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廣RFI 作者: 安德烈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拜登勝選,他面臨著習近平統治的一個強大的中國。拜登競選時對華政策很不明確,生出許多疑問。而任期屆滿的特朗普總統被視為是敢對北京政權強硬的總統。法國學者Valerie Niquet這樣形容特朗普:面對中國,特朗普敢做! 他敢於拒絕根本不可能有的「和平演變」的幻想,這位學者甚至認為,「面對北京這樣的政體,可能必須要有一個特朗普才行。」
她表示,現在我們希望民主黨不要掉進同樣的幻想之中。不,並非只要中國大談氣候變化問題以顯示其保證兌現承諾就已足夠,以緩和關係的名義,為了對話重返對話,將會犯下十分嚴重的錯誤。
像她這樣認知的人似乎大有人在,台灣,香港有許多人這樣認為,中國海內外民主人士中也大有人在。前者更多出於對北京習近平強勢政權的厭惡與恐懼,擔心曾作為奧巴馬副手的拜登「綏靖」,後者中原因也並不複雜,獨裁的習近平長期執政的前景讓他們對中國改變不抱希望,特朗普自發動貿易戰以來對北京步步緊逼、敢於對北京強硬、屢屢出招讓北京難堪的態勢讓他們似乎看到專制政權逐漸孤立步步萎縮的希望。
美國駐北京大使館6日在官方帳號通報了布蘭斯塔德大使辭職后臨時代辦傅德恩5日在中國民間智庫察哈爾學會與中國學者對話的內容,這位代辦強調,不管美國選舉的結果如何,美國都將繼續推動公平對等的對中關係,而且美國兩黨普遍且一貫支持美國目前的對中政策。
布魯金斯學會學者西莉亞·貝林認為,對77歲的特朗普而言,的確存在著用他當年離開權力時的眼光看今日世界的危險,在美中關係上,簡單地「回歸正常」。但世界已改變,特朗普在許多重大主題上改變了遊戲規則,拜登不可能回到過去。針對許多擔心拜登可能重複奧巴馬外交政策的擔心,親民主派的美國進步主義中心學者Katrina Mulligan表示:「不可想象,拜登的外交將會是奧巴馬外交的重版」,拜登任期要處理的是威權上升,民主已不在世界各個角落擴張的現實。
『費加羅報』駐京記者引述不少中國問題專家分析稱,在北京已被認定為美國 最大的對手之後,面對不可預防的特朗普,清華大學中美中心教授陳琦認為:「北京更傾向於拜登,因為他的行動將更穩定並且可以清楚解讀」,北京獨立觀察人士陳道銀認為,在連續兩年中美關係持續緊張,新冠疫情更使這一關係更加敗壞的時候,「拜登的勝利可能會讓北京鬆一口氣,華盛頓對北京的一系列制裁措施會暫時中止」。
有人指出習近平可能回利用曾經與拜登在奧巴馬擔任總統時期建立的私人關係緩和雙邊關係。兩人的這一關係完全與奧巴馬當時賦予拜登與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儲君習近平建立關係的使命有關,這一「友誼」後來令競選中的拜登尷尬,特朗普一方更稱拜登為「北京拜登」,拜登今年以來對北京的語氣越來越強硬,今年2月民主黨內部一場辯論中,拜登指習近平骨子裡沒有一點點民主意識,他形容習近平「這個傢伙就是個流氓」。
拜登揭露中國在南海的擴張以及在香港的鎮壓。從今以後,拜登不斷表示,美國必須對中國強硬。根據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威廉.伯恩斯的意見,拜登應該會更多的在亞洲建立共同對抗北京的同盟網路,在他看來,如何處理美中戰略競爭,將決定美國外交政策的成敗。
民主黨人重掌白宮讓北京有另一層擔憂,即:一個美國和他的傳統西方盟友聯合對抗北京的「幽靈」在北京上空徘徊。親北京的多維分析,「相較於特朗普的特立獨行,以『美國優先』不斷退群招致盟友的不滿,拜登更會平衡與盟友的關係,這對中國來說並非好事」。「在人權問題上,拜登堅稱中國必須付出代價,這與特朗普形成鮮明對比,特朗普經常迴避批評中國的人權問題。」
一些分析認為,觀察拜登上任后對北京是否強硬的第一個指標是,目前的「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即「亞洲北約」是否會如期形成。
V2ray翻牆服務-安全可靠經濟高速無限流量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3eDbQMt
via IFTTT
拜登宣布就要勝選!他上台北京高興,往來三代中共黨魁,通共容共有先例;喬治亞州重新點票,密歇根47縣發現「作票軟體」;共和黨力挺川普;四大反川普勢力現形,與紅二、紅三關係緊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