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4日星期一

實錘:新病毒傳染力超強!專家發布成果,多個要點證明:確實凶猛

武漢肺炎(圖片:PhotoAC)
實錘:新力超強!(圖片:PhotoAC)

希望之聲2020年2月23日】(編輯:郭強)最新研究成果證實,新型病毒的傳染能力超越過去多種嚴重傳染。為何它的傳播速度這麼快?近期發表的兩篇論文或許解答了部分問題。

新型病毒(圖片:pixabay)
新型病毒的傳染能力超越過去多種嚴重傳染疾病(圖片:pixabay)

目前,這一新病毒影響30多個國家地區,特別是22日韓國病例數暴增,使其總數一舉衝破300。

新病毒的傳染性似乎大於「薩斯」和MERS的病毒,這在幾周前就有相關報道。短短的時間,新型病毒的全球病例數就遠超超過「」總數。同樣是引發道疾病,為何的傳染性這麼強呢?

原來,新病毒攻擊人體方式與「薩斯」不同。這一類別的呼吸系統疾病,通常分為兩類:

(1)上疾病,例如普通和季節性流感等鼻部、咽部或喉部感染;

(2)下呼吸道疾病,即肺部受到感染導致疾病。

人體呼吸道(圖片:pixabay)
人體呼吸道(圖片:pixabay)

2003年爆發的「薩斯」,科學家認為其病毒是感染下呼吸道,進入肺部深處的細胞並複製,從而引發了疾病。此外,「薩斯」只有在發病時才會傳播病毒。因此,「薩斯」病毒的傳染性較有限,遏制「薩斯」的工作也相對容易。

不同於「薩斯」病毒,新型病毒在傳染能力這一個點上,似乎更為凶猛。它在進入肺部之前,就可以在上呼吸道開始複製,此時有些患者不會出現任何,或者只是感到身體不舒服。

經研究發現,患者發病初期在鼻喉部就出現大量病毒。《新英格蘭醫學雜誌》2月19日刊登研究人員一封題為「感染者上呼吸道樣本中病毒載量」( Viral Load in Upper Respiratory Specimens oF–Infected Patients)的來信。該中國研究團隊採集廣東省1月份的18例新病毒確診病例的上呼吸道(鼻子和喉嚨)的樣本,發現以下特點:

1)17例在出現癥狀初期檢測到的病毒載量較發病後期高,其中鼻子中的病毒載量高於喉嚨。

2)新病毒患者的病毒核酸脫落模式與流感患者相似,與「薩斯」患者不同。

3)在其中1例沒有出現癥狀的感染者中檢測到的病毒載量,與其他17例出現癥狀患者相似,意味著無癥狀感染者或癥狀輕微患者亦具有傳播潛力。

根據以上發現,研究團隊總結表示,這些發現與此前有關的傳播可能早在感染初期就發生的報道一致,這表明目前有關病例的發現和隔離對策,可能需要與控制「薩斯」病毒時期有所不同。

病毒培養、研究(圖片:pixabay)
病毒培養、研究(圖片:pixabay)

此外,新病毒載量與病毒培養之間的關係需要進一步確認。對於如何確認癥狀輕微患者或無癥狀感染者,以及至少需要5天才能在咽嚨檢測到病毒的情況,需要更多的數據,才能判斷傳播動態以及提出更好的篩查方法。

德國研究人員在2月18日寫給NEJM主編的信函《返國旅客新病毒感染的證據》上,提到能夠在患者出現癥狀或癥狀較輕前,就從患者的上呼吸道中分離出新病毒,並得出結論: 沒有發燒及感染跡象或僅有輕微感染跡象的人,有可能會散播病毒。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斯蒂芬·莫爾斯表示,這兩項研究表明了這個與「薩斯」病毒十分近似的新病毒,具有非常有效的人際傳播,「這是超乎預期的」。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健康安全中心傳染病專家詹妮弗·納佐說: 「我們仍然不知道沒有癥狀的新病毒感染者的傳播程度。」

研究新傳染病的荷蘭伊拉斯姆斯醫學中心病毒學部門負責人馬里恩·庫普曼斯認為,雖然這兩項研究顯示,無癥狀者亦具有傳播新病毒的潛力,但這些無癥狀感染者可能不是造成這種流行病的主要激發因素。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

安卓翻牆-禁聞瀏覽器Windows翻牆: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原文鏈接:實錘:新病毒傳染力超強!專家發布成果,多個要點證明:確實凶猛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2vaMp2y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