的另一邊沒有鄰居。但我也很喜歡這套公寓,因為它有24小時的門房服務,所以總是有人在附近,而且保安很好。」
「還可以有人照看公寓樓,也很有社區歸屬感,而孩子可以和住在同一個地方的朋友一起玩。兩者都有各自的優點。」
業主立案法團聯盟的主管Phillipa Dobbin認為,心態是最重要的因素。
她說:「離便利設施和交通樞紐更近,有共享的設施和現成的社區,這通常是值得放棄澳大利亞傳統夢想,住在獨立屋的原因。不過,說實在的,無論你在哪裡,你都可以讓自己快樂!」
我們對家庭需要更大空間和更多卧室的一些假設可能並不一定是正確的。Bankwest Curtin 經濟中心的研究員Michael Dockery教授就家庭需要多少空間做了一項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他假設:「在心理健康和行為發展方面,較高的居住密度和共用卧室通常會給兒童帶來更正面的結果。」
暢銷書《養育一個樂觀的孩子》的合著者、治療師Alicia Fortinberry表示,要孩子活得幸福,選擇獨立屋或公寓並不會有很大的分別,其他因素更重要。
她說:「接觸大自然至關重要,因為研究顯示,即使是在公園散步也會對孩子的健康有益,在室內種植盆栽植物,甚至是大自然的圖片也能增進健康。孩子和他們的父母真正需要的是投入社區,你住獨立屋和公寓都可以達到這個目的。」
最後,讓我們問問Cameron,他希望自己的公寓加添些什麼東西。
他說: 「嗯,我想要一台有16個電影屏幕那麼大的電視。」 他仔細計算了需要的尺寸。「但我認為我們沒有這麼多空間……」
更多詳情請參閱:https://ift.tt/3fcofJ5
*以上內容轉載自澳房匯,風平浪靜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from 澳洲房產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3bMwlpY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