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1日星期五

李登輝生前稱共產主義騙人 曾評價習近平

大紀元記者徐簡綜合報導)周四(7月30日)晚間7時24分,中華民國前總統于在台北榮民總醫院過世,享壽98歲。

李登輝作為中華民國首位民選總統,生前曾說共產主義的,理想是是為了掌權和欺騙老百姓的借口,還高度讚揚《九評共產黨》及退出中共的民眾。

開創者

李登輝生於1923年,祖籍為福建永定客家人,1996年成為中華民國史上首位直接民選總統,2000年5月19日任期屆滿,被譽為台灣民主的開創者。

李登輝自小在台灣接受日式教育,于1949年畢業於台灣大學,兩次赴美攻讀,之後受蔣經國青睞,步入政壇。

李登輝先後出任台北市市長,中華民國台灣省政府主席,並在1984年獲蔣經國提拔擔任副總統。1988年蔣經國在總統任內逝世,李登輝繼任總統。之後,李登輝與黨內本土派及反對黨民主進步黨推動總統直選,當選中華民國首屆直接民選總統。

1990年代是李登輝執政的黃金時期,開啟台灣政治民主化過程,包括修改憲法以及廢除國民大會。國際上評論李登輝為「民主先生」(Mr. Democracy),稱其在沒有內戰或政變的情況完成台灣民主化,當世罕見。

「共產主義是騙人的」

1923年出生的李登輝,曾一度加入共產黨,取得美國康乃爾大學農業經濟博士后返台,成為國民黨員。

李登輝2014年接受BBC採訪時曾表示,年輕的時候的確曾經深入研究共產主義創始人馬克思的著作《資本論》,但後來又覺得共產主義騙人,「工人與資本家的關係,並不是(馬克思)說的那樣子」,所以就放棄了共產主義。

李登輝還批評說,中國大陸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人民沒有自由和民主,就連宗教自由也沒有。

共產黨不是為了推翻資本主義 而是為了掌權

李登輝說,共產黨執政的目的並非要推翻資本主義制度,而是為了掌握權力,欺騙老百姓。大陸的問題是貪污太厲害,而地方政府投資的泡沫嚴重,分配差距過大。

他表示中共不惜代價的發展經濟,不惜一切手段維持穩定,經濟上的生產力雖然提升了,但在政治上,專制體制仍然沒有改變,權力依舊集中在少數人手中。

李登輝說,所謂的政治向左,經濟向右,或是政治上講共產主義,經濟上講市場經濟的制度,基本上存在著重大的矛盾。物質生活的稍加改善,固然會讓人民感到一時的滿足,但繼之而來的種種混亂,也會益加嚴重。

他特彆強調信仰的力量,他說:「中國人應該以信仰和人權為開端,實踐信仰,讓個人自由,追求人權的普世價值,唯此,中國才能發生從專制到民主的『質』的變化;而中國的民主化以及未來民主的品質,端賴推動民主化的朝野人士和一般民眾的信仰和理想。」

罕見評價

BBC報導,2014年李登輝接受了BBC中文採訪,對習近平進行了罕見的評價。他說,自己不認為習近平能帶領中國走向民主。理由是「習近平沒有這個基礎」。

李登輝還說,蔣經國14歲就被送到莫斯科接受共產黨教育,後來又被送去勞改,因此對共產黨有比較深刻的了解,知道共產主義是什麼意思。而習近平重走毛澤東的路線,他並不讚同。

2014年5月李登輝在東吳大學,以「第二次民主改革」為題與學生進行會談,他直言「習近平野心可能比毛澤東大」。

他還說,就他觀察,習近平想要權力愈大愈好,有和美國爭取世界領導地位的野心,但中國內部複雜問題不解決,就想當世界領導有困難,中國大陸的最大問題是沒有思想、自由、宗教(自由);這些問題不改,要成為民主國家還有一段時間。

2018年中共通過憲法修正案,習近平可成為「終身主席」。當被媒體問及「習近平要做皇帝」時,李登輝說,台灣要維持民主。

中央社報導,當時李登輝說,習近平絕對的權力抓在手中,不知要做什麼,在這種情況下,推動台灣加入聯合國很重要。他還揭示,中共對台灣的統戰方式還包括栽培統派人士、黑道團體等。

李登輝贊《九評》:認清中共真面目

2005年,李登輝主持的面對台灣迫切危機-堅決反對連宋登陸訪問的記者會上,高舉《九評共產黨》一書,並說要看清中共真面目就要看「九評共產黨」。

李登輝說,「這些事被知道了之後引起許多人要退出共產黨,不退黨不行。」李登輝認為,中國如果不趕快民主化、自由化,亞洲的問題會越來越大。

同年李登輝還用日文致信日本博大株式會社,贊《九評共產黨》是實現真正和平的源泉,並高度讚揚傳播《九評共產黨》的博大株式會社,以及在脫離中共的退黨大潮中敢於退出中共的民眾。

他的信件翻譯如下:

人,山河,皆泉源,自本源而來....歸本源而去

我向佇立在深處小路上祈求平安源泉之世人推薦此書。

此書告訴我們,世上每一個人的道德之覺醒—「立刻脫離共產黨」,即是加速中共解體之真正和平泉源,故而《九評共產黨》在世間之廣傳是為時代之必然。

我向將《九評共產黨》推廣世間的博大株式會社、及廣眾付出之努力表示稱讚和敬意。

安卓翻牆APPWindows翻牆: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大紀元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3hSYT1p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