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全力防範規模性企業裁員,可能導致突發性群體事件,中國國務院發出有關《意見》。(資料圖/法新社) 為了全力防範規模性企業裁員可能導致突發性群體事件,中國國務院發出有關《意見》。其中規定打算裁員的企業,必須提前30天向工會或全體職工說明相關情況。意見還提到,要完善突發事件處置機制。各地區要第一時間處置因規模性失業引發的群體性突發事件,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態擴大。 年近歲尾,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再次要求企業規範裁員行為,以六項重點措施防範中國爆發「規模性失業潮」。新華社本周二(24日)報道,李克強近日簽批的《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意見》提出,要將穩就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對於進行經濟性裁員的企業,指導其制定和實施「職工安置方案」,全力防範化解「規模性失業」風險,全力確保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中國官方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意見》指出舉措凸顯中國就業形勢嚴峻,大規模失業潮或很快來臨。(資料圖/法新社) 中國官方上述舉措凸顯中國就業形勢嚴峻,大規模失業潮或很快來臨。對此,湖南法律界學者范魯湘本周三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說,今年初以來,中國經濟下行導致許許多多的企業裁員:「種種原因導致大量的企業裁員,有些企業本身就難以存活下去,失業潮是必然的。現在這個通知(《意見》)一方面反映了失業潮已經出現,因為人們失去工作之後,各種不滿將越來越多,必然會導致群體事件。」 中國官方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意見》指出,2019年下半年以來,企業粗暴裁員的爭議,在網路上不斷出現。文件提出,支持企業穩定崗位,將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率、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及職工在崗培訓補貼政策延續實施一年。加強對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引導企業開拓國內市場,規範企業裁員行為。上述文件還稱,對擬進行經濟性裁員的企業,指導其依法依規制定和實施職工安置方案,提前30日向工會或全體職工說明相關情況,依法依規支付經濟補償,償還拖欠的職工工資,補繳欠繳的社會保險費。 河北學者郭浩對本台說,即使美中之間沒有貿易摩擦,中國的經濟增長也到了瓶頸階段:「中國的經濟也在不斷的下滑,貿易戰加劇了這種趨勢,很多企業經營非常困難,有的直接倒閉。失業者不斷增加,就業壓力不斷增大。失業者越多,維穩就越困難。所以他們依然用老套路,想行政干預,這就是所謂的保就業。但是靠發文件的方式保就業,是保不了的。」 由於經濟下行壓力和中美貿易摩擦影響持續發酵,周期性、結構性、摩擦性因素疊加作用,中國就業局勢變數和壓力都在增加,各種風險集聚。(資料圖/法新社) 《意見》還提到,要完善突發事件處置機制。各地區要第一時間處置因規模性失業引發的群體性突發事件,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態擴大。處置過程中,當地政府可根據需要與可能,統籌不同群體就業需求,依法依規制定臨時性應對措施。對此,學者范魯湘說:「這種提前30天通知,我覺得有幾個問題,第一,企業按照發展規律去自主裁員,即使符合《勞動法》的規定,能否裁員其實是沒有自由的,必須要等他批准。這種提前預防處置,並不是人們看到的文字規定的哪一種情況,他就是防範不滿的人群裡面有沒有帶頭的,有沒有境外勢力滲透等。」 中共官方智庫社科院本周一(23日)發布的《社會藍皮書:2020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表示,由於經濟下行壓力和中美貿易摩擦影響持續發酵,周期性、結構性、摩擦性因素疊加作用,中國就業局勢變數和壓力都在增加,各種風險集聚。 學者范魯湘說,當局很清楚目前的社會充滿矛盾,因此必須要作出風險防範指引。 記者:喬龍 責編:胡力漢、許書婷、嘉遠 網編:瑞哲 中改研究|國務院:各地區要第一時間處置因規模性失業引發的群體性突發事件,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態擴大 《今日點擊》美國務院聲明:對中共國在內傷害人權者將全家製裁 大陸快放水?國務院提到「降准」助中小企融資 美國務院發表新聞聲明:對這些人採取行動! 恆豐銀行遭重組 國務院中央匯金成最大新股東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震撼!感動!幸福感無法描述! 來源:RFA 版權歸RFA所有,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經 Radio Free Asia, 2025 M St. NW, Suite 300, Washington DC 20036 許可進行再版。 原文鏈接:危機來了?中國國務院發文防範突發群體事件 - 情系中華 本文標籤:中共, 中國, 人權, 大陸, 總理, 李克強, 美國, 翻牆, 自由亞洲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2PYGXHD via IFTTT
為了全力防範規模性企業裁員可能導致突發性群體事件,中國國務院發出有關《意見》。其中規定打算裁員的企業,必須提前30天向工會或全體職工說明相關情況。意見還提到,要完善突發事件處置機制。各地區要第一時間處置因規模性失業引發的群體性突發事件,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態擴大。
年近歲尾,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再次要求企業規範裁員行為,以六項重點措施防範中國爆發「規模性失業潮」。新華社本周二(24日)報道,李克強近日簽批的《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意見》提出,要將穩就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對於進行經濟性裁員的企業,指導其制定和實施「職工安置方案」,全力防範化解「規模性失業」風險,全力確保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中國官方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意見》指出舉措凸顯中國就業形勢嚴峻,大規模失業潮或很快來臨。(資料圖/法新社)
中國官方上述舉措凸顯中國就業形勢嚴峻,大規模失業潮或很快來臨。對此,湖南法律界學者范魯湘本周三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說,今年初以來,中國經濟下行導致許許多多的企業裁員:「種種原因導致大量的企業裁員,有些企業本身就難以存活下去,失業潮是必然的。現在這個通知(《意見》)一方面反映了失業潮已經出現,因為人們失去工作之後,各種不滿將越來越多,必然會導致群體事件。」
中國官方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意見》指出,2019年下半年以來,企業粗暴裁員的爭議,在網路上不斷出現。文件提出,支持企業穩定崗位,將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率、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及職工在崗培訓補貼政策延續實施一年。加強對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引導企業開拓國內市場,規範企業裁員行為。上述文件還稱,對擬進行經濟性裁員的企業,指導其依法依規制定和實施職工安置方案,提前30日向工會或全體職工說明相關情況,依法依規支付經濟補償,償還拖欠的職工工資,補繳欠繳的社會保險費。
河北學者郭浩對本台說,即使美中之間沒有貿易摩擦,中國的經濟增長也到了瓶頸階段:「中國的經濟也在不斷的下滑,貿易戰加劇了這種趨勢,很多企業經營非常困難,有的直接倒閉。失業者不斷增加,就業壓力不斷增大。失業者越多,維穩就越困難。所以他們依然用老套路,想行政干預,這就是所謂的保就業。但是靠發文件的方式保就業,是保不了的。」
由於經濟下行壓力和中美貿易摩擦影響持續發酵,周期性、結構性、摩擦性因素疊加作用,中國就業局勢變數和壓力都在增加,各種風險集聚。(資料圖/法新社)
《意見》還提到,要完善突發事件處置機制。各地區要第一時間處置因規模性失業引發的群體性突發事件,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態擴大。處置過程中,當地政府可根據需要與可能,統籌不同群體就業需求,依法依規制定臨時性應對措施。對此,學者范魯湘說:「這種提前30天通知,我覺得有幾個問題,第一,企業按照發展規律去自主裁員,即使符合《勞動法》的規定,能否裁員其實是沒有自由的,必須要等他批准。這種提前預防處置,並不是人們看到的文字規定的哪一種情況,他就是防範不滿的人群裡面有沒有帶頭的,有沒有境外勢力滲透等。」
中共官方智庫社科院本周一(23日)發布的《社會藍皮書:2020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表示,由於經濟下行壓力和中美貿易摩擦影響持續發酵,周期性、結構性、摩擦性因素疊加作用,中國就業局勢變數和壓力都在增加,各種風險集聚。
學者范魯湘說,當局很清楚目前的社會充滿矛盾,因此必須要作出風險防範指引。
記者:喬龍 責編:胡力漢、許書婷、嘉遠 網編:瑞哲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RFA 版權歸RFA所有,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經 Radio Free Asia, 2025 M St. NW, Suite 300, Washington DC 20036 許可進行再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