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者:習近平對中美貿易戰沒有解決方案
記者/主持人:韓梅
來源:希望之聲 (記者韓梅綜合報導)中美貿易戰延燒至今沒有消停跡象。美國華裔時評家、作家章家敦認為,中國經濟正陷入困境,這個國家的貨幣和市場正在崩潰,很不幸習近平對此沒有解決方案,北京的應對措施正在積累更多債務。
中美貿易戰自7月6日打響後,中國A股市場及人民幣匯率出現一波下跌。中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開始浮現。
前日(7月17日),中共國家統計局報告稱,今年第二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上年同期增長6.7%,符合此前預期。
之後,章家敦在美國《國家利益雜誌》(The National Interest)刊文說:無論官方數字怎麼說,這個增長率並不重要,因為中國經濟有一個根本問題:債務積累過快。
他說,如果官方的GDP是真實的,那麼中國的債務增速也已經高達收入增速(即名義GDP增速)的1.5倍了。
然而,章家敦繼續說,更糟糕的是,中共官方公布的GDP數字其實是不真實的:
以2016年為例,中共宣稱當年GDP增長是6.7%,但是世界銀行去年發布一張圖表顯示,實際應該為1.1%,這一數字雖然低的令人吃驚,但卻是與中共官方公布的另一個衡量經濟活動的指標——能源消費總量相一致的。2016年中國的能源消費總量增長了1.6%。
那麼,中國的負債速度就遠遠超過了收入增長速度。
他說,沒有哪個經濟能容忍製造債務的速度快於GDP增速,在某個時候,「調整」一定會降臨,它也被稱為「危機」,而中國的這場調整,或危機,一定是大規模的,因為它已經被推遲了十年——2008年,中共通過史上最大的刺激方案推遲了危機;在2009年之後的五年里,中共發放的信貸大約等於整個美國銀行系統的資金規模,而且這股信貸狂潮一直在持續。
香港東方資本研究公司的克萊爾(Andrew Collier)說,如果將影子銀行債務也考慮在內,中國的債務對GDP的比例大約是400%。
如果用一個家庭來類比,相信沒有那個家庭在負債高達收入4倍的時候,還能夠安然無恙。
章家敦說,去年10月,時任央行行長周小川已提出中國可能遭遇明斯基時刻,也就是資產價值大崩潰的時刻,許多中國人已經意識到危機,一個又一個民調顯示,1/3到1/2的中國富豪打算離開中國。
中共官方在去年幾度收緊外匯管制。這從另一個側面顯示,有大批資金想要逃出中國。
高負債率是習近平自前中共黨魁江澤民手中「繼承」的一大隱患。江澤民借無節制的舉債,既打造了亮麗的經濟數字、掩蓋了中國經濟危局,又暗地將國有資產轉移至私人口袋。
習近平上台後意識到這一問題,前幾年已經把控制債務水平當作一項首要經濟政策。
但是,習近平經歷幾年反腐打「虎」,也沒能完全控制金融領域。掌握金融界的中共權貴集團,不僅發起過經濟政變,還在近幾年間一邊在國內銀行舉債,一邊向海外做以百億美元計的投資,其實是借債套匯轉移資產,將風險留給國內金融系統。吳小暉及其名下的安邦集團就是一個例子。
習近平還未完成對這些領域的掌控,並徹底推行自己的經濟政策,中美貿易戰就以風雷之勢爆發了。
章家敦認為,中美貿易戰增加了危機降臨中國的可能性,因為在北京當局極度需要貨幣流入的時刻,川普卻要求減少美中貿易逆差,這會使流入中國的美元減少。
美奇金(J Capital Research)投資顧問公司創始人楊思安告訴《國家利益》:「我相信,川普減少美元流通的決心將在中國引發危機。」「中國經濟嚴重依賴流入的美元來支持貨幣供應增加。沒有美元流入,中共只能印鈔票,那就是通貨膨脹。」
章家敦指:面對貿易戰,習近平可以通過增加信貸,來刺激經濟並遏制持續的債券違約浪潮,但更多信貸將削弱人民幣匯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6月份已創紀錄的下跌3.25%,並在繼續下跌),而人民幣貶值導致資本進一步外流。
與此同時,美聯儲在考慮升息,更高的美國利率將觸發資金流出中國、流入美國。
希望之聲此前已經分析指,一旦美國加息導致中國資金外流,除引發債務危機外,還將刺破國內的樓市泡沫、人民幣泡沫以及股市泡沫,屆時中國經濟恐怕危在旦夕。
章家敦說,很快,北京將處於無法控制局面的地位,與2008年一樣,過度舉債的中國會再次世界帶入衰退,而這一次,最大的受害者將是中國自己。
章家敦是英文專著《中國即將崩潰》的作者。在這本2001出版的書中,他說,中國過去50年在經濟、社會及政治方面累積的弊病太多太深,目前的經濟繁榮是虛假的,在加入世貿組織的強烈衝擊下,中國將在短時間內崩潰。
(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2uG1JRt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