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水管如果不注意清潔,就可能會被雜質、沉澱物堵住導致水無法流出,時間長了水管就會生鏽。我們的血管也是一樣,要知道把全身所有的血管連起來,全長有15萬多公里,連著可以繞赤道4圈。
這麼長的血液管道,一不小心就很容易造成堵塞。一旦堵塞,身體可能瞬間“垮掉”。
據統計,因血栓性疾病導致的死亡已佔全球總死亡人數的51%,遠超過腫瘤、傳染性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造成的死亡。
血栓堵哪都致命
堵塞血管的罪魁禍首,就是血栓,它像塞子一樣堵塞了身體各部位血管的通道。
正常狀態下,體內的血栓會自然分解,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久坐不運動以及生活壓力等原因,人體分解血栓的速度會變慢。血栓一旦無法順利分解,就會積存在血管壁上,很可能隨著血液流動而移動。
血栓無論堵在哪裡,幾乎都是致命的:
如果堵在頸動脈,會導致急性腦梗。
如果血栓走到腸道就會造成腸梗,腸缺血壞死,不及時搶救會造成死亡。
血栓走到腎部血管,會導致腎功能損害,甚至尿毒症。
如果血栓再往下走,堵在腸系膜下動脈和雙髂動脈的分叉處,叫騎跨栓,死亡率在80%以上,比心梗還要危險。可以說,血栓堵在這裡最致命!
如果血栓繼續向下堵在股動脈,就會導致單腿突然涼麻疼,無法行走,需要緊急手術。
血栓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任何時間。99%的血栓沒有任何癥狀及感覺,甚至到醫院心腦血管專科做常規檢查,血脂、血壓、心電圖、CT等一切指標正常,也有可能在不知不覺中突然發生。當然,中老年人是高危人群。
那麼如何預防血栓呢?
在腳上就有一個“化血栓開關”,打開它,就可清血管、防血栓!
如何打開這個開關呢?只需一個小動作即可,這個小動作就是抬腳,每天只要抬腳10秒鐘,就能清理血管,預防血栓。抬腳醫學上有個專門的名詞:踝泵練習。通過踝關節的運動,起到像泵一樣的作用,增強下肢的血液循環,預防血栓的形成。
具體方法:
雙膝自然伸展,用盡全力勾腳10秒鐘後再用盡全力綳腳,反覆進行。在不引起疼痛的前提下不限次數,越多越好。
每次勾腳、綳腳,要盡量達到最大幅度,動作要儘可能緩慢柔和,雙腳同時做效果更佳。
血栓竟然長這樣,嚇人!讓血栓不上身的方法就一個字…
我們常說血栓,很少有人真正見過血栓。
鄭州大學五附院血管外科醫院副院長、血管外科專家王兵教授接診了一位80多歲的下肢動脈血栓患者,竟從他的下肢去除了一截10公分左右的血栓……
▲下肢動脈血栓(患者的醫學影像資料)
其實,相比下肢動脈血栓更加兇險的腦血栓,也就是長說的腦梗。日前,哈醫大四院醫生,取出了堵塞患者腦部的完整的血栓。
▲腦部的完整的血栓
這個"血栓"的主人今年42歲,是姓李的先生。他幾天前和幾位朋友喝酒打牌到凌晨,回家後就一頭倒在床上睡著了。第二天起床後,頭暈得厲害,走到洗手間時,突然眼前一黑,癱倒在地上,右側手腳不好使,也說不出話來。
李先生的妻子撥打“120”將他送到了哈醫大四院神經內科卒中中心搶救。通過醫學設備,醫生看到李先生的大腦里的血管里的血流已經變的稀薄(如下圖)。
左邊的動脈血流不暢,右邊為取出血栓後,血流通暢旺盛。
每6秒鐘就有1個人因為多米諾骨牌倒塌引發永久殘疾,因為氣球的爆炸而死亡,而死亡原因就是——腦中風,腦中風的罪魁禍首就是我們血栓引起的。
為什麼人體內會有血栓?
人體血液中存在著凝血系統和抗凝血系統。在正常情況下,二者保持著動態平衡。但在特殊情況下,比如血流變緩、凝血因子病變、血管損傷時,導致凝血功能亢進或抗凝功能削弱時,則會打破這種平衡,使人處於“易栓狀態”。
在長時間乘坐火車和飛機的途中,由於缺少水分和運動,下肢靜脈血流速度會減慢,血液內的栓塊更易掛壁、沉積,形成血栓。
什麼人容易得血栓?
1)高血壓
高血壓是血管病的始作俑者。人的血壓升高會直接損傷動脈內皮,造成動脈硬化。所以高血壓和腦動脈粥樣硬化總是並存的。
2)糖尿病
據研究表明,相比沒有糖尿病的人,有糖尿病的患者會提前15年發生動脈硬化。另外,有糖尿病的動脈硬化發生率是沒有糖尿病的兩倍,所以糖尿病也是腦中風的誘發因素之一。
3)高血脂
高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會直接沉積在血管壁上,會誘發一系列不好的反應,最終變成動脈粥樣斑塊。
4)吸煙
吸煙不但對肺有傷害,對我們血管的傷害也是很大的。吸煙會損傷動脈內皮,造成功能紊亂不容易癒合。而且抽煙時會導致小血管收縮,加重高血壓。這些危險因素疊加在一起,會在短時間內讓一個本來完好無損的血管演變成嚴重的動脈粥樣硬化或者形成嚴重的斑塊。
血栓有“前兆”嗎?可預測嗎?
大多數血栓形成後、發病前,是沒有任何癥狀及感覺的,甚至到醫院心腦血管專科做常規檢查,血脂、血壓、心電圖、CT等一切都顯示指標正常。不過可以通過炎症反應來提前進行一定程度的血管健康狀況的預測。
炎症反應
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就是炎症反應的不同階段,所以血管是否有炎症,可以成為我們預測血管健康的一個指標。
不過,血管內的炎症是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是一種無菌炎症。可怕的是,炎症反應發生在血管內完全沒有癥狀,那麼怎樣才能知道自己血管內的炎症因子是否高呢?
專家告訴我們,抽血檢查超敏性C反應蛋白能夠幫助我們方便地檢測炎症因子。超敏性C反應蛋白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穩定與破裂有密切的相關性,如果檢查出來超過了一定標準,就提示血管內可能有炎症反應。
【建議】已經檢查出有頸動脈斑塊的人應該到醫院做一次抽血化驗,檢查一下血管內炎症因子的高低,來進一步判斷斑塊、血栓是否穩定,避免發生意外。
記住一個字,血栓不上身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日醫院院長、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主任委員王辰指出:“事實上,靜脈血栓是完全可防可控的。”
世界衛生組織提醒,連續4個小時不運動就會增加患靜脈血栓風險。所以,要遠離靜脈血栓,“動”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
記住“動”這一個字,每天都“動起來”,才能血栓不上身,一生無栓!
長期久坐不動:最容易誘發致命血栓
過去醫學界認為,乘坐長途飛機與深靜脈血栓發病關係密切,而最新研究發現,長時間坐在電腦前也已成為發病的一大誘因,醫學專家把這種病稱作“電子血栓”。
坐在電腦前90分鐘以上,會導致膝部血液流動減少50%,從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幾率。
倫敦血液病學專家貝弗利·亨特教授建議,使用電腦1小時就應該休息片刻,起身走動,伸伸胳膊踢踢腿,活動踝關節,拉伸小腿肌肉。
樹立“久坐不動易患血栓”的觀念,在生活中改掉“久坐不動”的習慣,是預防血栓必備方法!
走路:動起來,從頭到腳防血栓
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走路是世界最佳運動之一,既簡單易行,強身效果又好,不論男女老少,什麼時候開始這項運動都不晚。美國心臟學會奠基人懷特博士也提出:從進化論角度看,步行是人類最好的運動。
在預防血栓方面,走路能保持有氧代謝、增強心肺功能,促進全身從頭到腳的血液循環,防止血脂在血管壁堆積,防止血栓形成。
走路防血栓,要注意“三五七”原則:
“三”是指每天要步行三千米以上,且保證30分鐘,並堅持做到有恆、有度,過分激烈的運動對身體不利。
“五”是指一星期要運動五次以上。
“七”是指運動後心率+年齡=170。例如:50歲的人,運動後心率達到120次。(身體極好者可達到190次;身體不好者不要超過150次,具體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調節)
如果覺得“三五七”原則太難記,那就記住一句話:每天至少快走30分鐘,直到身體發熱、甚至微微發汗,就達到鍛煉效果了。
天然化栓物
日常生活中,除了每天堅持10秒防血栓法及多運動外,大家還可以配合一些化血栓的食物,可以起到加倍的效果。
1、化栓第一豆——豆豉
日本醫學家發現,中國人用黑豆製成的豆鼓,含有大量能溶解血栓的尿激酶。
更使人驚奇的是,豆豉所含的細菌能產生大量維生素 B和抗生素。因此他們認為老年人多吃豆豉,能有效地預防腦血栓形成。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豆豉中含有大量能溶解血栓的尿激素,能有效地預防腦血栓的形成。總之,吃豆豉對改善大腦的血流量很有效果。
豆豉做菜的時候配食就行了,每日以50克內為宜。豆豉空心菜梗、豆豉蒸排骨、豆豉回鍋肉、豆豉蒸魚、豆豉雞丁……雞、鴨、豬肉、牛肉都可以加入豆豉。
不過,豆豉加工中會加入很多鹽分,所以如菜肴中已加入豆豉,則應減少烹調用鹽量,以免攝入鹽分過多,從而降低患高血壓、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2、化栓第一菜——番茄
番茄含有豐富的營養,被稱為“神奇的菜中之果”。
番茄內的蘋果酸和檸檬酸等有機酸,還有增加胃液酸度,幫助消化,調整胃腸功能的作用。番茄中含有果酸,能降低膽固醇的含量,對高血脂症很有益處。它有顯著止血、降壓、降低膽固醇作用。
每天食用1~2個番茄,可以增強血管柔韌性,溶解並清除血栓,緩解牙齦出血,增強抗癌能力,對高血壓、心臟病患者非常有益。
3、化栓第一堅果——核桃
核桃中含有精氨酸,有助於減少動脈硬化、讓動脈保持彈性,還含有抗氧化劑和α-亞麻酸,有助於動脈健康。
美國飲食協會建議人們,每周最好吃兩三次核桃,尤其中老年人和絕經期婦女,因為核桃中所含的精氨酸、油酸、抗氧化物質等對保護心血管。不過每天不要過量,以3~5個為宜。
來源:脈脈養生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2LqVyea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