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0日星期日

脂肪肝將會成肝癌主因 醫生提醒:一定要避開兩種飲食

炸雞(pixabay)
炸雞(pixabay)

希望之聲2020年9月20日】(編輯:李智)國人每年死於者逾一萬一千人,其中超過八成五為感染慢性,近十年來肝癌第一線標靶治療進展緩慢。台灣肝癌醫學會理事長林錫銘警告,民眾普遍愛吃油炸高油食物,脂將逐步取代肝炎,成為國人罹患肝癌的主因,提醒民眾日常要均衡,多做運動,不要過度飲酒及食用發霉食物。

「怎麼會來得這麼快,直接從B肝帶原變成肝癌!」四十多歲的張先生定期回診檢查發現肝癌,當時太太正在坐月子,夫妻倆歡喜迎接新生兒的同時,卻突然被告知罹患肝癌,心中實在五味雜陳;張先生決定立即入院開刀,共切除兩顆分別為4.5公分以及5.2公分的腫瘤。

新一代標靶藥物 腫瘤縮小比率提高近三倍

風向新聞報道:張先生為B肝帶原者,於2016年1月定期追蹤檢查時發現肝腫瘤,經手術切除二顆腫瘤后8個月即複發,曾進行「射頻燒灼術」、「動脈栓塞治療」與「微波治療術」,並使用傳統標靶藥物,但始終無法控制病情。所幸,經接受新一代肝癌一線標靶藥物治療,用藥至今約四個月,甲型胎兒蛋白數值從1912降至160多,影像檢查結果則完全看不到任何肝腫瘤。

台灣肝癌醫學會理事長暨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林錫銘教授表示,因肝癌早期幾乎無癥狀,一旦出現疲勞、體重減輕、食欲不振、黃疸、腹部腫大等癥狀,疾病多已進展至晚期,且疾病一旦轉移,五年存活率也將降至約三成以下。

 酒(pixabay)
酒(pixabay)

成肝癌致病主因

台北榮總胃腸肝膽科黃怡翔教授表示,新一代標靶藥物問世后,成為晚期肝癌的第一線治療新選擇,臨床顯示,無惡化存活時間顯著延長達兩倍,腫瘤縮小比率顯著提高近三倍,打破傳統治療限制。

台灣是大國,慢性B、C型肝炎是引起肝癌的主要原因,約有六至七成是B型肝炎引起,約兩成則是C型肝炎所引起,因為感染B、C型肝炎病毒之後,有一部份人會變成,慢性肝炎可能會演變為,最後再罹患肝癌。

根據最新研究發現,國內罹患非病毒性肝炎所造成的肝癌,主要來自三大危險因子,肝、和三酸甘油脂過高,將逐步取代肝炎、肝硬化,成為國人罹患肝癌的主因。林錫銘警告,民眾普遍愛吃油炸高油食物,未來台灣肝癌的致病原因將從病毒性肝炎轉至脂肪肝,恐更難治療!

避開兩大肝癌飲食

林錫銘指出,目前研究證實兩大肝癌飲食,一為「過度飲酒」,一為食用「易受黴菌毒素污染的食物」,例如發霉的麵包、玉米、腌漬類食品等,提醒民眾日常飲食要均衡,盡量不要接觸這些致癌食物。

 霉變食物(pixabay)
霉變食物(pixabay)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

安卓翻牆APPWindows翻牆: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原文鏈接:脂肪肝將會成肝癌主因 醫生提醒:一定要避開兩種飲食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3kz3k2L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