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房價上漲,物業印花稅也在上漲。圖: AFR
在過去20年,針對買家的印花稅 (被稱為「注入類固醇的稅級攀升」)在主要首府城市上漲了四倍多,但州政府未能根據房地產繁榮調整印花稅,因此很多人打消搬家的念頭。
如今,悉尼買家要為一套中位價獨立屋支付$49,934的印花稅,而2001年為$11,915,這給新州政府帶來了逾$38,000的意外之財。這相當於新州居民平均年收入的54%,而2001年這一比例還不到三分之一,高昂的印花稅大大增加了存下首付以及購房交易成本的難度。
在墨爾本,一般買家要繳納$48,770的印花稅,而20年前為$10,120,為維州政府增加了$38,650的收入。這相當於維州工薪階層平均年收入的53%。
其他州和領地的趨勢也類似,包括阿德萊德和堪培拉的中位價獨立屋印花稅都上漲了$23,900,珀斯上漲了$14,400,布里斯班上漲了$13,250,霍巴特上漲了$20,800,達爾文上漲了$21,880。
前聯邦及新州財政部經濟學家Robert Carling表示,印花稅已變成「注入類固醇的稅級攀升」。
現在是獨立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的Carling博士說:「州政府一直享有房地產繁榮帶來的好處。」
房產稅專家Joanne Seve表示,各州對當前這一代買家徵收的印花稅要高得多,因為州政府拒絕根據房地產價格的飆升來決定印花稅門檻。
獨立屋中位價。來源:ABS、州政府、AFR
她說:「公眾需要意識到這個情況,政客需要在議會就此展開辯論。就印花稅而言,應該有一種與通脹或房價增長挂鉤的更佳方法,而且應該像土地稅一樣,按年調整。」
「這種稅制早該改革,需要立即作出改變。」
AFR Weekend的分析還顯示,印花稅費用大幅上漲使很多人不敢搬家,自本世紀初以來,首府城市的房屋銷售數量一直在下降。
在21世紀初,悉尼平均每年售出近60,000套房屋,而在疫情爆發前的10年,平均每年售出約49,000套。
本世紀初,墨爾本每年轉手的房屋有64,000套,而2011年至2019年期間,每年約55,000套。儘管人口不斷增長,如墨爾本增長了近40%,而且有更多的新建房屋,但首府城市二手房屋的成交量還是出現了下降。
澳大利亞統計局的房屋成交量數據是計算各大城市的獨立屋,不包括公寓和鄉鎮地區的獨立屋銷售。
印花稅費用不包括對首置買家的優惠,也不包括對投資者和外國買家徵收的更高費用。
州政府偶爾會調整印花稅稅率和起征點,但遠遠跟不上不斷飆升的房價。
新州州長Dominic Perrottet在擔任財政部長期間,曾制定一項計劃,讓未來的房地產買家可以逐步「選擇」支付土地稅,以取代印花稅。
拒絕調整印花稅意味著,從依賴物業轉讓稅轉向徵收土地稅變得更加困難了。10年前,印花稅佔新州稅收的18.3%。在今年的預算中,預計將佔31.6%的稅收。
幾乎所有經濟學家都認為,土地稅的破壞性要小得多。而相比之下,土地稅占財政收入的比例已從11.4%升至13.2%。與印花稅不同,投資和商業地產所有者繳納土地稅的門檻是與價值的增長挂鉤的。
Perrottet和他的新財長Matt Kean本月表示,他們希望聯邦政府提供財政援助,幫助完成過渡,但他們也樂意自行推出計劃。
新州於2019年開始將印花稅門檻與通脹率挂鉤。不過,通脹只是溫和上升,而房價卻飆升。
如果新州印花稅與2001年以來的房價挂鉤,那麼118萬元的中位價獨立屋將需支付$11,915的印花稅,而不是約$49,000。
1986年,新州引入了最初的轉讓物業稅率門檻,當時的平均稅率為1.75%,而現在約為4.5%。
印花稅巨大的「稅級攀升」不同於土地稅,土地稅的徵收計算方法較寬鬆,與房價變化保持一致。
中位價獨立屋印花稅($)。來源:ABS、州政府、AFR
上月,新州估價總長將新州的平均土地價值提高了22.8%,至$947,000,以幫助確定房地產投資者和商用土地所有者每年應繳納的土地稅金額。
根據2012年開始的一項為期20年的計劃,澳大利亞首都領地正逐漸將對業主徵收的印花稅轉變為年度土地稅。
2000年,推出商品及服務稅(GST)的同時,各州廢除了一系列交易稅,包括銀行賬戶的金融機構稅、住宿稅和股票等上市有價證券的印花稅。
不過,各州轉而依賴房地產印花稅,這並非商品及服務稅預期帶來的後果。
從21世紀初開始,隨著利率下降和投資者的資本利得稅減半,房價開始上漲。
*以上內容轉載自澳房匯,風平浪靜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from 澳洲房產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3CHsqFl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