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7日星期六

專欄 | 夜話中南海:中共理論幕僚最高官至正部長級 王滬寧是唯一例外

習近平和王滬寧。(路透社)。(路透社)

我們夜話專欄上周一刊登和播出《孫政才入獄后習近平給胡春華的政治思想鑒定是「識大體,顧大局」》一文中,已經向讀者和聽眾們介紹了如今的十九屆中央政治局裡,1959年出生的李強若與只比他年輕一歲的陳敏爾一較長短的話,李強無疑曾經有更多的地方行政部門的工作經歷,而陳敏爾則是典型的地方黨棍出身。

若僅從「年齡梯隊」的角度分析,本屆中央政治局裡的四個「年輕人」可能不足兩年時間,就都會成為二十大上產生的下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裡的「新面孔」。而屆時的王滬寧如果不繼任政治局常委或者雖然繼任政治局常委但同時也會轉換政治跑道、出任一屆全國人大委員長或者全國政協主席的話,那麼屆時的陳敏爾接掌中央書記處的可能性,會大於其他所有可能會在二十大上從政治局委員晉陞政治局常委者。

上個月,筆者在本專欄陸續發表了《陳伯達之後有張春橋,王滬寧之後會有誰?》,《習近平身邊的兩個王公公之間不會有利益衝突》等數篇介紹和分析王滬寧的文章,向讀者和聽眾們分析了相比較於王歧山,王滬寧對習近平本人的重要性無可取代。道理再簡單不過,三年前的上,趙樂際取代了王歧山的「錦衣衛」衛士長席位,而王歧山之前的江澤民時代和胡錦濤時代的該職位,先後被四個不同時期的政治局常委兼任。但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一職則一直都是王滬寧兼任,從江澤民到胡錦濤再到習近平時代,王滬寧在這個位置上坐了二十年。十九大之後,王滬寧已經身居政治局常委高位,從那以後連中央黨校校長都已經降格為政治局委員兼任,而不再是政治局常委兼任了。但成立之後一直都只是正部長級的中央政策研究室的一把手,卻因為王滬寧而如此特殊。

筆者在如上文章中還回顧了早在習近平登基之初的二零一二年秋,筆者即聽一位內部人士說過,王滬寧在二零零七年的中共十七屆一中全會上榮升中央書記處書記,和在二零一二年十八屆一中全會上被安排為政治局委員之後,兩次向中央提出不再兼任正部級的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一職,但事後都沒了下文。原因是中組部在這兩個時間段內,都在「黨內理論工作者」中物色過人選,但礙於王滬寧的 「帝師」地位,無人敢接。

三年前的中共十九屆一中全會開過之後,筆者曾在一篇文章中預測過接替王滬寧中央政策室主任兼職的幾個可能人選。但迄今為止的事實證明,王滬寧經歷了江澤民時代的「當朝帝師」和胡錦濤時代的 「兩朝帝師」之後,已經從習近平時代開始成為「三朝帝師」,怎麼可能還會有其他「黨內理論工作者」「欲與王公試比高」?借用魯迅文章中的一句話:「決非現在的『站在雲端里吶喊』者們所能望其項背」……

筆者如上內容的文章發表后不到半個月,已經在王滬寧手下擔任了數年中央政策研究室常務副主任的江金權突然被宣布扶正,引起外界強烈關注。我們自由亞洲電台和網站也適時刊登和播出的《江金權出任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 二十大能否取代王滬寧充滿變數》一文,文中介紹說:共中央本周五(10月30日)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中共「五中全會」會議內容,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一職不再是政治局常委王滬寧兼任,而由江金權接任。外界關注王金權是否會在兩年後的20大接替王滬寧政治局常委職務,但按照中共的晉陞慣例,機會並不大。

文中引用北京獨立媒體人高瑜女士的話說: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一職,如果被納入最高決策層,當然十分重要:「如果真是納入習體制,當然是一個重要的步驟。王滬寧就是在江時代就當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他(王滬寧)的接班人肯定是受習重視的,否則上不來。」

如上報道文章也特別提及了「江金權61歲仍未入中委,晉陞空間有限」。而筆者僅僅是依照常理判斷,1959年生人,在三年前召開的十九大之前即已經以中央政策研究室常務副主任身份被中組部明確為正部長級的江金權,既然沒有被安排進入為中央委員會,哪怕是先被安排一屆中央候補委員,那就意味著無論是王滬寧還是習近平,從來就沒有打算過在已經給了他正部長級待遇的前提下,安排機會讓他「更上一層樓」,更別提接替王滬寧正國級的政治局常委。

中共政權自「撥亂反正」之後的四十年時間的歷次全國黨代會上,由上屆中央候補委員躥升到政治局常委高位的,只有朱鎔基一位,但前提是他在進入十四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之前 ,已經先後擔任了上海市長,上海市委書記兼市長和國務院副總理三大要職……。

關於當年鄧小平提拔朱鎔基的原因和大背景,這裏無需多費筆墨,相信我們的聽眾和讀者中沒有人會拿今天的江金權與當年的朱鎔基比重要性。

中共政治局常委王滬寧。(美聯社)中共政治局常委王滬寧。(美聯社)

當然,還有連上屆中央候補委員都不是、卻直接在下屆全國黨代會上被越級安排為副國級的曾慶紅一例可舉,此公雖然在中共十四大召開之前已經從上海市委副書記崗位上隨江澤民進京並出任了中辦享受正部長級待遇的副主任,但一九九二年十月召開的中共十四上大上不知因為什麼,連個中央候補委員都沒給他。五年之後的中共十五屆一中全會上,他被安排直接躍升為政治局候補委員和中央書記處書記。

不過,即使如今的這位江金權之於當今總書記習近平的重要性,可以與當年的曾慶紅之於時任總書記江澤民的重要性相提並論,那麼先有一個年齡大前提,是當年曾慶紅升任十五屆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兼書記處書記時只有五十八歲,而兩年後的中共二十大召開時,江金權已經六十有三了。此其一。

其二,當年的大內總管曾慶紅之於時任總書記江澤民是那樣的重要,但江澤民在十五大上也未敢把他一步提升到政治局常委的正國級崗位上。

如上例證足以說明江金權在兩年後的中共二十大上接替王滬寧政治局常委的可能性半點沒有。而且他在三年前的十九大召開時雖然已經是正部級幹部了,但卻只被安排了一屆中紀委委員的事實,已經說明他是被和其他中央和國務院部委的第一副職「一視同仁」,國務院也好,普通中央部委也好,在歷屆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的「標配」就是一把手進中委,二把手則進紀委或者中央候補委。

而在十九大上只以中央部委第一副手的身份被安排為中紀委委員的事實本身,也就明了當時的習近平也好,王滬寧也好,並沒有要把江金權就地扶正的打算。

這樣分析起來,筆者不敢說是因為自己的分析文章起到了什麼「提醒」作用,但江金權如今的突然被扶正,的確是即顯匆匆,更顯臨時。依筆者的預測,此公在兩年後的中共二十大上興許可能會被安排進中委,但此舉絕不是為了安排在此基礎上進入副國級和正國級領導層,而是為安排他以中央委員和中紀委委員的雙重身份出任一屆中紀委副書記。

筆者過去早就因為關注王滬寧的緣故連帶關注過江金權。第一次存檔關於他的報道文章,是五年半前從搜狐媒體平台上無意中讀到的《你只知道中央政研室主任,其實副主任們也都是「大內高手」!》,專門介紹「來自中央政策研究室的紀檢組組長」。

文章中說:駐部紀檢組再添一名「紀檢系統外組長」——國資委的網站顯示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的江金權已出任中央紀委駐國資委紀檢組組長、國資委黨委委員。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覺得,來自外系統的組長與紀檢工作看似不沾邊,其實是相關事務的行家。大家都知道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是王滬寧,那麼這個「中央核心智囊機構「的副主任們又是一群怎樣的「大內高手」呢?他們的工作與紀檢有怎樣的關聯?

請我們本專欄的讀者和聽眾們注意,這裏說的是「副主任們」,而不僅僅是說江金權一個。

該文章詳細介紹這位出自湖北省委組織部的江金權,2013年就因為其「黨建專家」的身份被王滬寧調到身邊出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在從嚴治黨、加強央企黨建的大背景下,江金權此番從中央政策研究室入職國資委紀檢組,更耐人尋味。」

該文章還介紹了其他幾位在王滬寧手下擔任過享受正部長級待遇的研究室副主任的,從09年開始擔任副主任的潘盛洲,和2014年1月起兼任副主任的中宣部副部長王曉暉。前者也是因為從中央政策研究室轉崗中紀委,出任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紀檢監察組組長,與江金權同時進入十九屆中紀委。而1962年出生,比江金權年輕三歲的王曉暉,在十九大上被安排為中央委員繼而被宣布為中宣部常務副部長。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美聯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美聯社)

曾經在王滬寧手下擔任過中央政策研究室正部長級常務副主任的其他幾位,雖然日後都沒有可能晉陞至副國級,但出路都比較好。比如現任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何毅亭早在王滬寧進京之前 ,從1989年就從中央辦公廳調進江澤民主導成立的中央政策研究室任處長,在2000年起在王滬寧手下擔任政研室副主任、直到2013年調任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

這位何毅亭在中共高級層里與王滬寧配合得可謂天衣無縫,通常都是王滬寧以「習近平」為筆名出籠一篇「重要講話」,何毅亭隔日就能出籠一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所以,他何毅亭正是因為如此重要而成為如今在位的中共所有正部長級官員中待遇最特殊的一個,因為他在三年前的召開時即因為已經年滿六十五歲而沒有被安排繼任中央委員,但他的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位置卻繼續坐到如今六十八歲的高齡 ,更有甚者,兩年前六十六歲的他,還被國務院一紙「任命」,宣布為事實上與中央黨校合併成一個機構但對外要掛兩塊牌子的「國家行政學院」常務副院長。可見,他的這個正部長級崗位應該是要坐到兩年後的中共二十大召開了。屆時的他正好七十歲。

如上所舉人等,特別是何毅亭其在習近平和王滬寧等人眼中的重要性,怎麼說也不會亞於如今突然顯露頭角的江金權,但如此老資格的何毅亭到底也沒有憑其高級幕僚之一的身份而在中共政壇上突破「正部長級待遇」的「天花板」。

至於從前中央政策研究室常務副主任位置,被習近平和王滬寧在三年前安排為十九屆中央委員和中宣部常務副部長的王曉暉的政治功能,與何毅亭也是十分相像,通常都是王滬寧把他起草的數篇「重要講話」讓習近平在某個場合宣讀一遍之後就結集出書,王曉暉立刻就會以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名義發表署名文章,《把學習研究宣傳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引向深入》之類。但兩年後的中共二十大召開時,雖然這位王曉暉剛滿六十歲,更上一層樓,晉陞副國級的可能性也不大。

如此說來,三年前的中共十九大上只提拔了比江金權年輕三歲的王曉暉,也足以說明無論他江金權是否還有可能在自己六十三歲高齡時的中共二十大趕上一趟中央委員的末班車,他還剩下的不多幾年的中共政壇履歷中,斷沒有打破「正部長級待遇」的「天花板的可能 。至於假如王滬寧會在二十大上執意「見好就收」,「功成身退」的話,他屆時已經任滿一屆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兼書記處書記這一正國級位置的接班人選,最可能的應該是現任政治局委員兼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詳細的分析內容留待本專欄下篇文章介紹 。

(文章只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V2ray翻牆服務-安全可靠經濟高速無限流量體驗飛的感覺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RFA 版權歸RFA所有,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經 Radio Free Asia, 2025 M St. NW, Suite 300, Washington DC 20036 許可進行再版。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3eAlVJV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