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我們對“吃”這件事有多著迷?可以說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大事小情,都能用“吃”來描述,比如:
工作=飯碗
解僱=炒魷魚
沒錢=吃土
花積蓄=吃老本
混得好=吃得開
嫉妒=吃醋
拿好處=吃回扣
白跑一趟=吃閉門羹
…
可以說,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游的、樹上長的…就沒有我們不能吃的。甚至有網友說:“我這一輩子,最拿得起放不下的,就是筷子。”
“吃”的意義是如此重大,但國人消化疾病腫瘤的患病率卻非常高,食管癌就是一個典型,全球一半食管癌都在中國。這不禁讓人想問:“中國人到底吃錯了什麼?”
全球一半食管癌都在中國!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于2018年9月發布了2018年最新全球癌症統計數據《全球癌症報告》,提供了全球185個國家和地區36種癌症的發病率、死亡率等相關數據。
2018年全球癌症報告
數據顯示,2018年有57.2萬人新診斷為食管癌,同時又有50.9萬人死於食管癌。根據WHO數據,我國食管癌患病率和死亡率排在全球第五位;但因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食管癌新發患者和死亡患者的人數卻占全球的55%左右。
(圖表來自騰訊醫典)
從數量上看,全球食管癌患者有一半都在中國,而與我們相鄰的日本、韓國等國家,食管癌發病率並不高。
中國人到底吃錯了什麼?
看到這裡不禁讓人思考:愛吃的中國人,到底吃錯了什麼?
1
我們吃得太燙
“快,這個得趁熱吃,別涼了!”從小到大每天的飯桌上,家家都能聽見這句話。好像“趁熱吃、趁熱喝”已經成為長輩、親人之間“表達愛”的一種方式。吃火鍋時,從鍋里撈出來,吹吹,就能直接放嘴裡了!剛出鍋的面,冒著熱氣吸溜吸溜的,一分鐘就下肚了。
早在2016年6月,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在《柳葉刀·腫瘤學》雜誌上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飲用65℃以上的熱飲,會增加患食道癌的風險。
柳葉刀
並且,在正式發表的致癌物評估報告中,非常熱(高於65℃)的飲品,被列為很有可能的(IIA類)致癌物。其實不僅是熱飲,深受中國人偏愛的火鍋等熾烈熱食也有同樣的危害。
2019年3月,一項發表在《國際癌症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上的超大規模研究《食管鱗狀細胞癌茶飲料溫度與風險的前景研究》,又一次實錘認證這個理論。
研究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雜誌
這項對超過5萬40-75歲的人隨訪了10年的研究發現,高於60℃的熱茶,就會增加食管癌風險了。研究顯示,茶水溫度≥60℃、偏愛滾燙熱茶、泡茶到飲用間隔時間很短都與食管癌的發生風險相關。
2
我們吃得太辣
“能吃辣嗎?”我們平時吃飯總會有意無意中問一句。生活中不少人有喜歡吃辣的習慣,餐餐必辣。不吃辣就覺得飯沒味道。辣條、辣椒、辣醬一個都不少,辣的過癮。麻辣火鍋、麻辣燙、辣子雞、酸辣肥牛、麻辣烤翅…越來越多人吃飯不能離開“辣”,無辣不歡。
北京友誼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王婧2011年10月20日在健康時報癌症版上介紹:過於辛辣的食物容易損傷食管上皮,引起上皮細胞變性,上皮細胞核酸代謝受影響,從而出現黏膜炎症,長此以往,有可能促使食管發生癌變。
3
我們愛吃腌制食物
不管是南方北方,國人都喜歡吃一些腌制食物。在北方,一臨近冬季家家就都開始腌酸菜、腌蘿蔔,而南方人更喜歡腌制鹹魚、火腿、臘腸等等。但是這些腌製品多少都會含有硝酸鹽或亞硝酸鹽,而硝酸鹽或亞硝酸鹽攝入過多也會增加患癌幾率。
2012年中華腫瘤防治雜誌刊登的一項磁縣食管癌高發區的研究報告指出:食用酸菜的量與食管癌的發病率呈正相關。
同樣,在中國腫瘤臨床雜誌中一項關於林縣食管癌和酸菜關係的研究發現,我國華北地區食管癌高發區(主要是位於河南、河北、山西交界的太行山地區)的飲水中,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含量較食管癌低發區顯著增高,可能是食管癌的一個重要致病因素。
4
吸煙、喝酒
吸煙也是導致食管癌的危險因素。在《臨床和實驗醫學》雜誌中一篇《吸煙與食管癌關係的研究進展》研究中指出:吸煙者患鱗狀食道癌的幾率比不吸煙者高5倍。而且,在吸煙誘發的鱗狀食管癌方面,男性的風險也要高於女性。
2018年《亞洲外科》雜誌中一篇《食管癌:危險因素、遺傳相關性和治療》的研究指出:酒精已被確定為鱗狀食管癌的危險因素。每周平均酒精攝入量超過170克,患鱗狀食管癌的風險明顯增加。更加可怕的是,喝高度白酒,以及同時吸煙、酗酒,發生食管癌的幾率更高。
5
我們吃得太粗糙
很多人經常愛吃一些粗糙的雜糧食物,這也會增加食管癌的幾率。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出版的《食管癌》中指出:食物太硬或咀嚼不細,粗糙的食物在經過食道的時候會損傷食道的黏膜。長期保持這樣的飲食習慣,反覆的“黏膜損傷-修復-再損傷-再修復”過程,這也就可能導致食管癌的癌前病變。
看看你是不是食管癌高危人群?
哪些才是食管癌高危人群呢?2019年上海市抗癌協會發布的《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中指出:年齡>40歲,並符合下列任一項危險因素者,就屬於高危人群:
1.來自我國食管癌高發區(我國食管癌最密集區域位於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南側,尤以磁縣為著,在秦嶺、大別山、川北、閩粵、蘇北、新疆等地也有相對集中的高發區);
2.有上消化道癥狀,如噁心、嘔吐、腹痛、反酸、進食不適等癥狀;
3.有食管癌家族史;
4.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變;
5.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如吸煙、重度飲酒、頭頸部或呼吸道鱗癌等。
2019年上海市抗癌協會發布的《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給出了食管癌的具體篩查建議:
1.食管癌高危人群普通內鏡檢查,每2年一次;
2.內鏡檢查病理提示輕度異型增生,每年1次內鏡檢查;
3.內鏡檢查病理提示中度異型增生,每半年1次內鏡檢查。
來源:健康時報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bit.ly/2GU6CMU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