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日星期三

評論 | 王丹:默克爾態度轉變的背後

2019年12月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在NATO高峰會上握手。(美聯社)2019年12月4日,總統特朗普和德國總理在NATO高峰會上握手。(美聯社)

各位聽眾你們好,我是。新冠病毒疫情的流行,加上港版國安法的通過,使得中共違反人類文明潮流,對抗自由民主體制的行徑,受到越來越多的國家的警惕和抵制。但是要阻擋中共的擴張與滲透,今天的國際社會,尤其是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就是美國和國家之間無法團結協調,無法有統一的對華立場。

這一點從前不久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要從德國撤走9000名美軍,德國總理爾憤而宣布不出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辦的西方國家高峰會就可以看出。中共長期以來努力分化歐美關係,對此當然見獵心喜,新華網還專門發文,認定歐美關係陷入低潮。

這是中共一廂情願的期待,也是單方面的信息誤導。實際上,在特朗普宣布撤兵之後,默克爾的立場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轉變。6月26日她在接受《衛報》等歐洲六家報紙的聯合採訪的時候說,不要認定美國仍想當世界老大,如果美國自願放棄世界大國角色,德國須「深切反思」。這裡的反思,顯然是指,應當改善與美國的關係,拉攏美國繼續承擔世界大國的責任。可見,特朗普的行動雖然引起德國的不滿,但是這樣對德國來說也是一個震撼,迫使歐洲國家思考,歐洲的防務,真的能像總統馬克龍主張的那樣,不靠美國來保護歐洲自己嗎?對此,默克爾的立場有明顯的軟化,她指出: 「在中國以及印度等國崛起時,歐美更應該保持緊密跨大西洋防務合作」,同時也承諾「歐洲應比冷戰時期承擔更多責任」。

默克爾態度的變化,除了從歐美關係的大局出發的考慮以外,的咄咄逼人,也是迫使歐洲國家只能倒向美國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這次港版國安法的制定,讓歐洲國家非常憤慨,已經實在找不到繼續站在中國一邊的理由了。以法國為例,在歷史上就有不願接受美國指導的傳統,總統馬克龍年輕氣盛,一直主張歐洲獨立行使包括軍事安全在內的各項政策。但是,就總體國家利益來說,即使法國,也不可能倒向中國。前不久,法國陸軍參謀長布卡德上將公布一份長達20頁的報告,認為反恐的不對稱戰爭時期即將落幕,未來將會重回對稱的、國與國之間的衝突,並指法國需要擔心的問題是,中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擴張將危及法國在該地區的領土,例如新喀里多尼亞和法屬玻里尼西亞。布卡德說,必要時,當地的法國武裝部隊必須能夠迅速、有力地去應對。這份名為「2030任務安全」的報告是由一群高級將領編寫,反映了法國軍方對於未來國際局勢的看法。報告中所稱的「國與國之間的衝突」,如果發生在中美之間(這其實是很有可能的),那麼,法國屆時也必須要做出支持哪一方的選擇,而這個選擇的結果,毫無疑問只能在美國一邊。

而歐洲的另一個大國英國,因為香港問題的存在,雖然長期與中國在經濟利益上有勾兌,但現在也只有正面對抗。繼英國首相約翰遜6月1日公開稱,若中國硬推港版國安法,英國將為1997年以前出生且持「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的港人修改入境規則,為港人取得英國公民權鋪路之後,英國外相拉布6月3日接受英國《天空新聞》訪問時也表示,英國為香港人的權利及自由發聲,已做好準備,不惜以英中之間的自由貿易協議做為代價。這樣的立場,其實也是被中共的強硬立場逼出來的。

總之,歐美關係在特朗普上台後確實惡化,但是中國的擴張也迫使歐洲國家只能選擇美國作為盟友,中國的所作所為其實是在砸自己的鍋。以上是自由亞洲電台特約評論員王丹為您做的

(文章只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安卓翻牆APPWindows翻牆: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RFA 版權歸RFA所有,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經 Radio Free Asia, 2025 M St. NW, Suite 300, Washington DC 20036 許可進行再版。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3f2H4MB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