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2020年3月16日】(編輯:田喆)近日科學家發現了編號為FRB 180916射電爆是一個有固定周期的快速射電爆源,在16天內,爆發時間為4天,休眠時間為12天,由於重複爆發的特點,科學家確定了其源頭,距離我們大約5億光年的一個中型螺旋星系。儘管對人類而言這聽起來遙不可及,但在浩瀚宇宙中它的距離算是很近的:它比之前發現的重複FRB要近七倍,比以前追蹤到位置的非重複FRB要近十倍。
快速無線電脈衝(Fast radio burst),縮寫為FRB,是宇宙中發出的毫秒級的無線電波脈衝。一般來說,單次快速無線電脈衝僅發射一次,並且不會重複。現在已知有少量重複的快速無線電脈衝,會多次發出很短時間的高能無線電波。
此前人們觀測到的大部分快速射電暴是不重複的,少數雖然重複爆發,但爆發的時間是隨機的,看不出明顯的規律性。這次的FRB 180916是最早於2018年發現的,經過從2018年9月16日到2019年10月31日的持續觀測,加拿大CHIME FRB團隊發現其爆發中存在顯著的周期性,周期為16.35天。也就是說,每隔16.35天,就會有一段爆發比較頻繁發生的時間。
現在已公布的重複快速射電暴已經有二十多個了,另外據說還有一些尚未公布。那些未重複的快速射電暴是真的完全不重複?還是其實也重複但只是因為發生頻率太低沒有被發現?目前我們還並不清楚。當然,研究快速射電暴的一個難點就在於從單個事件數據里能推測出的信息太少,所以重複暴具有很大價值,一方面更精確的定位使我們了解它所處的星系和在星系中的位置,另一方面從其重複爆發的亮度、時間等分佈也可以分析其爆發機制。
FRB 180916重複周期源讓科學家更是摸不著要點,這說明快速射電爆的機制複雜,周期出現的現象又可能暗示其位於一個雙星系統中。因為我們根據對黑洞-中子星雙星、白矮星雙星等天體系統的分析經驗,周期行為的出現一般是伴星遮擋所致。這麼說在FRB 180916源周圍,還有一個天體繞其運行。但問題也來了,什麼天體能夠遮擋這個源12天的時間?從視差現象的角度看,這個源如果是雙星系統,那麼伴星與源將非常遠,才有12天的遮擋時間,否則的話,過境時間不會如此之長。因此伴星的可能性比較低,那麼在非伴星的推測中,FRB 180916源為什麼會有如此精確的周期,這個問題截止2020年2月,仍然是個謎。
此次發現的穩定周期當然很有意義。我們知道,天文學的起源其實就來自人類對周期性的認識:日出日落、月亮的盈缺、四季的變換、行星的會合等等,因此可以說周期性是天文學家最重要的觀測線索之一。
周期性也許是一種有生命的特徵?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
安卓翻牆-禁聞瀏覽器、Windows翻牆: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2Jd4T5S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