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31日星期一

告訴你所不知道的福廬靈岩勝景

作者:薛守維

福廬山在福建省福清市龍田境內,與鎮區近在咫尺。山不高,山丘綿延起伏,奇岩怪石,鬼斧神工。擬人狀物,栩栩如生。福廬山連同靈岩山一共108景,景景妙處橫生,令人百看不厭。葉向高有詩曰:「驚看怪石空中起,信是神山海上浮。」福廬山真是一幅絕美的畫圖。

早在明萬曆40年(1612年),龍田人何東山、何東岩兄弟就在福廬開山辟景了,繼而有張志緇、張志維兄弟及何肇學等陸續増辟景點,其時參与經營擘畫的還有進士何玉成(龍田人,官至廉州知府)和施鵬(龍田人,官至廣東布政使)。1614年葉向高離京返鄉,他耽志福廬奇景,傾力籌措資金,鳩集造景隊伍,歷經七個寒暑,「朝夕賓士,忘其勞倦」,克服艱難險阻,可謂廢寢忘食。1621年冬葉氏二度入閣,雖然他離鄉北上,但辟景修建仍未停止,龍田何、張、施三姓里人、名士繼其志,不敢懈怠。據縣誌記載,由福廬向西綿延數里的靈岩山,也在明萬曆43年(1615年)由邑人施兆昂(進士,曾任翰林院庶常)主導辟景,而「福塘里諸生亦助之募緣,建寺鑿池,別築精舍,與福廬相對,爭奇競勝。」經過眾人多年不懈的努力,方建成「鉅麗甲於八閩」之福廬靈岩勝景。

福廬古名郭廬,在其闢為景區時,葉向高見此山位於福建省福州府福清縣福塘里境內,為湊成「五福」,故把郭廬易名福廬。與葉氏同時代的陳時化在《福廬山賦》中寫道:「山得名兮福如坻,并州邑兮五福俱。」由此亦可為證。

福廬山前,有一條溪流古稱「下廬溪」,溪水蜿蜒,可直通龍田鎮區的龍溪橋。相傳明末溪岸種有數里桃樹,春季桃花盛開,那燦爛的花堤和散發的清香,更加喚起遊人的雅興 。昔時龍田的有錢人要游福廬,可坐小船,僱人拉縴,沿溪逆流到達福廬山前。他們呼朋喚友,在船上飲酒賞景,優哉游哉。這是從東面游山的一條路徑。

遊客也可以經珍塘村進山,這是一條取道福廬北面的路徑。其實,福廬山周邊村落的遊客也可以從其它線路進山,比如積庫村民就從山南進山。從山南遊福廬,最先見到的是石仙。由於石像頭大如簍,肥耳腆肚,盤腿趺坐,且笑容可掬,民間都說是「彌勒佛」。傳說敲打「彌勒」的肚臍,有求必應。未生養的女人敲石佛的大肚,來年會生個胖兒子;沒錢的人敲了也能發財致富,因此就出現了前赴後繼敲肚臍的盛況:一個個手抓石頭,誰都不甘落伍,他們哪管石佛早已傷筋動骨、體無完膚?

別過石仙,抬頭可見福廬寺。明末時通往禪寺的馳道,「夾植松杉,秀色蒼然,行者如在山陰道中。」福廬寺的東南面有白菜岩、犬銜骨、風動石諸景,這些石景皆為自然景觀,未經人工雕琢,但唯妙唯肖,形象逼真。葉向高當年賭此奇石,頗為造化之神奇所感動,詠道:「我看從來無一事,福廬大地出蓮花。」

進入福廬禪寺,前殿刻有龍田人、進士施朝銓撰書的兩幅楹聯,一曰「鷲嶺雪山供養梵王崇凈域,虎溪虹澗徘徊相國舊平泉」; 一曰「佛不外人情可對人乃堪證佛,人皆具佛性知敬佛能勿愛人」。殿內置佛像百余,正殿供奉如來佛,寶相莊嚴肅然;右殿供奉觀世音菩薩,慈眉善目,有一堂聯曰「慧眼鑒觀觀我觀人觀自在,禪心廣大大乘大覺大慈悲」;殿前是放生池,有錦鯉、烏龜游弋其間;殿左為帝爺廳,還有其它泥塑,個個青臉獠牙、蹙眉怒目,形象猙獰。據傳,禪寺鼎盛時期有僧眾百余,晨鐘暮鼓,香火不絕。

寺前有一天門、二天門、三天門,巨岩斜疊,石橋凌空架設,險峻神奇。在一天門右岩壁,刻有葉向高所撰、洪士玉書寫的《開山記》,記述何玉成及何東山、何東岩兄弟辟山造景之勞績。越一天門石橋,有一巨岩兀立,其石面平坦如砥,名曰「千人座」,坐得下數百人。在千人座左面是二天門,其岩壁有沈葆楨書寫唐朝李頎詩句的題刻。再上石橋,就是岩上疊岩的三天門,登此俯視,因其石傾斜,如懸似墜,令人心驚肉跳。

如果從寺的西面登山,可到達「仙腳印」和「鷹號」。駐足「鷹號」,可以眺望「龜蛇相會」石景,但見蛇首朝天,龜身仰卧露腹。「鷹號」景點旁,有一個罕見的景點,俗稱「葉相洗臉盆」。這是在一塊巨大石體頂部的石盆,大小如洗臉盆,盆中間裂開一條縫。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水從縫隙涌滿石盆就不再流了,把水戽干,縫隙的水又涌滿石盆。從這裏下山澗,能到達「黃牛鑽狗洞」和「牛索跨過山」景點,但此景只可遠觀,不可近瞧。

最有傳奇色彩的是「龍頭洞」,洞中擺有石桌石椅,相傳這裏曾是少年葉向高讀書處。龍頭洞里有一個石龍頭,從龍嘴裏有一股泉水涌流,一年四季從不間斷。傳說以前從龍嘴裏流出的是白米,後來有一個貪心的和尚嫌龍嘴流米太慢了,而私自用鐵鑽把石龍嘴擴大,卻不想「米流」戛然而止,從此龍嘴只流泉水了。

與「龍頭洞」同樣奇妙的還有「飲虹澗」。澗之上有「虎溪橋」, 澗之中有「咽石弄」。弄的兩旁石壁高數丈,循壁前行,就是澗水的出處。早前只有很少的水,是葉向高派人疏浚,才使泉涌不絕。葉氏說:「暑月坐洞中,聽泉聲,丁當相答,如佩如弦,神魂俱爽。取水煮茶,清沁心骨……」此情此景,誠如陳宏已詩讚鳴玉洞:「洞藏深澗中,泉滴聲欲碎。客至聞丁當,聲疑搖玉佩。」澗水順流而下,導入百丈石渠,流到寺前池中。此景名曰「刳石泉」。

福廬山最高處是「第一山」,有「更衣亭」、「迴音台」、「觀海岩」諸景。清晨站在山巔,天風振衣,遠眺大海日出,眼前霞光萬丈,驅除了薄薄的晨霧。遠處的灘涂,寺前的壠畝,田間的稻菽,山野的遊牧……恰似一冊巨書,讓你注目細讀。倘若放聲高呼,聲回山谷,餘音裊裊。坐下歇腳,靜聽山泉汩汩,偶而也會瞧見鷓鴣鳴叫,令人何等的賞心悅目。

福廬勝景有60多處,而天然石景、洞府居多,輔以禪寺、山莊、亭台、題刻,雜以古榕、蒼松、綠竹、寒梅,由此可見古人敷列景觀頗費心力。由福廬往西至靈岩,綿延2里許,這裏也有30多處景點。諸如嘯台、翠屏、觀日峰、留月台、禮斗壇、離垢洞、碧霞洞天、龍湫、盤若台、天寶石、千頃雲、天會岩、不二門、清虛洞、雲窩、書院,以及靈岩寺等。但前往靈岩路徑崎嶇,鳥道猿蹤,舉步維艱。靈岩有兩處奇景,一處在靈岩寺,寺上方是兩塊巨大岩石,形成一個狀如雄獅之口,口小洞大,既廣又深,似乎要把禪寺吞入獅口。洞後有「龍湫」,泉流長年不竭。另一處是兩棵古松,稱「雌雄松」,一棵結松籽,一棵卻不結。寺前後皆松樹,風起處,松濤滾滾,聲如萬馬奔騰,氣勢奪魄。

福廬靈岩勝景眾多,難以一一盡述。葉向高生前對山中諸景情有獨鍾,甚至說「余唯不能為三公(易),是以戀山。」他號台山,又自號福廬山人,足見其愛山情深。葉氏曾在《福廬靈岩志》中開誠布公袒露心扉,他說:「今吾茲山丘垤耳,跬步可登,非有躋攀之勞……窮吾目力之所及,蓬萊弱水若在眉睫。其為洞、為壑、為門、為室、為台、為亭、為澗、為峽,無處不可游。石之奇形怪狀,可駭可娛者百種千端,常接應不暇。吾日日登焉而力未嘗疲也。朝於斯,夕於斯,而不知厭也。吾足與目兩適焉。」

福廬靈岩美景甲閩越。在明末及清代時期,曾經吸引不計其數政要名士、文人墨客、販夫走卒慕名遊歷,後來甚至形成「端午節游福廬」的習俗。端午節正值盛夏,天氣炎熱,而福廬山嘉木繁蔭,野花鬥豔,恰是避暑勝地。無論氣溫多高,遊人一進入山間,頓時暑氣盡消。因而當日來拜佛賞景的男女老幼摩肩接踵,盛極一時。福廬靈岩之所以能夠聲名鵲起、享譽八閩,葉向高的廣泛招游、戮力推介起了很大作用。他不僅請人繪圖編志,還不辭辛勞邀友同游。據志書記載,與他同游的有董應舉、曹學佺、郭造卿、陳宏已、李柱等名人,以及眾多邑人。他們或為文留詩、或摩岩題刻、或口口相傳,對外影響巨大。

滄海桑田,惜昔日美景不在。蓋因十年文革動亂期間,無政府思潮泛濫,加上龍田當地主政者鼠目寸光、急功近利,對進山打石者不但不予制止,反而成立收費站,攔路設卡,美其名曰「解決勞力出路」,遂致打石毀景合法化。這種惡行愈演愈烈,終於勝景蕩然無存。而今只剩一尊傷痕纍纍的石仙,孤零零地坐守滿目瘡痍的山野,但它目睹了那個毀滅人類寶藏慘烈的情境。名山不存,這是一樁讓那些曾經履足佳景的游者旅人痛徹心腸的憾事!

追憶舊遊,感慨萬端,唯望後來者珍愛歷史古迹,這可是一種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

附有關歷史人物資料

葉向高(1559——1627) 字進卿,福清市港頭鎮後葉村人,官至內閣首輔。

郭造卿(1532-1593) 字建初,福清市三山鎮澤朗村人,曾協助戚繼光滅倭寇。

董應舉(1557?—1639)字見龍,連江龍塘人,明萬曆26年進士,官至工部侍郎。

曹學佺(1574-1646) 字能始,福州洪塘人,明萬曆23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太子太保。

何東山 福清龍田人,官至山東提督。

陳宏已(1556年—1640) 字振狂,福州人,葉向高好友。

李 柱 福清市城頭鎮五龍村人,萬曆舉人。

何肇學 字宜鏡,福清龍田人,明萬曆年間太學生。

沈葆楨(1820年-1879年) 字幼丹,福州人,林則徐之婿。晚清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民族英雄。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3wJAL8Y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