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岳文驍
早年大陸教科書上描述的地主「周扒皮」事跡是虛構出來為中共造仇恨宣傳的,現在已是眾所周知。當年創作出「周扒皮」形象的作者高玉寶日前因病去世,有關真相再引關注。
據陸媒封面新聞報導,《半夜雞叫》作者高玉寶因病醫治無效,于2019年12月5日16時12分逝世,年92歲。
公開資料顯示,作家高玉寶是山東籍,于1955年開始發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曾受到中共黨魁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多次接見。
《高玉寶》是高玉寶創作的一部自傳性質的單行本小說,據稱該書前13章為中共官方授意郭永江改編。1955年由中國青年出版社首次出版。小說講述中國東北的農村少年高玉寶在周姓地主家受殘酷剝削、虐待,最終參加革命的故事。
《高玉寶》描述的「周扒皮」,在中共當年的「階級鬥爭為綱」的大背景下,被作為反面地主典型在全國大肆宣傳。
其中,《高玉寶》第九章節《半夜雞叫》,描述的是地主周扒皮僱用的長工即將完工,但周扒皮不願付給長工薪水,於是他便在半夜躲在雞棚學雞打鳴,迫使長工早起幹活,長工們會因禁不起折騰在發薪之日就提早離開,然而他半夜校雞打鳴之事很快就被發現,自己反而被長工們所算計。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曾根據高玉寶創作的小說《高玉寶》中情節,改編木偶動畫短片《半夜雞叫》。中共官方編寫的小學教科書曾收錄《半夜雞叫》,直至2000年前後刪除。由此,「周扒皮」成為了地主剝削僱農的形象,在中國大陸家喻戶曉。
《高玉寶》雖是自傳體小說,但「周扒皮」的事跡卻是虛構的,真實的地主原型形象恰恰相反。大陸媒體也已報導。
據大陸媒體報導,周扒皮原型周春富,他的家族共有二十多口人,擁有二百多畝土地,油坊、磨房、染坊、粉坊以及一個雜貨鋪。國民政府領導的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共于1946年在其控制的東北地區發動土改運動。土改運動就是沒收地主的土地,從政治和經濟上徹底打倒中國農村精英階層,從而達到控制農村政權的目的。
1947年年底,中共土改工作隊第二次進入黃店屯村,據稱周春富最終在批鬥會上被打死。對於周春富的評價,長工孔兆明被中共幹部要求上台「憶苦思甜」時,孔兆明說走了嘴:「我們當時在周家吃的是啥?吃的都是餅子,苞米粥,還有豆腐,比現在吃得好多了……當時在周家一年能掙8石糧,可養活全家。」中共幹部連忙把孔兆明拉下了台。
中共建政之初在全國全面開展土改運動,挑動農民鬥爭地主,致使近十萬地主喪生。中共還需要全面編造謊言洗腦民眾,《高玉寶》和「周扒皮」就是那時應劫而生的產物。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希望之聲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2OVvhVv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