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1日星期六

比糖和鹽還”可怕”的調味劑 我們可能每天都在吃

糖和鹽都是常見的不可缺少的調味劑,而我們也都知道,過量食用會誘發各種健康問題——鹽超標,增加、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風險;還會加重腎臟負擔、損傷胃粘膜等;而「嗜糖之害,甚於吸煙」,過多的糖會加速衰老、影響智力、損傷視力、誘發肥胖……

雖然現在很多人為了健康已經開始有意識地控製糖和鹽的攝入。但你可知,其實我們身邊隱藏著比二者還可怕的「健康殺手」!

放多了的

味精、雞精是烹飪時常用來提鮮的調味劑,而為了增加食物的口感,很多人喜歡多放點;但也有人認為味精會致癌,不能吃,選擇雞精更好……這些想法到底對嗎?

在化學成分上說,二者都是谷氨酸鈉構成,都有提鮮調味的作用,功能差別不大。只是雞精的谷氨酸鈉含量比味精少,並且在味精的基礎上,額外添加了雞肉或雞骨粉、香辛料、肌苷酸、鳥苷酸、雞味香精、澱粉等物質,使之更加鮮美。

味精不會致癌,但多吃無益

在超過120℃的溫度下,谷氨酸鈉就會變成焦谷氨酸鈉,不過目前並沒有證據證明其致癌性,只是會失去鮮味。

味精里有我們平常容易忽略或看不見的隱形鹽,鈉含量很高。如果吃味精的同時不減少食鹽等其他鈉鹽的攝入,容易鈉超標。而高鈉飲食容易帶來肥胖,還可能增加2型、高血壓和等疾病的患病風險。

正確使用才是最安全的

出鍋前再放

谷氨酸鈉常溫下不易溶解,在70~90℃時溶解最好,鮮味最足。因此,不管是炒菜,還是燉湯,都不宜過早放味精、雞精,而應該在將出鍋時放入。

加醋不加味精

在烹飪糖醋魚、糖醋排骨、醋熘白菜等食物時,最好不要再放入味精、雞精。因為味精在酸性食物中加熱,更容易產生焦谷氨酸鈉,使菜肴走味。

控制量

谷氨酸對人的安全攝入量是每天每公斤體重30毫克。對於一個60公斤的成年人,相當於每天不超過1.8克。大概就是三分之一啤酒瓶蓋的量。平時做菜時,也可以適當加點雞汁湯、菌菇等提鮮,減少味精等調味料的使用。

攝入過量的

為了延長保質期、改善品質、增加營養成分等,基本上加工食品(像碳酸飲料、冰激凌、果脯、蜜餞、漢堡、罐頭等)都會有食品的存在。但有些添加劑存在於很多食品中,一不小心就攝入過量了。越吃越「呆」的反式被大量應用於製作各類餅乾、糕點的原料中,包括植物性奶油、人造黃油、起酥油、沙拉醬、代可可脂等,因此,為了健康,更推薦大家選擇天然的、未加工的食物,更要控制好量。

V2ray機場-安全可靠經濟 高速無限流量翻牆服務(10.25日gfw大屠殺,很多ip被牆,它依然堅挺)
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發現寧夏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2Geijk7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