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4日星期四

六四31周年:疫情和《國安法》陰霾下,周年紀念與“反送中”示威匯流香港各區

轉自:新世紀,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市民無視警方禁令,堅持到香港維多利亞公園參與悼念活動。
Image caption市民無視警方禁令,堅持到維多利亞公園參與悼念活動。

6月4日是天安門屠殺31周年。在《國家安全法》及下,香港仍然是中國土地上唯一能夠舉辦大規模悼念活動的地方。

大批市民響應號召,在各區舉辦紀念“六四”的活動,他們在晚上亮起燭光或手機燈光,為1989年北京的死難者默哀和悼念。由於香港政府因應疫情禁止8人或以上的集會,但許多人是違反“限聚令”,堅持悼念。

三十年來堅持主辦“”燭光晚會的香港支聯會亦在違反禁令下,繼續在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舉行集會,讓“六四”燭光再一次在這一天點亮。

集會人士除了高叫“平反六四”、“結束一黨專政”的等保留口號,今年加入了“光復香港、時代革命”、“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等不少“”運動中的口號。

支聯會主席李卓人稱,《》在香港實施后,市民可無法公開悼念“六四”,形容今年的情況是對未來的“預演”。他說,因為香港多地都有悼念活動,參加人數無法估計。

今年香港市民仍然可以用悼念燭光點亮維園,但很多人擔心《國安法》實施后,悼念晚會將難以舉行。
Image caption今年香港市民仍然可以用悼念燭光點亮維園,但很多人擔心《法》實施后,悼念晚會將難以舉行。
今年香港市民仍然可以用燭光點亮維園悼念,但很多人擔心《國安法》實施后,悼念晚會將難以舉行。
今年香港市民仍然可以用燭光點亮維園悼念,但很多人擔心《國安法》實施后,悼念晚會將難以舉行。

“六四”與“反送中”的匯流

香港警方此前以疫情為由,發出反對支聯會舉辦的“六四”晚會禁令,但支聯會呼籲各界要堅持悼念。

6月4日傍晚,有香港市民推倒了當局設置在維園足球場的圍欄,走進足球場。

在晚上8時左右,參加者站滿各個足球場,但人與人之間保持一至兩米的距離,比往年疏落。參加集會的人帶上蠟燭,舉起“平反六四”、“結束一黨專政”等標語,在8時許為北京八九學運遇難者默哀。

過去幾年,香港年輕人因為反中情緒和本土意識的加強,又不滿支聯會的悼念過於行禮如儀,而杯葛”六四”晚會。

今年在香港維多利亞公園聚集的人數明顯不及去年30周年,但年輕人不在少數,因為香港經歷了一年的“反送中”,這次集會出現了更多“光復香港、時代革命”、“五大訴求、缺一不可”、“香港獨立”等不同的標語和口號,似乎標誌兩場相隔30年的政治運動匯聚在一起。

集會人士高舉各種“反修例”標語。
Image caption集會人士高舉各種反修例的標語。
集會人士高舉各種反修例的標語。

18歲的陳同學對BBC中文表示,過往並不了解“六四”,但經歷了“反送中”示威,他才發現“原來學習歷史這麼重要”。他說,香港的年輕人和北京當年的人一樣,都是擁抱民主自由的價值,但政權加以打壓,擔心香港示威會演變成北京“六四”鎮壓的翻版。

同為18歲的李同學也是首次參加“六四”晚會,他在人群中高舉“香港獨立”的旗幟。他說,過去一年,深切體會到中共政權的可怕,香港正經歷類似“六四”的事件,讓他對前景感到擔心。 他認為“港獨”在短期內不會發生,而是“長遠的夢想”,如今使用“港獨”旗是刻意顯示扞衛自己自由表達的權力。

民主派組織“香港眾志”副主席鄭家朗今年和自己的同學一起參加紀念,他認為“六四”也是年輕人的事,因為“大家面對的是同一個政權”,他預見香港的自由空間會越來越窄,但越受到打壓就越要反抗。他說。他想對“六四”受害者家屬說:“你們的堅持不會白費,我們會繼續抗爭下去。”

六四

香港退休教師黃老師對BBC中文表示,“六四”是一件悲痛的慘劇,過去30年來都可以到維多利亞公園表達自己的感受,但今年在這個環境下沒法和以前一樣暢所欲言,她感到很難過。

她不滿過去一年香港警方對待示威者的做法,擔心中國政府推動港版《國安法》,會令香港走向“一國一制”,失去言論自由和人權,變成另一個普通中國城市。 對於“反送中”示威一度演變成暴力衝突,她呼籲,年輕人要改變抗爭的方式,不能夠犧牲自己的生命和前途,“沒有一場運動是幾個月就會成功”,但只要生存下去,維持心中的火,才會有希望。

另一名市民魯先生表示,就算中港政府用各種不同方式禁止香港人悼念“六四”,都不會成功。他說,“封到我們的口,也不會封到我們的心,這是表面上不讓我們說,但不等於我們會忘記、放下”。

他形容“六四”是未完成的抗爭,這種精神散播到不同的地方。 但現在中國大陸很多新一代,不一定知道“六四”發生什麼事情,或是不敢提,但香港是唯一一個地方,仍然清楚記得事件真相,香港人會繼續這場抗爭。

旺角亦有幾百人集會。
Image caption旺角亦有幾百人集會。
香港各區都有悼念活動。
Image caption香港各區都有悼念活動。

除了維多利亞公園外,香港旺角、尖沙咀、荃灣、青衣、葵芳、屯門、大圍等多個區分,都有悼念“六四”的活動,出席人數由幾百人到上近千人不等,是首次“六四”悼念活動在香港“遍地開花”。各區活動大致平靜,除了在旺角區,有示威者衝出馬路堵塞交通,而一度與警方發生衝突,警方稱因應現場情況使用最低武力,制服涉案疑犯。

台灣人:香港若不能悼念“六四”,台灣來做

台灣也有悼念活動。
Image caption台灣也有悼念活動。

在台灣,台北的自由廣場亦舉辦了悼念“六四”的活動,主辦方稱有3000人參與。

32歲的參加者林雅慧對BBC中文表示,這幾年她感受到國際間對台灣的排擠,無法參加國際組織,感覺被孤立,覺得沒辦法忍受這樣的狀況; 得知香港可能無法舉行紀念活動的消息,她對BBC中文說:“很絕望,因此來參加活動,也是幫他們參加。”

原香港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近日在台北重開書店,他特意提早打烊,到台北自由廣場參加“六四”紀念活動。他認為,香港連舉辦“六四”紀念活動都不行,還能做什麼?“香港還有言論自由嗎?”針對港版《國安法》,他表示,是否通過與否對他來講沒什麼差別,這是中共做給大陸人看的,證明他們依法辦事,維持政權穩定,“很多年都是這樣,沒意思”。

台灣總統蔡英文早前在社交網站發表文章,呼籲中國大陸當局不要再隱瞞天安門事件的歷史。

一場學生運動,為何以武力鎮壓結尾?

中國依舊限制“六四”消息

“六四”周年紀念日,中共加強大陸的社交媒體的管控,在微博、豆瓣等公共討論平台幾乎看不到任何有關“六四”的字眼。

在中國最大的開放社交媒體新浪微博上,“六四”、“八九”、“天安門”、“維園”、“31年”等詞語均被列入審查關鍵詞。發布這些相關詞或被直接提醒“存在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信息,或看似發布后但只對自己可見。新浪微博還取消了蠟燭的表情。

與中國大陸的一片噤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香港的密集討論。從周四早上開始,“六四”便在門戶網站雅虎(Yahoo)成為熱門搜尋內容。在搜索引擎Google上,“六四”登上檢索趨勢的榜首。

六四

各國關注香港能否舉辦悼念活動

歐美各國對香港當局以新型疫情為由禁止大型悼念活動表達關注。

其中,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批評北京政府的做法,形容中共希望透過禁令奪去“香港人發聲和選擇的機會”。

歐盟發言人也形容香港悼念“六四”事件是當地保障言論自由的重要指標,指出香港近日局勢發展,令香港政府更需要“明確表明它會保障權利和自由”。

美國、英國、等國的駐港領事館分別在各自的官方社交網站帳號發表文章,悼念“六四”事件。

有香港觀察人士分析認為,香港警方當天沒有採取行動,是想向外界釋出信號,表明香港仍能舉辦“六四”悼念活動,香港“一國兩制”沒有改變。 但《國安法》實施后,明年是否能夠繼續這麼做並高叫口號,是讓很多香港人擔心的事情。

——BBC

安卓翻牆APPWindows翻牆: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發文者:吳一舟 發布時間:6/04/2020 03:49:00 下午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2A2M5oZ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