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5日星期四

剛剛上映:好萊塢把中國式商業騙局拍成了紀錄片

最近Bilibili在了,"普天同慶",但是這也許是災難的開始。

很多中國企業家夢想有一天能把自己的企業推上市,甚至是推到美國的股市,並以這個為終身奮鬥目標。隨之而來的榮耀,個人膨脹和金錢遠遠超過了上市對公司本身創造的價值。

與此同時,讓我們"聽到麻木"的式商業已經堂而皇之地滲透到了大洋彼岸。而這一部剛剛上映的美國紀錄片,被譽為是25年來美國最大的詐騙,向我們揭示了令都震驚的真相。

故事先從2008年的金融危機開始。美國金融行業受到重創,很多小型基金都損失慘重。為了尋找快速增值的機會,很多人都盯上了在美國上市的

其中有一家在費城的小型基金經理 Dan David,在08年的時損失慘重,但是之後看準並積極投資中國,到2010年,之前所有的損失已經全部賺回。

一心想要所有人知道真相的Dan

但是後來,他開始聽到一些傳聞,說很多中國上市的企業其實是,賬目也全都是假的。抱著一絲懷疑的態度,他和他的團隊到中國走了一遭,對隨機選中的30家在美國上市的企業進行了深度調查。結果令人觸目驚心。

騙局是這樣運作的。在美國由於經營不善,每年都會有一些本土企業瀕臨破產。而一些中業,為了尋求融資機會,便假裝被這些要破產的美國企業併購,搖身一變成了美國上市公司。因為美國的證監會SEC對新上市的公司都有嚴格的要求,但是通過這種"反併購"(reverse-merger),這些空殼企業繞過了審查和監管直接在美國上市,並融到了巨額資金。

從2006到2012年間,共有400家中國企業在美國融資上市,其實80%都屬於"反併購"上市,總市值達到500億美元!

如果說繞過監管是為了方便節省時間和成本也算合法。但是Dan發現有很多企業其實根本就是空殼公司!

其中有一家叫做"東方紙業"(譯名)的企業,專門銷售高質量紙製品到全國各地,號稱年營業額1億美金。等美國人的到達廠房才發現,垃圾遍地,機器全部是壞的。公路根本都沒修,而且根本無法承重滿載貨物的卡車。

垃圾遍地的東方紙業

更誇張的是,他們的偷拍錄像顯示,投資人的大巴來之前,工廠的燈全部是暗的,投資人來了之後,馬上全部亮了。

投資人走了之後,燈又全都滅了

一位美國的分析師把這一切寫進了研究報告,於是這支股票很快就崩盤了。

當然像東方紙業這樣的公司並不是少數。Dan覺得自己國家的投資人受到了欺騙,於是開始跑到各大金融機構給予遊說。

但是事情沒那麼簡單。

首先,投行根本對他不予理會。因為對於投行來說,幫助這些企業上市意味著巨額的傭金。讓自己自斷財路?那是不可能的。

在紀錄片中被採訪的一位投行家,突然察覺到劇組的意圖,中途突然決定離場,不錄了

第二,證監會也表示無能為力。因為如果在中國的企業對賬目進行造假,在美國是並不觸碰法律的。而更妙的是,這些在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即使放在中國,也沒有觸碰法律,因為他們騙的是美國人的錢。

"美國政府其實知道這些空殼公司的內幕,但是予以無視"

第三,一些投資人也竟然表示出了對Dan的憤慨,因為Dan的揭露,讓這些人損失慘重。Dan甚至受到了人身威脅。

美國,最成熟的金融市場,現在被我們中國人搞得和我們的A股一樣烏煙瘴氣了。

其實這部片子剛剛在美國上映,目前只能看到預告片,並不能看到全片。相信這部片子出來之後,又會有很多人睡不著了。

首先,我想說,我很驚訝。在A股上市的企業也就1400家,連同B股上市公司加起來也就3000多家,但是在美國短短的六年里竟然有400家中國企業上市!

真是悶聲發大財。除了一些高調的如阿里巴巴的知名企業,大部分這些上市企業都是悄悄地在美國上市的,不然一般都會敲鑼打鼓一番。

這種一反常態的低調掩蓋著這些企業的騙資本質。只不過,他們騙的是美國人的錢。

這種靠著空殼子搞上市融資騙錢的把戲充斥著我們的生活。我的朋友圈裡就有位銷售,天天賣金融類空殼子公司,都是註冊了五六年的"乾淨"企業。買了,隨便搞一搞,你就是成立數年的成熟金融企業。

到處都是賣空殼子金融類公司的

再來說,美國的投行,為了賺錢,什麼case都接。是的,我作證,投行是一個大家都想擠破頭的行業,但是裡面沒幾個好人。

我08年在倫敦Canary Wharf最大的一家投行的併購部門暑期實習的時候(雷曼兄弟倒閉前一個月),一家客戶企業都要面臨無法兌付到期的債務了(利率開始走高),我的上司還一個勁的叫我寫報告給客戶推銷新的併購目標。我說,客戶都快出問題了,有必要嗎?我上司說,別管那麼多,沒準人家願意呢,到時業務被別人搶走了你負責?

倫敦金融CBD Canary Wharf

我負不了責,所以我退出投行。這個行業讓我噁心。即使是紐約倫敦這樣成熟的金融體系里,也到處充斥著唯利是圖的精英。

有人說,有必要大驚小怪嗎。我們中美貿易戰要打起來了,而且騙的是美國人的錢,怕什麼?

這些人看不到,因為這些害群之馬,導致我們其他優良的中國企業也備受質疑。看完這個紀錄片,有美國人就說,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的時候,融資250億美元,是當時美國股市有史以來最大的IPO,值這個價嗎?

更讓我覺得是可怕。在信息不應該再不對稱的時代,人們已經把"騙局"當成常態。兩國的"精英"合謀起來騙取投資人的錢。美國尚且如此,中國上市企業的背後又會是什麼樣呢?

作者簡介:

沒有混成名媛的哥大畢業生.偶爾高談闊論,偶爾胡說八道,偶爾arrogant,偶爾self-loathing.曾在CCTV英語公開bb比賽上獲全國第6,最後還竟然代表中國參加世界大學生bb大賽。曾在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前夕慷慨奔赴紐約,又在歐洲債務爆發之時義勇跑回歐洲。沒人比我更懂得market timing(哭)。來,和我一起吃酸葡萄吧!

來源:新世紀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2GF37aZ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