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Ozhome,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一份關於全澳購房者優先考慮事項的調查顯示,多達60%的澳人寧願不要大後院,也要住在靠近鄰居和公園的地方。
總體規劃房地產的三大開發商之一,Stockland集團的研究突顯了澳人買房注重的條件正在遠離傳統後院,這使得佔地1000平米的土地在現代郊區都成了稀有物。
該公司2020年的房地產調查發現,六成人寧願放棄大後院,買一套面積較小、室外空間較小的房子,只求能住在公園和綠地附近。
住宅銷售總經理瓦寧(Stephanie Vanin)表示,這是一個長期趨勢,明智的購房者期望住在便利度高的社區,把重點和價值放在公園和公共空間上。
根據房地產行業協會(HIA)的數據,州府城市房價飛漲和房主生活忙碌,意味著地皮中位面積縮水至441.2平方米,甚至還有小至80平方米的地皮上市。
但專家警告,這些隱性成本可能影響兒童身心健康,導致城市“熱島效應”出現,本地動物喪失棲息地,甚至影響運動員的競技水平。

公寓激增,從十年前僅占新住房存量的12%增至30%。
對墨爾本的范斯頓一家來說,買公寓是他們能夠買得起房子的唯一辦法。
現年42歲的范斯頓太太解釋道,當時他們租住在墨爾本東南區的一棟排屋,但沒有足夠的積蓄可以跟上獨立式住宅價格上漲的速度。
她和39歲的丈夫盧克(Luke)計劃購買一間公寓,跟兩個孩子一起住。
Stockland的調查發現,買家對周邊社區設施的要求變多了。願望清單已經擴大到:步道更多,馬路更少,有社區花園,有娛樂場所。
將近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做好了搬到其他州生活的準備,特別是買房壓力巨大的悉尼人。32%的受訪者表示,搬家理由是想用更便宜的價格買到心儀的房產。
澳大利亞城市發展研究所(Urban Development Institute of Australia)的國家執行主任柯克(Connie Kirk)表示,生活方式的改變使房屋從“城堡變成寓所”,人們優先考慮的是戶型大小而非院子大小。
“現代人壓力更大,起早貪黑工作,所以當他們真的在家…他們只想放鬆。”柯克說,“所以他們其實也沒有時間利用戶外空間。”
from 澳洲房產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2NITvl4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