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01日】(明德網記者唐鳴謙報導)中共二十大前,人事調整尚未正式展開,權力內鬥已經熱火朝天。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如期召開,但並未出現對副總理的任免。曾經兩度出任英國駐華外交官的蓋思德(Roger Garside)在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發文指,在中國,政權更替不僅是是可能的,而且勢在必行,給即將到來的建黨百年紀念及二十大罩上不祥陰影。
新華社稱,中共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29日上午在京閉幕,除通過一些法例的修訂外,會議任免了中共軍事檢察院檢察長,並任命黃明為應急管理部部長。
這與外界期望相去甚遠。在上周栗戰書宣布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定於4月26日至29日間召開時,外界就猜想會議可能涉及國務院副總理的人事調動。
總部設在北京的多維新聞曾發文指,人大常委會剛剛在3月獲得重大授權,不僅可不經全國人大會議,自行任免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中央軍委除主席之外的其他組成人員,常委會委員長會議還可以繞過總理,直接提請副總理、國務委員的任免。
這篇文章認為,既然北京做出這種改變,就必然會動用這一授權,而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就是一個合適的時機,屆時習近平很可能將屬意人選提拔至國務院副總理,以備位二十大。
但結果,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僅涉及應急管理部的人事。時評人陳破空認為,這顯示習近平嚴重受挫,未能成功撤換副總理。
習近平趕在今年3月讓人大常委會擴權,被認為目的是方便自己鋪排與中共二十大有關的人事。這次受挫未知是否影響他在二十大的權利角逐。
觀察人士普遍認為,在2022年二十大召開前中共內部將有一番血腥爭鬥,並因此特別關注內鬥將如何影響中共政權走向這一話題。
蓋思德認為,自己自1958年以來一直研究並關注中國的事態發展,「我所學到的一切都使我相信,中國的政權更迭不僅是可能的,而且勢在必行」。
他寫道,有證據表明,中共這種極權主義政權在外表上強大,但內在卻極薄弱,「它最根本的弱點在於依賴控制,而不是信任」,「2020年發生的事情表明,即使是最成功的中國企業家,那些已經積累了巨額財富並在金融科技或電子商務領域建立了商業帝國的人,也可能在最後一刻被取消其創紀錄的IPO計劃,或者被一紙行政命令沒收財富」。
「中國企業家可能駕駛瑪莎拉蒂並能把兒子送進哈佛,但他仍是一名政治奴隸」,蓋思德說,「中國的經濟成功不源於社會主義制度,而在於中國人民的努力,而人民無權選舉或罷免統治者,這種政體滋生了不信任和怨恨,是中共制度軟弱無力的根源。」
另外,他認為,極權政體無法預見和理解民主社會對其的反應,以及民主價值觀和民主制度固有的力量,對中共來說,最具破壞力的行動是將最強大的民主國家美國從良性夥伴變成對手。
蓋思德說,中國的許多精英階層都強烈反對習近平奉行的方針,他們認識到,「矛盾的是,他們保有財富和權力的最大希望恰恰在於徹底的政治變革」。
「如果我們忽略該政權有關成功和自信的自我敘述,就會發現,據稱無所不能的中共缺乏解決長期存在的一系列深層次問題的能力」,蓋思德列舉中共在經濟及政治領域的一系列困境,並說:「有充分證據表明,精英階層的許多成員都了解這些問題,並認識到,不改變政治制度就無法解決這些問題。」
他在此處舉了李克強的例子——世界銀行和中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曾在2012年共同發表名為《中國2030》的報告,觸及中國許多敏感的政治議題,指中國如果不改革,如果不接受多元化並放鬆其對社會的窒息性控制,就將面對多重危機,而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這次合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蓋思德接著說,「在我的新書中,我闡述了中國將如何被政變改變,並在其後實現向民主的過渡,我講述了總理李克強、副主席王岐山和副總理汪洋(編者:汪洋已在2018年卸任副總理,轉任中共政協主席)如何合謀將習近平免職,從而為系統變革鋪平道路。」
蓋思德的新書題為《中國政變:自由的大躍進》(China Coup: The Great Leap to Freedom)。他還是《復活:毛澤東時代的中國》(Coming Alive: China After Mao)一書的作者。
他說自己這本新書的故事情節是「預言與想象力的結合」,他推測的政變不僅源於中共內部的政治動蕩,還因為中美對抗導致中國金融市場的危機,而這場危機促使密謀者們啟動了早已準備的應急計劃,以罷免習近平。
蓋思德說,除政變外,另一種可能是,反習勢力將阻止他在2022年二十大三度連任,二十大將是反映中國未來的關鍵時間節點。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3f1bEYb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