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發生化工廠爆炸案,塑化業第1個想到的是「供給吃緊、漲價」,但現在看到爆炸案、尤其發生在中國,業者第1個想到的是「停工」。
2017年12月,江蘇省崑山市政府為了限制污染排放,突然要求企業全面停產半個月,對崑山近三百家工廠頒布「停產令」,嚇壞不少台商;這種完全沒有給予企業緩衝的做法,雖然最後停產令暫緩,但已嚇退許多業者,自去年開始,部分台商已將產能移往東南亞或是中國內陸、北方。業者私下大嘆無奈,「能撤的盡量撤」。
塑化業停工損失較其他產業大
一般製造業廠房若要遷移,設備產線搬走還算容易,但對塑化業而言,不僅廠房遷移不易,一旦投產後,若突然停工,所造成的損失遠比一般製造業更大。
塑化業最重視的就是「產能利用率」,產能利用率越高、成本越便宜,塑化產線投料后,若突然終止生產,整個生產製造過程得全面檢查后才能重新投料、製造,部分管線甚至得灌入特殊氣體確認排空,避免恢復生產後爆炸。
業者認為,去年中國環保稽查雷厲風行,業者若廠房在台灣反而受惠,在中國卻是直接受害。這次江蘇化工廠爆炸,若官方雷厲風行要求塑化廠安全度須提升,對台商或在台設廠的塑化業有利,最怕的是頒發「停產令」,採齊頭式停產,那可就麻煩了。
來源:自由時報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2CIrTH2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