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9日星期日

全面寬鬆再來!中國真要重回放水老路?

作者:菜導

核心提示:無論是對於個人還是企業,這波“”並不等於吹響了加再進攻的號角,而更像是“退堂鼓”——確實,如果所有的問題都能靠放水解決,那維持經濟發展也太簡單了。

「即使細微如蝴蝶鼓舞,也能煽動千里之颶風。」

這是出自電影《蝴蝶效應》中的一句台詞。“蝴蝶效應”是指一個微小的變化能使得整個系統發生巨大的變化。

就像是一隻在巴西叢林的蝴蝶,煽動一下翅膀,就可以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颶風一樣。

如今,遠在大洋彼岸的一隻蝴蝶,正在引發國內的經濟颶風。

7月20日中間價調降605點,貶值至2017年7月14日以來最低點,降幅創2015年8月13日以來最大。

短短4個月左右的時間,人民幣跌破6.8關口,貶值幅度近10%。

01

今年最火的詞莫過於“”,企業債務爆雷,互金平台爆雷,就連碧桂園的房子,都爆雷坍塌。

眾多事件背後都指向了一個詞,「沒錢了」。

7月23日,官媒在隆隆雷聲中發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了“去槓桿初見成效,我國進入穩槓桿階段”的觀點。

就在同一天,"央媽"開展5020億元“巨量”的非常規MLF操作,其實早在6月19號就已經出現一次非常規操作。

今年,"央媽"分別在1月、4月、7月進行了一次降准,釋放超過萬億元,春節期間也實施了1次臨時降准。

隨著"央媽"的操作越來越多,的預期正在不斷升溫。

但是,貨幣政策真的寬鬆了嗎?

據"央媽"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6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8%,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和1.1%。

M2代表貨幣供應量,說白了M2有多少,錢就有多少。

6月末的同比增速8%,是M2有記錄以來的最低點,並且距離跌破8%僅一步之遙。

必須提醒的一點是,今年M2用的是新統計口徑,已經把貨幣基金也全部納入貨幣供應量統計。換言之,其實M2理論上早就跌破8%。

只要貨幣供應增量一直在減少,錢就沒辦法滿足所有的人。

在當下的經濟體系中,大到地產巨頭,小到初創企業,相當多的公司已經習慣了借新還舊的龐氏經營邏輯。

7月23日,河北銀監局就發布指導意見,明確表示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可以用新發放貸款結清原有貸款,也就是所謂的借新還舊。

近20年來,M2增速一直保持在兩位數的水平,特別是在2008年四萬億刺激下,M2增速更是突飛猛進去到了30%,所有人都習慣在這樣的貨幣環境下生存。

直到2017年去槓桿開始,M2增速開始跌破10,跌破9,甚至離破8僅一線之隔。習慣了大少大腳的人們,開始有些不適應了。

如今,經濟處在內外交迫的形勢之下,"央媽"即便使出各種手段,也沒法再像08年和12年那樣實現強刺激了,M2的增速也一直在放緩。

那麼,錢怎麼就變少了呢?

02

其實"央媽"也很無奈,不收緊貨幣也是死路一條。

隨著2015年美國開啟貨幣收緊周期後,人民幣貶值預期開始升溫,國內資本在不斷外逃。

特別是2015年811匯改後,更是一落千丈,快速貶值6.45。

於是乎,國內從頂峰的4萬億美元,一路減少至3萬億美元關口,足足少了四分之一。

1萬億美元,相當於6萬多億人民幣,要知道一個餘額寶也就1.5萬億元左右,4個餘額寶的體量背後,該是多少老百姓的血汗錢啊。

這些都是我們辛辛苦苦工作,出口賺回來的錢,怎麼能說沒就沒了呢?

隨著2017年"央媽"開啟變相加息後,加上外匯管制等等措施,人民幣開始反擊,外匯儲備開始企穩。

打贏這場匯率之戰的代價,是1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

為了緩解債務風險的壓力,"央媽"屢次降准,國內的無風險收益率開始回落,但是中美利差縮小再度引發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

短短几個月時間,匯率幾乎抹去1萬億美元代價的成果,這就是貨幣寬鬆需要面對的代價。

同樣一筆錢,以前能去美國七日游,現在只能去美國五日游。

道理"央媽"都懂,但如果再動用1萬億美元來打匯率保衛戰,外匯儲備就真的所剩無幾了。

外匯儲備是作用是綜合國力的體現,也是調節國際收支、對外貿易、干預匯率的重要資產。

如果外匯儲備沒了,人民幣又不是國際認可的通用貨幣,以後進出口貿易還做不做了,真打算關起門來自娛自樂嗎?

如今人民幣匯率再次大跌,"央媽"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

雖然有說貨幣貶值是為了應對貿易戰的壓力,但是貶值帶來的負面影響並不小,誰能保證不會演變成恐慌和資本外逃?

"央媽"也不過是兩權相害取其輕罷了。

03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8年2季度GDP增長6.7%,重回2016年的低位。

美國這隻蝴蝶,煽動一下翅膀,已經讓中國的經濟翻雲覆雨。

08年強刺激?企業加槓桿?產能過剩?12年再次強刺激+金融大躍進?產能過剩後金融業創造的天量資金流入房地產?房價高企+摧毀內需?實業更加不振?資金再次流入房地產?掏空六個錢包+進一步摧毀內需?實業更加不振這一循環,本就如履薄冰,貿易戰更是雪上加霜。

所有行業正在面臨一場來自貨幣收緊的大清洗,上至國企,下至民企,冬天還沒到卻已經寒意透骨。

一方面要穩槓桿,一方面要保流動性。"央媽"已經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

7月20日,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管管理辦法》,一度被認為是貨幣寬鬆的前兆。

但是"央媽"又不希望被錯誤解讀,在眾多放水解讀下祭出了否認三連。

“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

7月23日,國務院常委會議雖然定下了“全面寬鬆”的調子,但文件里也提到了幾個關鍵點。

首先,很直白地說出了「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這樣一句話,可以根據形勢微調和定向調控。

同時,會議也提到了要堅決出清“殭屍企業”,減少無效資金占用。

用大白話來說,就是像以前一樣開閘放水是不可能的,允許適當放鬆下流動性,而且部分流動性,還要靠金融資源重新分配的方式來解決。

什麼意思?意思就是我會想辦法救市,但是該出清的一個也不會保,這樣其他企業才能借到更多的錢。

前段時間的財政和貨幣互掐,也在本次會議上有了結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聚焦減稅降費”。

背後的意思也很明確:"央媽"已經儘力,接下來主要還是看財政的了。

說到底,從種種細節來看,此次根本算不上真正的全面寬鬆,只是之前水龍頭擰得太緊了,再不補點水的話,問題將難以收場。

只能絞盡腦汁想辦法緩解流動性,但時至今日,"央媽"的工具箱里已經沒有什麼可拿出手的,再怎麼騰挪,空間都是有限的。

現在也不是2008年次貸危機後,全世界一起放水的日子,再無腦印錢,最後只能變成廢紙。

所以,無論是對於個人還是企業,這波“放水”並不等於吹響了加槓桿再進攻的號角,而更像是“退堂鼓”——確實,如果所有的問題都能靠放水解決,那維持經濟發展也太簡單了。

中國有個成語叫“居安思危”,或許現在經濟的寒冬被暫時遏制,爆雷的聲音會暫時變小,但是不代表爆雷的情況會消失,也不代表風險就此消失不見。

有時候你想活命,還得問問大洋彼岸的某隻“蝴蝶”同不同意。

接下來,如果美國繼續加息,"央媽"又不打算關門而迫於壓力繼續加息,甚至是繼續暗地裡收緊貨幣。對不起,你還是需要繼續夾著尾巴做人。

因為以前借1000元利息只要100元,加息以後再借,利息可就不是100元了。

以現在的經濟形勢,你拿什麼來還錢?真以為龐氏騙局不會爆嗎?

所以,不要以為這又是一次加槓桿“梭哈”的機會。

潮水即將褪去,請記住,永遠不要成為那個在沙灘上裸泳的人。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2mRg4G6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