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驢皮的背後,牽涉跨國大屠殺。這一場驢子殺戮戰正在非洲、南美上演,幕後的劊子手是「阿膠」,連肯亞的農夫都喊得出這名字,因為它狠狠在胸口打上一記噩耗。
阿膠,是以驢皮提煉的中藥材。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指出,1990年中國大約有1100萬頭驢子,過去農業、運輸都仰賴驢子效力,隨著經濟起飛,2010年銳減為不到500萬頭,由於阿膠需求大增,中國大舉向海外進口驢皮,2017年肯亞的驢子價格在半年內暴漲325%,嗅得到瘋狂的收購熱潮。
「阿膠的價格飆高至每公斤人民幣5000元,近十年來不斷攀升。」前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教授林慶順說。人在美國的他長期關注阿膠議題,從沾滿鮮血的剝皮內幕,到沉痾積萎的養生迷思,「阿膠,比驢還蠢!」他不假辭色批判。
今年2月,巴西農場傳出數百頭驢子被活活餓死,倖存的也嚴重營養不良,前一陣子肯亞東部的拉穆小鎮發生200多頭驢子「被綁架」,箭頭都指向中國人。這並不是零星個案,陳玉敏指出,最近肯亞的首都內羅畢也傳出中國商人涉案,大批偷來的驢子被發現時,各個瘦弱不堪、奄奄一息,政府只好以人道方式宰殺,目前案件正在調查中。
中國人大肆掠奪驢子,各地接連出現驢荒。陳玉敏攤開統計數字,以非洲來說,2011至2016年,波扎那的驢子數量驟減60%,賴索托減少20%,吉爾吉斯2012年有多達77萬頭驢子,短短幾年像是被抄門洗劫,2017年只剩下3萬多頭,而鄰近中國的印度,2015年一整年就少掉20%。
「英國和澳洲的動物保護團體都已發出警訊。」林慶順眼看著這場大屠殺不斷升溫,「現在必須提升到政府層級。」的確,各國政府陸續使出殺手鐧,禁止或限制驢子出口,陳玉敏指出,目前非洲已有15個國家發出禁令,包括尼日、塞內加爾、布吉納法索、馬利、甘比亞和波扎那等。
「不過,中國人出高價收購,殺頭的生意還是有人做!」陳玉敏語帶無奈說,在利益的驅使下,走私和偷盜事件猖獗,驢子很難逃過被剝皮的命運。「更可怕的是,中國為了要從國外進口驢皮,把驢子進口關稅由5%調降至2%。」她搖頭嘆息,國家機器成了嗜血的幫凶。
不過,驢子的犧牲值得嗎?3月16日在香港進行的「2019名貴中藥質量控制產學研峰會」,學者指出,劣質阿膠產品充斥市面,近半數調查樣本沒有驢皮。陳玉敏對這樣的結果並不意外,「北京同仁堂就曾被踢爆,阿膠沒驗出驢子的DNA,只有豬和牛的DNA。」
在驢皮供應吃緊下,業者除了以豬、牛皮魚目混珠,過去也曾傳出使用皮革下腳料,林慶順認為,由於這類工廠環境不佳,下腳料容易腐壞,食品衛生堪慮。
「驢皮是商業抬出的身價,業者聲稱黑驢比棕驢好。」林慶順說,他搬出學理論證,阿膠這個名詞可追溯至漢代《神農本草經》,南北朝的《名醫別錄》記載的作法是煮牛皮做汁,驢子則是在唐代引進中國后才出現,進入宋代,由於牛隻是戰略物資,驢皮開始取代牛皮,後來為了區別,驢皮做的叫阿膠,牛皮做的稱為黃明膠。
從科學角度來看,林慶順分析,阿膠80%的成分是膠原蛋白,以營養學來說,它是劣質的蛋白質,因為膠原蛋白大約有1000個氨基酸,其中90%是人體不需要的,花大錢買阿膠,其實是冤大頭。
近年來,阿膠置入宮廷劇的戲碼層出不窮,《甄嬛傳》宛若一部《阿膠外傳》,劇中主角赤裸裸介紹阿膠補血、養氣、滋陰等各種療效。「古醫書根本沒記載補血療效,只提到止血功能。」林慶順打破穿鑿附會的說法。
目前中國的阿膠年需求量高達5000噸,專家預估,每年大約有400萬頭驢子因為阿膠喪命,再這樣消耗下去,部分地區的驢子可能出現滅絕的命運。
「驢子可能變成穿山甲的翻版,面臨生存危機。」陳玉敏憂心忡忡說,因為驢子的繁殖速度很慢,以孕期加上哺乳期來算,大約三年繁殖兩頭幼驢,而一張驢皮只能熬出4到6斤阿膠。你說,到底是驢子蠢,還是人類蠢呢?
來源:RFA 版權歸RFA所有,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經 Radio Free Asia, 2025 M St. NW, Suite 300, Washington DC 20036 許可進行再版。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2JPFzWE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