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30日星期二

中國人吃飯「十大境界」

來源: 行吟者 作者: 行吟者

我們有自古流傳的兩句話:一是「衣食足則知榮辱」,見於《管子?牧民》篇。一是「民以食為天」,是漢朝酈食其(yìjī)說的。這些都是從實際政治上認識了民食的基本性,也就是說從人民方面看,第一。

但是,吃飯是很有講究的,體現著「禮」。這種「禮」的傳承,慢慢地就演化成了一些關於吃飯的習俗禁忌。筆者在這裡講中國人吃飯須具備十大境界:

第一境界:「果腹」。

形式比較原始,只解決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這個境界的吃,不需要費心地找,各種商場的小吃城;街頭的川渝美食和中式的,如:各式麵館、小吃等,西式快餐也可列入其中;一盤,一盤白菜豆腐,外加一小碗湯,一碗米飯足以。一個人,兩個人,三五人均可。這個境界的吃,千萬別麻煩,一麻煩就脫離了本質,吃起來也就不爽。

第二境界:「饕餮」。

這個境界吃的是一個「爽」字。呼三五好友去一家大眾的館子,稀里嘩啦點上滿滿的一大桌菜,價錢卻不貴,胡吃海吃一通,興緻所致,還能吆喝兩聲,划幾下拳,甚至還可以赤膊上陣。適合這種吃法的有涮肉、大眾菜等。但免不了一個「俗」字,有不雅之嫌,同時也有浪費之嫌。

第三境界:「聚會」。

此種境界重在這個「聚」字。家人、朋友、加班聚餐等都屬於這一類。這種吃不需要太多的講究,「吃」是個形式,關鍵在「聚」的背後所引申出來另一種特別的含義。逢年過節、生日聚會、升遷發獎,友人來訪,隨便找個理由都可以去趟館子,這是一種禮節上的習慣。這種境界的「吃」講究個熱鬧。不需要太豪華和奢侈。高檔一點的還可以去吃一些比較有名氣的館子。

第四境界:「宴請」。

此種境界的吃,多以招待為主。商務招待、官場招待、上下級招待、危機處理招待、重大事情招待等都屬於這一範疇。這種吃不以「吃」的本質為主旨,關鍵在於這個招待背後的目的。所以,這種吃重在講究一個排場,價錢昂貴。這種吃都有一個,大多都是在「包間」進行,所以,對館子的要求更嚴格一點。如各大賓館豪華餐廳,知名大酒樓里的海鮮、鮑翅宴、官府菜等。但這個境界的「吃」難免給人一種暴殄天物之嘆,吃后回來,卻又發現沒有吃飽。

第五境界:「養生」。

這種境界的吃,比較講究「食補」,是大吃大喝在認識觀念上的一種理性升華。這種吃多以正宗的煲湯為主:甲魚湯、老鴨湯、野山菌湯等,足足地燜上十多個小時,滿滿地端上來,味道純正;飽飽地喝上一頓,無比滋潤,真乃人生一大幸事,就是從心理上對積勞的身體也是一個安慰。這樣的館子有很多,進入飯店的正門,有一排瓷罐擺著,大多比較正宗。江西來的瓦罐、廣東來的各式煲、雲南來的野山菌湯、正宗的魚翅煲、潮洲來的燕窩湯、官府菜的南瓜魚翅都是比較典型的。但價錢卻是一個瓶頸,不是一般人輕易就能上口的。

第六境界:「解饞」。

吃的東西一定要「鮮」。這個境界有兩個層次:一是吃「物」,如鮑魚、龍蝦、法式大餐之類;二是吃「名」、吃「文化」。

第七境界:「覓食」。

那就是四處去「找」。在尋找中獲得「吃」的樂趣,這是本境界的一大妙處。這個「找」又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有目的地去找名聲在外的流行館子;一個是漫無目的地找尋人氣旺盛的特色館子。這個「找」字重在一個偶然發現,豁然開朗,一下子就對上了當時的心情和感覺。

第八境界:「獵艷」。

館子要「奇」。這樣的館子都是比較稀罕的跨國風味,如:、義大利和阿拉伯來的,非洲、日本、泰國、越南來的,都在這一範疇。「新」、「奇」、「特」是主要特徵。適合這類館子的人群一般是高尚人士、時尚人士、有品位的公司老闆、白領人群等。價錢很貴,象徵身份和地位。

第九境界:「約會」。

這時吃的已經不是「物」,而是「情」。一般是點的多,吃的少。凡是到這種地方來吃的,幾個人之間大多都有一種心靈上的默契,說出來就變得俗,不表現出來又壓抑。於是,以一個「吃」為借口「會」在一起。這類吃的館子有:茶餐廳、酒巴和,而且一定還要有考究的裝飾。

第十境界:「獨酌」。

在於一個「品」字,不太重要,關鍵是一個寥落的心情,要麼傷感、要麼閑適。這種館子一定要是隱匿在很深的巷子里,店面古樸,又十分寧靜。這個時候還應該有一瓶古典的酒,最好屋外再飄著零星的雨絲或雪花。一個人淺斟低酌,物我兩忘。惟一的遺憾是,這種店已經很少有了,一般人恐怕只有在夢裡才可以見得著。當然,這也是上流社會與主流人群最大的差異所在。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2GF4Dvz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