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5日星期四

中共土改「殺地主」的真正目的

作者:陳沅森

,整個農村籠罩在紅色恐怖、血雨腥風之中。(網路圖片

1950年6月,中共決定開展“土地改革”運動。一聲令下,整個農村立馬籠罩在紅色恐怖、血雨腥風之中,200多萬地主的人頭紛紛落地。為什麼中共要開展“土改”,為什麼要殺那麼多地主?的第一大目的是掠奪地主的財富

中共土改的第一大目的:掠奪地主的財富

《西行漫記》的作者——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曾說過這樣一番話(大意):我曾追問,井岡山時期,蘇區的面積只有那麼大,人口只有200多萬,每年的稅賦有限,你們是怎樣解決幾十萬紅軍軍糧軍餉的?毛澤東“顧左右而言他”,迴避了斯諾的提問。

毛澤東為什麼不直說呢?顯然有難言之隱。

20世紀30年代,紅軍在井岡山五次“反圍剿”,槍炮齊鳴,火光衝天,捷報頻傳……最後兵敗逃竄。仗打得那麼熱鬧,支撐熱鬧場面的軍糧軍餉、武器彈藥補給……錢,從何而來?

“戰士(農民)的鮮血”好理解,打仗要死人,死的戰士都是農民;“農民的血汗”也好理解,打仗要消耗錢財,消耗的自然是農民的血汗錢。

“地主的鮮血”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從1927年秋收暴動,入井岡山搞武裝割據開始,毛澤東領導的中國,一直是沿襲“打土豪”的辦法,解決軍糧軍餉的。

他們每“解放”一個地方,便把那裡的地主通通殺掉,奪取他們的財富充作軍糧軍餉。“紅區”(共產黨佔領地區)大大小小的“土豪”打光,沒得油水可撈了,便派出突襲隊,趁月黑風高之夜,到“白區”(國民黨佔領地區)去打“土豪”,斬盡殺絕,擄掠一空……久而久之,“白區”靠得近的“土豪”也打光了,老百姓跑得精光,形成一條30多里寬的“赤、白交界”絕無人跡的“陰陽地界”……

1949年後,百廢待舉,到處需要錢,入不敷出,財政危機相當嚴重。在軍事方面,西邊要進藏,南邊要“解放”海南島,東南準備攻打台灣,北邊要“抗美援朝”,幾百萬“解放軍”軍糧軍餉從何而來?……於是,歷史上最大一次“打土豪”,掠奪最富庶的江南農村地主財物的“土地改革”運動,便應運而來了。

1950年6月中共七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八大任務”,其中第一項就是進行土地改革。毛澤東毫不諱言,要把“土改”列為“取得財政經濟狀況基本好轉的首要條件”。——這就是“土改”第一大真實目的:奪取地主的財富,解救新生的紅色政權的財政危機。

中共土改的第二大目的:殺一儆百

“土改”的第二大目的是:用地主的鮮血,鞏固新生的紅色政權。

中共建政後,國民黨及其遺留、派遣在大陸的軍政人員,反抗是相當強烈的。自發性的民間土匪,也十分猖獗,常常在某夜突然把一個鄉政府“端掉”了。新生的紅色政權內外交困,隨時有被顛覆的危險。這時,毛澤東認為,必須把“反革命”的囂張氣焰鎮壓下去……殺誰呢?不幸,歷史選擇了“地主”作為“儆猴”的這隻“雞”。

“土改”時,批准殺人的權力在區一級,二十來歲的區長或掌握著全區十多萬人的生殺大權。深夜,區、鄉幹部會議結束,大家勞累了一天,睡覺去了。年輕的區委書記(或區長)坐在煤油燈下,根據各鄉上報的材料,勾畫明日的殺人名單。

這時,如果這位年輕人心地比較善良,他手中的“硃筆”稍稍留情,對於可殺可不殺的人,盡量不劃紅勾,這些人就可能倖存下來。如果這位年輕人“階級鬥爭”觀念比較強,殺紅了眼,“硃筆”一路勾畫下去,則明日刑場上便有十多位地主的天靈蓋被打飛……要是這位年輕人打瞌睡,“硃筆”誤點在某個原擬不殺的人的名字上,醒來後又沒有發現這一錯誤,這人明天也就完蛋了!

殺人的權力雖然在區一級,但實際上,某位鄉幹部要殺誰,甚至因私仇某位貧僱農要求殺誰,跟區委書記說一聲,少有不批准的。

鬥爭地主的場面十分野蠻,拳、腳、鞋底、棍棒、皮鞭一齊上,打得皮開肉綻、口吐鮮血、傷筋斷骨,慘叫哀號之聲,不絕於耳。對於某些強加的罪名,跪在鬥爭台上的地主想解釋一下,戰戰兢兢剛開口,台下在積極份子的帶領下發出一片震耳欲聾的口號聲,淹沒了地主那微弱可憐的聲音;台上的積極份子立即抽耳光,拳打腳踢,打得你根本無法開口……

在這節骨眼上,起作用的是“人性”。這位地主如果性情特別溫和,待人十分寬厚,以前從來沒有得罪過任何人,沒人告他的狀,也許能逃過一劫,留下一條小命。如果幾十年來因某件雞毛蒜皮的小事,或說話不小心,得罪過某位貧僱農,在土改幹部的挑唆下,貧僱農指控他是“”,就完蛋了。——只要有人說你是“惡霸地主”,你就是“惡霸地主”,沒得分辯的餘地。

在貧下中農這一方,如果人性好,富有同情心,看到地主挨打挨斗被殺十分可憐,不記恨往日的小事,寬宏大量,什麼也不說,這位地主的小命也許能保留下來。如果是個生性嫉妒、幸災樂禍的積極份子,見人受罪心裡樂,看到殺人便興奮,告狀時添油加醋,無中生有,一個一個的地主,便死在他手中……也有經不住土改幹部反覆勸說,說錯一句話致使某位地主喪命的,事後這位善良的農民良心發現,一輩子追悔莫及!

殺地主,沒有任何標準。每個村子都要殺,不殺是不行的,上面的政策規定:“戶戶(地主家)冒煙,村村見紅”。假設那個村子裡沒有人夠資格評上地主,就將富農提升為地主;假設連富農都沒有,就“矮子裡面拔將軍”,把某位倒霉的富裕中農提上去……總之,至少要殺一個,殺一儆百嘛!

當年殺地主是用槍頂著後腦杓,從背後斜著向上開槍。一聲槍響,天靈蓋便被打飛了,紅色的鮮血、白色的腦髓,撒滿一地……血腥、殘忍、恐怖,目睹者不由自主地渾身顫慄,甚至嚇得好幾個夜晚從惡夢裡尖叫著醒來,掩面而泣……殺多了,嚇怕了,反抗者都縮頭了,新生的紅色政權便鞏固了。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2QN3Qf6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