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3日星期三

劉剛六四感言

六四

作者:,來源:作者博客,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中國海內外的一群人從幾年前就開始準備著紀念「六四」三十周年。年復一年的紀念,不過就是讓一群人再體會一下當的感覺,讓某些人再喊出幾句當的豪言壯語。

柏林牆被一群平民給推倒了,德國暴政在一夜之間土崩瓦解。有誰將那些推倒柏林牆的人捧為英雄,又當領袖的?

羅馬尼亞的士兵們將統治那個國家幾十年的獨裁者齊奧塞斯庫夫婦逮捕,並就地正法,一舉摧毀獨裁政權,並走上道路。有哪個人將那些槍決齊奧塞斯庫的人捧為民族英雄,並推舉為領袖的?

突尼西亞千百萬民眾走上街頭,推翻獨裁政權。有誰將那些最先走上街頭的人捧為英雄,並推舉為領袖了?

這種成功的民主運動在世界歷史上舉不勝舉。可有哪個國家的人民年復一年地去紀念這些成功的民主運動?

」同那些成功的民主運動不僅是結局不同,而且是出發點就是根本不同。

「六四」從本質上說,是沒有擺脫公車上書,是奴隸向皇帝跪諫,連死諫都算不上,甚至就是一個撒嬌的孫子在跟爺爺討個糖吃。

只有,在年復一年地去紀念甚至慶祝他們的一次失敗的運動。

這種紀念跪諫的人,那就是連下跪都會感到恐懼、都會認為沒機會的人。

失敗了,就要總結經驗教訓,爬起來重新再來。而不是從此就趴在地上打滾,逼著對手給你平反昭雪,請求那些將你打倒的人能自己扇自己耳光,再向你道歉,才肯爬起來。

在過去的30年時間里,我只是在初來美國的1996年,被一些人叫去參加了幾個六四紀念活動。當即便發現上當受騙。從此再也不參與這種年復一年的紀念活動。

我多次發文,反覆指出「六四」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給「神話」了,無非是某些人是在借助神話「六四」來神話他們自己。

某些人將「六四」打造成一個牌坊,一個排座次的忠烈祠,甚至是將「六四」當成是討飯騙捐的要飯碗

他們將那些參加「六四」的人捧為領袖,將紀念六四的人捧為英雄,將年復一年地念叨六四的人捧為專家。這導致各類騙子層出不窮,沒參加過「六四」的人也都說自己是六四英雄,沒看過「六四」的人也敢說給六四捐款了。

以紀念一個失敗的運動當成自己追求民主的唯一活動和唯一訴求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

是,我也會牢記8964。我將8964當成是我一生最大的痛,和最大的失敗來銘刻在心。

人年年在紀念「四五」運動,不過就是為了要紀念魏京生的一句話:「第五個現代化」。就因為這麼一句話,就被捧為中國的民主之父。這「第五個現代化」,說穿了,在形式上同「三項指示為綱」、「一階階鬥爭為綱」、「四個現代化」沒有什麼本質不同,不過都是農民老爺爺種田種地時都能擺弄的理論。

中國人年年都反思「六四」,可居然最後就總結出了「見好就收,見壞就上」這種奇談怪論,胡平居然就以此被尊奉為中國最偉大的哲學家、理論家。如果對股民說「見底就買,見高就賣」,中國人是否要將胡平尊奉為最偉大的經濟學家啊?胡平還居然好意思將這种放之四海而皆准、放之四海而無用的理論年復一年地在反覆賣弄。你何必不跟大家說「燒紅的鐵拿起來燙手」啊?你是拿大家都當成是三歲娃娃在耍么?

魏京生靠著一句」第五個現代化「成為中國的民運之父,這是中國人的悲哀。

胡平給六四提出的「見好就收,見壞就上」的指導方針,而且流傳至今,這更是中國文化人的恥辱。

在我看來,反思」四五「,最最重要的就是要超越魏京生,就是要遺忘魏京生,不能讓這麼一個毫無任何現代民主理論和戰略的人掌握民主運動的話語權,讓這些個只是偶爾參加了幾次類似紅衛兵街頭運動的農民老大爺指導中國的民主運動。

反思」六四「,就是超越王丹、胡平這些自詡的六四領袖、導師的人,砸爛他們的牌坊,不能象他們那樣地將六四樹立為討錢騙捐的牌坊。

王丹、魏京生、胡平這些被眾多人崇拜的所謂領袖,在海外幾十年,除了能年復一年的紀念什麼「六四」、「四五」,幾乎就一無所成,一無所長,毫無長進。即沒有理論建樹,更沒有戰略、策略、行動的創舉。居然就有一群人將這種人當成是他們的指路明燈,期盼他們成為中國未來的領袖。這就是中國民主的莫大悲哀。

李宗恆 @lizhongheng:劉大師,64紀念還是有意義的,因為現在年青人大多就不知道有這個事。另外,64紀念可以讓土共道義力量下降’。最後,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紀念活動,對預防悲劇重演也有好處。當然,劉大師批評64紀念,本身也是一種紀念。這就是觀點自由的益處。

劉剛:如果說紀念是為了揭露暴政,那麼鎮反、文革、大飢荒、反右比「六四」、「四五」更加值得紀念。

可是,為什麼有眾多人熱衷於紀念「六四」、「四五」啊?那是因為這可以將某些人吹捧成英雄,滿足他們的領袖夢,便於他們滿世界地去乞討募捐。

劉剛
2019年4月2日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2HT2ZZH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