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9日星期日

是什麼偷走了我們的氣血?答案出來了,可以這樣快速恢復

健康(圖片:pixabay)
健康的標準就是充足(圖片:pixabay)

希望之聲2019年12月27日】(編輯:郭強)《黃帝內經》中說,「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 。氣血,指人體內氣和血的統稱。中醫學認為氣與血各有其不同作用而又相互依存﹐以營養臟器組織﹐維持生命活動。氣血才是生命的根本,其他的東西都是圍繞著氣血而運行的。

氣虛血虛是現代人的通病,很多人都有氣虛、血虛,或是氣血兩虛。這不僅是女性常見的問題,不少男人也出現的情況。那麼到底問題出在哪呢?

中醫(圖片:pixabay)
中醫(圖片:pixabay)

1、誰偷走了我們的氣血

情緒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對人體氣血消耗最大的首先是情緒。我們起心動念,謀慮也好,憂思也好,生氣也好,煩惱也好,都在消耗氣血。

現代人的問題是大腦用過度了。生活中的垃圾需要集中焚燒,人體的上火多數也是營養垃圾的焚燒。

有人會說,我進了補之後,身上有勁兒,精神也旺盛。其實這個勁兒可能只是被虛火頂著,天天進補,去查身體,查出一身病的多的是,還氣血虧虛的也多的是。

在臨床的時候,如果病人的脈象是氣血虧虛,精神卻很亢盛,我們稱之為逆症,這樣的病是不好治的,如果是感覺精神不好,想睡覺,這樣的病為順,好治。

快節奏生活

另一個消耗我們氣血的原因就是快節奏的生活。

現在什麼都快,人們說話語速越來越快,交通工具也越來越快,電影的節奏也越來越快,快就要劇烈的消耗能量。

人類的趨勢註定是會越來越快的,因為工具在發展,技術在發展,但是我們的身體跟得上嗎?我們的氣血功能跟得上嗎?

所以每天應該抽一段時間,讓自己靜下來,慢下來,這才是一種蓄積能量的狀態,才能夠把氣血養回來。

刺激(圖片:pixabay)
刺激(圖片:pixabay)

追求刺激

追求刺激也是消耗氣血的。什麼叫刺激?就是瞬間點燃能量,讓自己興奮起來。

比方說,喜歡驚悚恐怖片、打遊戲、坐過山車,飲料喝冰的,這些做法都是日常尋求刺激的行為,極大的透支人體庫存的元氣。

熬夜

熬夜是消耗氣血的主因。

這個大家聽得非常多了,因為晚上主陰,白天主陽。血就是陰,晚上是養血的時候,你不睡,怎麼可能不氣血虧呢?

晚上很疲倦的時候洗澡也是很耗氣血的。洗澡還有一個忌諱就是不要早上空腹洗,現在很多氣血虧虛的人都有這個原因。

從人體經絡的運行來看,最符合養生規律的睡覺時間是晚上11點前,必須進入深睡眠,最養肝血。

脾胃虛

中醫認為,是脾胃吸收了食物的營養物質,將其轉化為血液。

有的人會問,不是血液的來源是造血細胞嗎?我要問問,造血細胞的物質基礎從何而來呢?還不是脾胃嗎?

所以,中醫講的是一個過程,是本源的內容。所以中醫說「脾胃為後天生化之源」。

可是,現代人暴飲暴食,導致脾胃受傷的太多了,很多人整日山珍海味,可是越是這麼吃,脾胃越受傷,反而營養狀態最差,這就跟如果電腦打開一個文檔沒有問題,可是打開一萬個一定死機一樣,這樣的人,脾胃受傷了,往往血虛。

思慮過度,消耗心血

現代人思慮過度,每天都在思考如何賺錢,公司如何發展,如何安頓人際關係,結果消耗心血,導致血虛。

《靈樞·邪客》中說:「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思慮勞倦過度,會導致神疲乏力、心神不寧,出現心悸、健忘、、多夢,甚至情誌異常等癥狀。

思傷脾,思慮過度還會造成脾的運化失常,時間長了,脾氣虛弱,運化失司,氣血化生就會不足。

女性特殊,易患血虛

婦女因為有特殊的生理結構和生理功能,一生中失血的機會很多,如果不懂滋養,則會導致血虛。

這樣的女性,比比皆是,她們去醫院檢查自己的問題,一無所獲,但是就是不舒服,卻不知何故。

中藥調養(圖片:pixabay)
中藥調養(圖片:pixabay)

2、如何從身體看氣血

中醫認為,一個人健康的標準就是氣血充足。

人體的臟器就如同人一樣,吃得飽了,干起活來才有勁。而血就是臟器的「飯」。

看眼睛

看眼睛實際上是看眼白的顏色,俗話說「人老珠黃」,其實指的就是眼白的顏色變得混濁、發黃,有血絲,這就表明你氣血不足了。

眼睛隨時都能睜得大大的,說明氣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乾澀、眼皮沉重,都代表氣血不足。

看皮膚

皮膚白里透著粉紅,有光澤、彈性、無皺紋、無斑代表氣血充足。

反之,皮膚粗糙,沒光澤,發暗、發黃、發白、發青、發紅、長斑都代表身體狀況不佳、氣血不足。

看頭髮

頭髮烏黑、濃密、柔順代表氣血充足,頭髮乾枯、掉發、頭髮發黃、發白、開叉都是氣血不足。

看耳朵

現在,人的身體素質越來越差。不信你去仔細看看,現在人的耳朵小,看上去越來越僵硬、而且形狀上看上去已有些變形。

就是孩子和年青人都很少能看到圓潤、肥大、飽滿的大耳朵了。而這些大耳朵在老人那裡卻很多見,這說明以前人的身體素質明顯強於現代人。

小孩子看耳朵看形態,大人除了形態就主要看後天的情況了,主要看色澤、有無斑點、有無疼痛。

如果呈淡淡的粉紅色、有光澤、無斑點、無皺紋、飽滿則代表氣血充足。而暗淡、無光澤代表氣血已經下降。

如果耳朵萎縮、枯燥、有斑點、皺紋多,它代表了人的腎臟功能開始衰竭,你要注意了。

摸手的溫度

如果手一年四季都是溫暖的,代表人氣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熱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都是氣血不足。

看手指(圖片:pixabay)
看手指(圖片:pixabay)

看手指的指腹

無論孩子還是成人,如果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細細的,都代表氣血不足,而手指指腹飽滿,肉多有彈性,則說明氣血充足。

看青筋

如果在成人的食指上看到青筋,說明小時候消化功能不好,而且這種狀態已一直延續到了成年後。

這類人體質弱,氣血兩虧。如果在小指上看到青筋,說明腎氣不足。

如果掌心下方接近腕橫紋的地方紋路多、深,就代表小時候營養差,體質弱,氣血不足。成年後,這類女性易患婦科疾病,男性則易患前列腺肥大、等症。

看指甲上的半月形

正常情況下,半月形應該是除了小指都有。大拇指上,半月形應占指甲面積的1/4~1/5,其它食指、中指、無名指應不超過1/5。

如果手指上沒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的說明人體內寒氣重、循環功能差、氣血不足,以致血液到不了手指的末梢,如果半月形過多、過大,則易患等病。

看手指甲上的縱紋

只在成人手上出現,小孩不會有的。當成人手指甲上出現縱紋時,一定要提高警惕,這說明身體氣血兩虧、出現了透支,是肌體衰老的象徵。

看牙齦

小孩子不明顯,主要是成人。牙齦萎縮代表氣血不足,只要發現牙齒的縫隙變大了,食物越來越容易塞在牙縫裡,現在很多人吃完飯就要找牙籤,就要注意了,身體已在走下坡路,衰老正在加快。

看睡眠

成人如果像孩子一樣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勻,一覺睡到自然醒,表示氣血很足;而入睡困難,易驚易醒、夜尿多,呼吸深重或打呼嚕的人都是血虧。

運動(圖片:pixabay)
運動(圖片:pixabay)

看運動

運動時如果出現胸悶、氣短、疲勞難以恢復的狀況,氣血就不足,而那些運動后精力充沛、渾身輕鬆的人就很好。

3、氣血不足的危害

中醫認為,氣和血是人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

氣血不足的往往會導致臟腑功能的減退,抵抗力下降,引起早衰。

氣血不足的臨床表現非常廣泛,氣虛和血虛可單獨出現,也可合併出現。

氣虛則人體陽氣的溫煦及推動作用不足,表現為畏寒肢冷、疲倦無力、心悸氣短、發育遲緩等。

血虛則器官缺乏濡養,可見面色萎黃無華、皮膚乾燥、毛髮枯萎、指甲乾裂、視物昏花、少經,手足麻木、失眠多夢、健忘心悸、精神恍惚等。

如果一個人的先天體質虛弱,或因為後天勞累過度,或病後調養不當,或失血過多等,均可導致氣血兩虛,引發各類疾病。

此時,會出現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眼花,食慾差,精神不振,多汗且活動后加重,甚至心慌氣短等表現。

4、氣血不足,試試5個中醫調理步驟

臉色蒼白、四肢無力等都是氣血不足的癥狀表現,那如何調理氣血不足呢?

中醫認為,養足氣血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大體可通過五個步驟來調理,供大家參考。

第1步:調脾胃。

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靈樞·決氣》中有「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謂之血」之說,認為血液是通過脾胃運化生成的。

脾有統攝血液的功能,所以治療血證必須重視調理脾胃。

飲食調養可多吃南瓜、山藥、蓮子、扁豆、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材。此外,還可煎服「參芪術茶」:

取党參5克、黃芪5克、白朮3克、淮山藥3克、升麻3克

取其煎煮液400克,泡花茶5克,沖飲至味淡,有補脾益氣、昇陽止瀉之效。

中藥(圖片:pixabay)
中藥(圖片:pixabay)

第2步:養肝血。

肝藏血,主疏泄,調氣機,有助脾胃運化,因此養肝血是調氣血的根本。

中醫認為「肝鬱則脾虛」,鬱悶暴怒的情緒會損傷肝、脾,導致氣血耗傷。此外,「人卧血歸肝」,科學研究發現,人在睡眠時,進入肝髒的血流量是站立時的7倍。

肝臟血流量的增加,有利於增強肝細胞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因此,切忌生氣、熬夜,也不要讓身體過度勞累。

中醫認為「久視傷血」,坐在電腦前工作時,應當特別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養,防止耗傷氣血。

第3步:遠寒邪。

中醫認為,「血得溫則行,得寒則凝」,寒邪會讓血液瘀滯,經絡不暢,氣血生化受阻,極易導致關節病變、腸胃不適或誘發咳嗽。

冬季出門,務必戴好帽子、手套、圍巾等,在家要忌食寒涼、溫水泡腳、勤做按摩。老人氣血常不足,要更加註意。

第4步:多運動。

運動是調養氣血必不可少的環節,有助脾胃將營養物質轉化為氣血,讓人吃得香、睡得好。此外還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

平時可選擇一項自己喜愛的運動,如慢跑、游泳、打球、瑜伽、太極拳等。有心腦血管疾病者運動前要做好熱身,讓關節活動開的同時,降低心臟負荷。

第5步:食葯膳。

補氣可食「四君子湯」,此方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有益氣健脾之效。

取人蔘10克、白朮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燉食即可。

補血可用「四物湯」,此方最早出自唐代藺道人所著的《仙授理傷續斷秘方》,是中醫養血的經典藥方。

取白芍、當歸、熟地黃、川芎各9克,放入250毫升水中,煎至150毫升時,空腹熱服。

此外,用當歸、川芎、紅花、熟地、桃仁、何首烏、枸杞子、丹參等中藥與補血的食材如紅棗、龍眼肉、山楂、菠菜、胡蘿蔔、黑木耳、黑芝麻、紅糖等一起,做成可口的葯膳,均有很好的調節內分泌、養血之效。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原文鏈接:是什麼偷走了我們的氣血?答案出來了,可以這樣快速恢復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2SzPpi9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