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悉尼白領夫婦在火車站附近買房,以為撿了大便宜,幾年後發現被坑了

來源:微悉尼

有道是,買房最重要的就是地段,如果地段選對了,

房子升值,業主大賺,不僅如此,選擇自住,也是方便划算。

比如,前華人首富李嘉誠曾說:這句話在房地產界也被奉為金科玉律。可以說,地段好的房子升值空間都不會太差。 那麼,在一座城市中,怎樣才算得上是好地段呢?

 毫無疑問,交通便利絕對是「好地段」的標準之一,比如,按照常理分析,地鐵站附近的樓盤是搶到即賺到, 可是,現在悉尼的情況卻不太一樣:政府大建鐵路,房地產開發沒跟上,

有交通卻沒樓盤,想買也買不了,

可謂是浪費了大好機會!

(澳媒報道:「錯失的機會」,專家稱悉尼火車站周邊開發密度還不夠)

眾所周知,交通出行對於住在城市裡的居民來講,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例如,悉尼女子Milli Valle Rodriguez和未婚夫買房時,就認准了一個條件: 要離火車站近一點。

 她說:「我在市裡上班,所以好路段對我來說真的很重要,要是能坐火車上班的話,我就不用在悉尼這種交通下通勤2小時了。」

所以最終,兩人在Edmondson Park的Ed Square樓盤買了一個townhouse樓花。 EdmondsonPark位於悉尼西南方,距離市區32公里。 

「這是個步行可達的社區,什麼都很方便,我未婚夫和我都這麼覺得,以後我們住在那裡,可能有一輛車就夠了。」

通過上述例子大家可以發現,普通民眾對於交通便捷的需求度之大,而與此同時,火車站作為重要的交通樞紐,其對於開發商在規劃時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

但問題是,好的地段如果沒有足夠的開發力度去完善擴充,最後結果常常會打了折扣。

所以,有需求有攻擊的同時,政策保障也是不可或缺的,其中,政府的政策同樣會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好在兩年前,新州政府曾對外宣布: 將拿出切實行動,鼓勵開發商在火車站周邊多蓋房子

然而,最新研究顯示,火車站周邊的開發實際上已停滯不前。。。

房地產咨詢公司Urbis的研究表明: 過去三年,火車站800米以內公寓及獨立屋項目的獲批比例呈下降趨勢。 Urbis集團總監ClintonOstwald說,拿地以及高成本是阻礙火車站周邊開發的主要因素: 

「儘管政府宣稱會推進火車站周邊高密度開發,但其審批數量卻下降了。實際上,並不是開發商不想在火車站周邊搞開發,而是現在要找到合適的開發地點越來越難,並且許多火車站是建在了原本就已經發展成熟的區域。」

(Edmondson Park火車站周邊,2014年到2019年對比) 為了回應這種質疑,在上周三,州長Gladys Berejiklian又宣布: 新州政府將改革規劃法規,目的是打造所謂的「30分鐘城市」。 做法包括讓一些新的樞紐中心「超負載」,確保民眾住的離工作地點近一點,以及為開發商服務,提高其行政效率。

 州長的意思也很明白,原先的制度讓開發商感覺到很大不確定性,一層一層的官僚機構太多,許多項目要花上好幾年審批。

畢竟開發商也是要恰飯的,而這一次的改革也總算照顧到了他們。

(Mascot火車站,2013年和2019年對比) EG Property Group and Urban Planning的總經理Shane Geha表示: 「高密度開發極為重要,這樣才能充分利用現有及新建鐵路線。 他以新建的西北地鐵線為例算了筆賬: 

「西北鐵路線花了80億,算下來每個站就花了10億,這是很大一筆錢,而且都是納稅人的錢,我們至少應該充分利用這條鐵路線。」

(Bella Vista,2013年和2019年)

怎麼充分利用鐵路線呢?

很簡單,就是讓更多人坐上火車,給更多人提供交通便利,別讓火車空跑,所以,火車站周邊的開發很重要,而且一旦開發完成,就「50年不能變」了,所以一定要珍惜這樣的機會,不能馬虎。

(Asquith 火車站,2013年和2019年)

 然而,作為開發過程中的矛盾之一,澳洲人對房產開發的抵觸抵觸情緒大家應該也有所耳聞, 

「居民仍然厭惡高度和密度,當我們說更高更密時,每個人都嚇壞了,可是10層和16層有區別嗎?」

該經理還說:「我們要為未來30年做正確的事,不能只考慮眼前,我們都想我們的城市能發展好。我們可能對何謂『好』有不同意見,但是我們都希望幾十年內悉尼會是世界上一等一的城市。」

(Rouse Hill火車站,2010年和2019年)

 據Urbis的研究表明,2011到2016年間,因為新的鐵路線及地鐵線,下面這些區公寓項目如雨後春筍: Epping,Parramatta,Liverpool,Mascot及Strathfield。

 過去5年,內西區的Burwood、Ashfield和Lewisham也建了很多房子,還包括輕軌沿線的Jubilee、Lewisham West和Taverners Hill等。

可是,北岸線就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因為人民群眾對房產開發的抵觸,高樓大廈就建的比較少。

(Epping火車站,2012年和2019年)

最後,小編大概總結一下本文的中心思想就是: 政府和業界都有個共識,火車站周邊就應該大搞特搞房地產建設, 不然修地鐵、修鐵路、修輕軌的錢就白花了, 可是,由於種種限制,包括官僚體系、開發限制、民眾抵制等等, 導致有些地方的開發力度還遠遠不夠,許多大好的開發機會都白白浪費了。

面對這樣的矛盾和問題,不知道能否順利解決,小編覺得挺難的,大家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from 澳洲房產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34MfYnN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