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6日星期五

必看!澳洲大選將近,風口浪尖上的 「房產負扣稅」和「資本利得稅」,你了解多少?

來源: 墨爾本青年俱樂部 原文鏈接

隨著2019年澳洲聯邦大選的迫近,澳洲的「負扣稅」制度(negative gearing)又一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針對本次競選,工黨打出的一個「重磅口號」就是:

一時之間,輿論嘩然——負扣稅到底應不應該改革,在過去的幾個月之間,儼然成為了澳洲的全民話題。

負扣稅到底是什麼?

「負扣稅」並不是一種稅,而是一種對於投資房產的稅務補貼制度。澳洲是世界上極少數實行這一制度的國家。

從原理上來說,「負扣稅」等於澳洲稅務局(ATO)把你的投資房產視為一個「小生意」,租客繳納的租金是你的「收入」,維持這一「生意」的所有開銷,包括銀行貸款利息、水電費、房屋折舊、物業管理和維護費用、保險費……等等,都視為「支出」。

用收入減去支出,你的投資房可能會出現一個紙面上的「虧損」(往往並非真正的虧損,因為房產折舊被視為「支出」,但房價增值不會被視為「收入」),這個「虧損」的額度可以從你工資收入的應納稅額度中直接減去,為你帶來稅務上的優惠。

舉個例子

轉載聲明:本文為轉載文章,不代表我站觀點,對轉載有異議和刪稿要求請聯絡我們。

小王合同上的稅前工資是$70,000/年,但最終到手的只有$54,833,剩下的那$15,167在發工資之前就已經光榮納稅了,小王連見都沒見過。

但去年,小王買了一套60萬的投資房,租金收入$600/周,這時候,這筆投資生意帶來的效益如下圖所示:

小王每年的稅前工資收入是$80,000。他在2017年7月用$50萬澳元買了一套投資公寓,然後同年11月份就以$55萬的價格出手了,也就是說,他持有了該資產4個月,獲利$50,000。

根據現行的負扣稅計算辦法,小王這套投資房為他帶來了約$18,000的「虧損」,那麼,這$18,000將從他的應繳稅收入中扣除——也就是說,小王的個人所得稅將按照$70,000-$18,000=$52,000的工資水平來計算。

這樣,小王的應繳稅額就從$15,167變為了$8,737,ATO將從小王已繳的稅款中退還這部分差額。所以,不算租金帶來的現金流或房產的增值,僅稅務優惠這一部分,小王每年就能得到$6,430的退稅。

在即將到來的聯邦大選中,工黨除了提出對負扣稅進行改革以外,還提出了或將對資本利得稅(capital gain tax)進行改革。這兩項提議,都牽動著輿論的心弦,在主流媒體上引起一波又一波的爭議。

資本利得稅是什麼?

在澳洲,當你購買了一種資產(比如投資房產或股票),並在之後用比買入價更高的價格售出時,你從這筆交易中所獲得的利潤,將被計入你的個人所得,並和你的其他收入一同征取個人所得稅。

根據澳洲稅務局的政策,絕大多數個人用品都不會被征取資本利得稅,比如你的自住房、你的汽車或者你的傢具等。此外,僅因稅務原因進行折舊的資產也不會被征取資本利得稅,比如商業設備、或出租房產中的裝修等。

和印花稅、消費稅等不同的是,資本利得稅並不是一個單獨的稅種,而是你的個人所得稅的一個組成部分。

不過,在現行的資本利得稅制度下,如果你持有某一資產超過12個月之後再出手,那麼你的獲利額度將在進行50%折扣之後計入個人所得稅。

資本利得稅是如何計算的?

舉個例子

那麼,他在該財年度的總計稅前收入為:

如果他們勝選上台,或將對負扣稅制度進行改革。

$80,000+$50,000=$130,000

小李每年的稅前工資收入也是$80,000。他在2017年7月用$50萬澳元買了一套投資公寓,然後在2018年9月份以$55萬的價格出手了,也就是說,他持有了該資產14個月,獲利$50,000。由於他持有該資產超過了12個月,這筆利潤將獲得50%的稅務折扣優惠。

那麼,他在該財年度的總計稅前收入為:

$80,000+$25,000=$105,000



from 澳洲房產 – 澳洲新聞網 http://bit.ly/2GACaWX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