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2019年9月12日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加強和規範事中事後監管的指導意見》封面(Public Domain ) 中國國務院近日發布文件鼓勵企業建立「吹哨人」和內部舉報人制度。有評論人士告訴本台,中國的吹哨人不是舉報非法行為的吹哨人,而是一場新的政治運動的吹哨人,是掠奪私營企業家,打土豪分田地的一個集結號。 9月12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加強和規範事中事後監管的指導意見》規定:針對市場主體建立「吹哨人」、內部舉報人等制度,對舉報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和重大風險隱患的有功人員予以重獎和嚴格保護。 據中國媒體報道,中國此前已經在食品安全、醫療保健、證券期貨等領域進行過有獎舉報制度的探索。比如,深圳市2016年出台《深圳市食品安全舉報獎勵辦法》,舉報問題食品最高可獎勵六十萬元。 相比於物質獎勵,舉報人是否會被「秋後算帳」更加引人關注。2014年,沃爾瑪深圳分店的四名員工因為舉報公司煎炸用油一個月不換而被解聘之後,引發國內輿論對舉報人權益的關注。《人民日報》發布時評《揭黑者成過街老鼠尷尬了誰》呼籲完善舉報人保護制度,降低舉報成本。 為保護吹哨人立法在西方國家是慣常的做法。西方的吹哨人制度通常對舉報人的權益作出立法性保護。美國的《吹哨人保護法案》(Whistleblower Protection Act)起源於1972年的水門事件。該法律規定,如果告密者合理地認為自己遭受到了僱主的報復,則可以對僱主提起訴訟。日本2006年出台《公益通報者保護法》,規定企業不得作出解僱、降職降薪等報復性行為。香港的《證人保護條例》將泄露舉報人身份或者報復舉報人列于刑事重罪案件。 美國的《吹哨人保護法案》(Public Domain) 在《香港商報》前助理總編龍鎮洋看來,中西方的吹哨人制度毫無可比之處,因為中國的吹哨人不是舉報非法行為的吹哨人,而是一場新的政治運動的吹哨人,是打土豪、分田地的一個風標,一個集結號: 「西方像美國,哪怕是在香港都是有公信力的、真正的司法獨立和真正的法治。共產黨的體制之下根本就沒有法治可言,所以它所謂的吹哨人制度,實際上這是一場政治運動的一個部分,跟制度、司法扯不上關係……因為他需要一個美麗的法律的借口,需要內部的人來配合,製造一個理所當然的借口。」 中國關於舉報人權益的保護,討論和規定雖有,但是遲遲未見制度性、系統化的法律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41條規定了公民具有申訴、控告和檢舉的權利。但中國的《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和《工會法》都沒有對「舉報」這項憲法權利作出明確具體的保護性措施。 中國國務院有關吹哨人的新規主要是針對企業。這難免使人不聯想到最近民企在中國所處的困境。隨著國進民退的浪潮不斷加速,馬雲、馬化騰、柳傳志相繼卸任,政府向阿里巴巴集團等重點企業派駐「政府事務代表」。經濟學家吳小平去年一石激起千層浪的預言性論斷《私營經濟已完成協助公有經濟發展,應逐漸離場》,似乎在慢慢兌現。 這一次,國務院在主張企業內部設立舉報人制度的文件中,呼籲要舉報「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和「重大風險隱患」,似乎旨在建立一種內外兼顧的良性監管環境,但是龍鎮洋認為,這些法律性的修辭裝飾無法掩蓋其政治運動的實質。 與《國務院關於加強和規範事中事後監管的指導意見》配套的宣傳畫 (Public Domain) 龍鎮洋指出,在惡法的環境下,整個環境的設計就是讓企業必須要去犯法才能去生存,如果百分之百的遵守法律,反而馬上就會死掉。 「他只是需要有人出來講,但是,是不是事實這是不重要的。」他說。「他就是要演這麼一出政治運動,政治鬥爭的戲。」 不僅僅局限於政府部門和企業內部,舉報之風最近也在高校課堂、網路輿論空間、宗教活動中愈演愈烈,引發人們對「文革回潮」、限制言論和思想自由、激化全社會道德和信任危機的擔憂。 龍鎮洋認為,中共的控制從思想和價值觀逐漸延伸到真金白銀的私產領域: 「打壓思想,鉗制思想都是過去一直有,只是說松和緊的問題。但是公開明目張膽的搶劫私產,這就是不顧一切了。」 龍鎮洋說,「實際上就是文革,就是重新回到毛澤東的路線,搞全國性的政治運動,階級鬥爭,然後再打土豪,分田地,然後把一切的跟共產黨意識形態不合的人都打倒,要清除,要打擊,要消滅。」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薛小山華盛頓報道 責編:申鏵 網編:洪偉 來源:RFA 版權歸RFA所有,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經 Radio Free Asia, 2025 M St. NW, Suite 300, Washington DC 20036 許可進行再版。 中國鼓勵「吹哨人」 打土豪的集結號? 澳洲a2乳業攻佔中國三四線城市 瞄上母嬰用品零售店 蓬佩奧:中國在新疆「企圖抹殺自己的公民」 打臉親華為遊說團體!報告:歐洲撤換中國電信設備成本僅約35億美元 美中貿易戰衝擊 中國對美貨櫃運輸量連7月萎縮 美國華人:我們回不了中國了… 中國稱上周美中貿易談判效果很好 取消訪問農業州與談判無關 中國地產巨頭正深陷泥潭 多家房企分拆物業上市 老子竟然不得活 新疆模式到寧夏 程曉農:中國經濟下行加速「緊日子」來臨 原文鏈接:中國鼓勵「吹哨人」 打土豪的集結號? -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本文標籤:中國, 人民日報, 共產黨, 思想自由, 政治, 毛澤東, 深圳, 自由亞洲, 運動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2mcGhSG via IFTTT
中國國務院近日發布文件鼓勵企業建立「吹哨人」和內部舉報人制度。有評論人士告訴本台,中國的吹哨人不是舉報非法行為的吹哨人,而是一場新的政治運動的吹哨人,是掠奪私營企業家,打土豪分田地的一個集結號。
9月12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加強和規範事中事後監管的指導意見》規定:針對市場主體建立「吹哨人」、內部舉報人等制度,對舉報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和重大風險隱患的有功人員予以重獎和嚴格保護。
據中國媒體報道,中國此前已經在食品安全、醫療保健、證券期貨等領域進行過有獎舉報制度的探索。比如,深圳市2016年出台《深圳市食品安全舉報獎勵辦法》,舉報問題食品最高可獎勵六十萬元。
相比於物質獎勵,舉報人是否會被「秋後算帳」更加引人關注。2014年,沃爾瑪深圳分店的四名員工因為舉報公司煎炸用油一個月不換而被解聘之後,引發國內輿論對舉報人權益的關注。《人民日報》發布時評《揭黑者成過街老鼠尷尬了誰》呼籲完善舉報人保護制度,降低舉報成本。
為保護吹哨人立法在西方國家是慣常的做法。西方的吹哨人制度通常對舉報人的權益作出立法性保護。美國的《吹哨人保護法案》(Whistleblower Protection Act)起源於1972年的水門事件。該法律規定,如果告密者合理地認為自己遭受到了僱主的報復,則可以對僱主提起訴訟。日本2006年出台《公益通報者保護法》,規定企業不得作出解僱、降職降薪等報復性行為。香港的《證人保護條例》將泄露舉報人身份或者報復舉報人列于刑事重罪案件。
美國的《吹哨人保護法案》(Public Domain)
在《香港商報》前助理總編龍鎮洋看來,中西方的吹哨人制度毫無可比之處,因為中國的吹哨人不是舉報非法行為的吹哨人,而是一場新的政治運動的吹哨人,是打土豪、分田地的一個風標,一個集結號:
「西方像美國,哪怕是在香港都是有公信力的、真正的司法獨立和真正的法治。共產黨的體制之下根本就沒有法治可言,所以它所謂的吹哨人制度,實際上這是一場政治運動的一個部分,跟制度、司法扯不上關係……因為他需要一個美麗的法律的借口,需要內部的人來配合,製造一個理所當然的借口。」
中國關於舉報人權益的保護,討論和規定雖有,但是遲遲未見制度性、系統化的法律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41條規定了公民具有申訴、控告和檢舉的權利。但中國的《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和《工會法》都沒有對「舉報」這項憲法權利作出明確具體的保護性措施。
中國國務院有關吹哨人的新規主要是針對企業。這難免使人不聯想到最近民企在中國所處的困境。隨著國進民退的浪潮不斷加速,馬雲、馬化騰、柳傳志相繼卸任,政府向阿里巴巴集團等重點企業派駐「政府事務代表」。經濟學家吳小平去年一石激起千層浪的預言性論斷《私營經濟已完成協助公有經濟發展,應逐漸離場》,似乎在慢慢兌現。
這一次,國務院在主張企業內部設立舉報人制度的文件中,呼籲要舉報「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和「重大風險隱患」,似乎旨在建立一種內外兼顧的良性監管環境,但是龍鎮洋認為,這些法律性的修辭裝飾無法掩蓋其政治運動的實質。
與《國務院關於加強和規範事中事後監管的指導意見》配套的宣傳畫 (Public Domain)
龍鎮洋指出,在惡法的環境下,整個環境的設計就是讓企業必須要去犯法才能去生存,如果百分之百的遵守法律,反而馬上就會死掉。
「他只是需要有人出來講,但是,是不是事實這是不重要的。」他說。「他就是要演這麼一出政治運動,政治鬥爭的戲。」
不僅僅局限於政府部門和企業內部,舉報之風最近也在高校課堂、網路輿論空間、宗教活動中愈演愈烈,引發人們對「文革回潮」、限制言論和思想自由、激化全社會道德和信任危機的擔憂。
龍鎮洋認為,中共的控制從思想和價值觀逐漸延伸到真金白銀的私產領域:
「打壓思想,鉗制思想都是過去一直有,只是說松和緊的問題。但是公開明目張膽的搶劫私產,這就是不顧一切了。」 龍鎮洋說,「實際上就是文革,就是重新回到毛澤東的路線,搞全國性的政治運動,階級鬥爭,然後再打土豪,分田地,然後把一切的跟共產黨意識形態不合的人都打倒,要清除,要打擊,要消滅。」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薛小山華盛頓報道 責編:申鏵 網編:洪偉
來源:RFA 版權歸RFA所有,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經 Radio Free Asia, 2025 M St. NW, Suite 300, Washington DC 20036 許可進行再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