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5日星期三

新變局來臨,千萬不要忘記小川的那句話

來源: 前沿觀察 作者: 前沿君

給點陽光就燦爛。

因為昨天下午的會議,政策似乎出現了一些轉向的信號,沒有提去槓桿,卻提了擴大內需,並且特別提到了推動五大市場健康發展。

於是乎,今天股市大漲,上證綜指漲了1.99%,創業板指漲了3.07%。久違的行情,這與前些天本來被中興事件打了一悶棍時,突然一些講話被重新翻出來,於是晶元板塊沖頂。

更多的例子比比皆是,一時好,一時壞,都在瘋狂地追逐短期的概念。確實,正如我昨天分析的《快評今天政治局會議:關鍵判斷出現了變化》,政策方向出現了微妙的變化,但是千萬不要忘記了小川在去年博鰲論壇上說的一句話:

全球寬鬆周期已經接近尾聲。

這句話並不是有多麼獨特的見解,只是小川把這句話說出來,這是一種警告。我們千萬不要忘記了這句話,這是基本面、這是大判斷。

最近這樣的跡象更是越來越明顯了,今晚則更明顯了。

1、變化來得有點快

這幾天,銀行間市場有點慌了神,隔夜的回購不斷沖高,昨天打到18%,今天最高達到了21%,難怪有人驚呼錢荒又來了。

這個事其實更像是一個預演,很快會結束。繳稅等臨時性的因素在衝擊市場的流動性,央媽也早注意到了,所以提前採取了降準的措施,而降准要到明天開始正式實施,所以明天市場會復歸平靜。

顯然,真正的難題並不是國內,維護流動性的穩定這是一直堅持的,央行這點目前還是可以做到的。

難題在外面。在我敲字這會,wind的彈窗消息,「10年期美債再度衝擊3%的關口」。(我還沒寫完,wind的彈窗又來了,升破3%了)

該來的總要來,十年期美債是全球利率水平的基石,在春節前後已經不斷地走高。當時還一度傳出消息,認為是中國央行減持引起的,引得滿城風雨。央媽第二天就辟了謠。在傳出那個消息的當晚,我這個公號也發了一個短的解讀,認為不太可能。

那輪的衝擊,主要是原因是來自對經濟前景改善的看好,經濟好,大家當然就拋債買股,風險偏好提升。這是良性的。但是這輪再度走高卻不一樣,最重要的觸發因素不是經濟好了,而是擔憂通脹升溫。

主要來自兩個因素,主要當然是。油價這個幺蛾子最近已經接近75了。想想在2016年初的低谷才20多美金,現在翻了數倍了。這裡面主要是地緣政治的因素影響,中東的動蕩、沙特的助推、弱勢的美元都讓油價有上漲的理由。即使特某發twitter說油價太高了,但是這也只能一時將油價打下來。

油價是影響通脹的重要因素,油價升得太快,對通脹的擔憂加劇,導致十年期美債飆升。第二是貿易戰的因素,雖然這是次要的,但不可小視,貿易戰會影響到美國相關產品的價格,推動通脹。

早在年初那輪飆升時,華爾街的新債王就警告說,3%的紅線一破,標普500指數全年下跌幾乎板上釘釘。國債幾乎是無風險的固定,債市上升,自然會影響股市。

這幾天,彭博社的新聞也在連篇解讀:3%如何重塑投資格局。

更關鍵的是,這個3%並不是簡單地衝擊的一下,很可能是一個中長期的拐點的開始,從下面的圖可以看到,美債收益率的下行幾乎是里根時代開始的,已經差不多是伴隨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大趨勢了。

格林斯潘的低利率政策曾導致了互聯網科技泡沫,最終在2000年左右破滅,然後利率仍在繼續往下,一直到了2008年再次更大的泡沫破滅。然後又繼續無底線地寬鬆,包括量化寬鬆。現在全球的債務已經是2008年的數倍了。

可想而知,利率升高對全球意味著什麼,美國國債利率升高對全球非美意味著什麼——資金加快流向美國,其他貨幣則面臨貶值壓力。

如果利率上升,引發債務成本上升,影響將是全面的——不僅僅是股市,還包括實體經濟。如果100元的債務,如果利率是1%,那麼是1元的借債成本。如果是3%呢,那麼就是三倍的成本。中財辦副主任楊偉民前年就講過,中國的非金融企業負債以100萬億計,4%的成本就是4萬億,約等於一年的GDP增量。

最近,因為外管局說不允許和平台借外債,所以我在圈內分享了兩組相關的數據。

房地產企業的美元債的利率也在快速上升,11家房地產企業的美元債的票面利率超過9%,包括鑫苑、恆大、花樣年、佳兆業。這麼高的融資成本,如果新融資渠道接續不上、市場嚴厲調控,那麼會發生什麼?當然,外債管理分屬發改委和外管局兩個部門,具體細節圈內有討論。前沿君沒有細緻去分析這些房企的資金鏈,不好直接下結論。

2、對中國的影響

上面主要分析了美國十年期國債的利率上升,那麼對中國什麼影響?

這是個很糾結的問題。去年美聯儲加息,象徵性地跟了兩次,一次上調了10BP的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一次上調了5BP。大意是,我們會跟的,但不會動用加息這個大殺器。

新行長易先生在博鰲也解讀了

【中國目前實行的是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並沒有實行量化寬鬆政策及零利率政策。關於主要經濟體央行資產負債表收縮問題,我們在很早前就已經預期到了這種變化,所以已經完全準備好了。目前,中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約為3.7%,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約為2.8%,中美利差處於比較舒服的區間。包括貨幣市場的隔夜利率和七天利率,中美利差也在舒適的範圍內。簡短地說,面對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正常化,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

既然我們有穩健的基礎,當其他國家開啟貨幣政策正常化時,我們依然會保持穩健。比如美國目前已加息了6次,但人民幣的收益率曲線還是一直比美元收益率曲線高80-100個基點,保持了穩定的利差。我們認為,目前貨幣政策格局和利差格局總體上都是穩定的,有利於中國經濟發展。】

這段話要認真讀。因為中國央行一般會強調自己獨立自主的貨幣政策,即使受美聯儲影響很大,但一般不會直說。易先生比較耿直,他直接說了,80-100BP是屬於比「舒適的區間」。

但是,現在不舒適了,發燒了。中國是3.6%,美國是3%,也就說利差已經離開了穩定的區間,縮小到了60BP。利差會影響資本流動、會影響匯率,正因為港幣和美元的利差拉得太大了,所以港幣貶值無底線,直接導致金管局入市干預。

而且要注意的是,易先生將「政策格局」和「利差格局」並列來說,一個是內部因素,一個是外部因素,兩個都會同樣重要,都會影響貨幣政策走向。

那麼,利差縮小的影響主要是兩個:一是資本外流。二是人民幣貶值。

但是,中美的長期國債走勢這幾年一般都是貼著飛的。美國的走高,中國的十年期國債也會跟著走高。也就是說,市場的基準利率要繼續走高了,雖然很多人看了昨天的會議消息,更加堅信債牛了,但我認為這個判斷要打個問號。

另外一個大事是,上周的上調存款利率上限也已經發揮了巨大的效果。各大銀行都已經普遍提高了存款利率上限了,尤其是大銀行跑得更快。也就是說,存款大戰真的已經打響了。

存款利率上行,貸款利率不動,銀行的利差收窄是必然的。但到了一定程度,但長期來看,資產端(貸款)的利率也得往上走。這是利率市場化改革帶來的影響,也是必經之路,利率雙軌制不可能長期下去,易先生正在帶領市場小心翼翼地闖大關。

但是,如果再疊加之前所傳的,資管新規會在4月底5月初下發,那麼市場將會發生什麼變化?不敢想像。

所以,當前切勿給點陽光就燦爛。我們始終要牢記:我們處於寬鬆周期的尾聲!尾聲!尾聲!在史無前例的大寬鬆到達尾聲之時,最容易出現的情況就是資產價格的下跌,尤其是泡沫嚴重的資產。這是歷史的規律,也是市場規律,不會改變。只是,沒有人知道,急速下跌的那一刻會在什麼時候。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2HoowJE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