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人在國內完成了學業之後,很希望能夠出國去深造一番,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眼界。
出國深造回來之後,自己就是海歸人士了,不僅「工作資歷」有所提升,將來找工作的時候也能夠成為自己簡歷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之前看到過一檔訪談節目,就讓我記憶非常的深刻,原來在國外教授的眼裡,中國的留學生居然是「這副模樣」。
在該節目當中,這一名外國教授直接感慨:「我眼中的中國留學生比你想的還要糟糕!」他的一番話語屬實是非常的扎心,但是又說的句句在理。
外國教授眼中的「中國的留學生」
一、基礎知識「牢不可攀」,但過於相信「課本知識」
這位外國老師認為中國學生其實是非常複雜的,雖然說他們的基礎知識都比較紮實,對待學習也是非常的勤奮努力,但是卻又總感覺有些不對勁,缺了點兒什麼。
之後在採訪當中他講到,可能是因為中國學生都太過於依賴書本知識和老師的講解了!
在美國學生看來,老師的講解也好書面教材也罷,這都是輔助的,最主要的還是自己對於知識的看法。但是大部分中國留學生卻是直接把老師講的知識以及書本上的知識當成了真理,懶得去探索,所以導致很多中國學生的思維能力往往跟不上國外學生。
二、缺乏「創新思維」
這位教授說到第二大點就是中國的學生有些缺乏創新,他們不喜歡思考,更加願意相信教材,總是對於老師所講的知識點深信不疑。
其實大家應該有所體會,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聽老師的話要聽父母的話,覺得老師說的東西都是正確的,而且我們的考試一般都是直接有標準答案的,不按老師的寫就是錯誤的,所以說大部分的人都會比較信賴書本。
自己在國內接受了十幾年這樣的教育,去到了國外之後,自然一時間難以改正,所以說有不少人依舊會有這種喜歡依賴教材的思想。
但是國外的學生,他們往往會把自己的思考作為中心思考點,不會全部去借鑒教材,所以這些孩子也更加喜歡思考和創新。這也是不同的教育方式下最終培養出來的不同的人才,對此雖然我們感到遺憾,但是卻也會覺得無能為力。
三、害怕「表現自我」
這位教授覺得很多中國的學生一到人多的地方,往往都會比較膽怯,害怕表現自我。
外國學校是非常注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的,他們的專業課程當中就有戲劇表演課程,演講課程等等,這些課程一直伴隨著孩子長大,但是作為中國的學生,這些課程都是欠缺的甚至是沒有接觸過的。
所以這位教授也發現,雖然有很多中國學生的學習能力都非常的不錯,他們很擅長於讀書,但是表達能力卻欠缺,尤其是到了人多的場合,不太敢於表現自我,這樣會缺乏很多機會的。
其實對此大部分的人應該也是深有同感的,有些孩子雖然說平時在家裡表現的非常的不錯,但是一旦到了人多的場合,孩子卻失去了表現欲,只想默默的躲起來,不想讓別人看到自己,這也是表達能力欠缺的一種表現。
四、「批判性思維」欠缺
教授還指出,當自己特意講錯題時,班裡的國外學生都會直接指出教授的錯誤,但是自己在給中國留學生上課的時候,即便是特意講錯題,其他學生可能發現了,但是也只敢小聲嘀咕,甚至於有部分學生對於自己的話語自始至終就沒有懷疑過。
其實這種情況在國內相信大多數的人也是會覺得比較常見,因為很多學生不會去思考老師講的對不對,更不會去進行批判,不敢指出老師的錯誤。
因為對於這些學生來說,老師所講的東西就是真理,他們也認為老師所講出來的東西就是最終的成果。
五、很少闡述「自我觀點」不敢和同學發生正面衝突
這位教授說到,國外的很多孩子喜歡在課上課下討論一些問題,甚至於經常會因此而爭的面紅耳赤,但是反觀中國學生,會發現這些中國學生都非常的安靜。
他們對於任何討論話題似乎都不感興趣,很少會闡述自己的與眾不同的觀點,更是不敢和同學發生正面衝突。
辣媽語錄:看到這幾個觀點,會讓人覺得比較的無奈,不過現如今中國的教育也在不斷的完善中,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的教育體制,而這個體制也是在不斷摸索著往前走的。現在國內的教育也慢慢的在改變和提升,更加重視孩子多方面的培養。
作為父母也好老師也罷,我們都應該要盡自己的全力來培養孩子擁有更加健全的品格。
要讓孩子不再只依賴於課本和老師,更多的時候應該要主動的出擊,去找尋真正的答案,而不是一味的被動接受知識輸出。讓孩子的思維開拓,眼界放寬,這樣孩子也是可以走出國門,擁有全方位的能力的。
V2free機場25%引薦返利:全平台免費SS/V2ray節點+經濟套餐高速翻牆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全能辣媽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3mJYyQK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