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0日星期五

習近平夫婦親自設計的「國服」與「毛裝」的最大區別是什麼(高新)

外界都已經注意到剛剛結束的西班牙之行至少有兩大「亮點」,其一是西班牙政府並未依習近平所願與他簽署兩國政府的「一帶一路」備忘錄,其二是習近平率眾出席西國國王宮廷宴會時換西裝為「國服」。

關於習近平為實現其「引領世界的中國夢」而發動的「一帶一路」到底是死路還是邪路,日後會有專題文章分析和介紹,這裡先討論被外界誤認為還是傳統「毛服」也就是「裝」的習近平身上的那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服」,簡稱「習氏國服」與傳統「毛服」的主要區別在哪裡。

北京時間11月29日,外交部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表示,在西班牙方面為習近平舉行的歡迎晚宴上,包括中國國務委員王毅在內的所有中方官員都身著「中山裝」(中式禮服)出席活動,這種情況是否是首次。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據了解,在類似西班牙國王為習近平舉行盛大歡迎宴會這種正式場合上,中方領導人穿中式禮服應該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隨後記者追問,之前曾看到過中方官員穿「中山裝」出席活動,但是所有中方官員都穿「中山裝」參加活動是否尚屬首次? 耿爽稱,這是一個非常正式的場合,穿中式禮服出席符合這個場合的著裝要求。

事實也確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所說,外界媒體居然沒有注意到習近平出訪外國在「對等」場合把西裝領帶換成據說是他習近平和彭麗媛親自設計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禮服」早在幾年曾就發生過,特別是在訪問歐洲的君主立憲國家,也就是有國王的國家時,習近平必有換穿他認定的「民族」的機會。

2914年習近平訪問荷蘭時,中共一家駐港媒體發表《白領結VS改良中山裝 習出訪首穿中式服裝》一文。文中說:3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攜夫人彭麗媛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會見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威廉-亞歷山大國王在王宮為習主席舉行盛大國宴,並以歐洲王室最高規格禮遇迎接中國國家主席的到來,習主席更是首次穿著中式服裝出席正式外交場合,彰顯「中國范」。習主席的這身中式服裝乍看上去很像「中山裝」,但仔細看會發現有很多不同之處。從上世紀20年代,因孫中山先生而興起的「中山裝」成為中國國家領導人最愛穿著的服裝,由於毛澤東主席經常在公開場合穿著中山裝,西方世界更是直接將中山裝翻譯為「毛裝」。

該媒體還介紹說:中山裝是以中國革命先驅孫中山的名字命名的一種服裝,是在日本學生服裝(詰襟服)的基礎上設計出來的。由於中共前領導人毛澤東經常穿著中山裝示人,所以西方人稱呼中山裝為「毛裝」。 除毛澤東外,許多中國著名人物如蔣介石、周恩來、鄧小平都常穿中山裝。
接下來,當年江澤民到訪英國覲見英國女王時的上裝才是標準的「中山裝」,與當年毛澤東和鄧小平的「正裝」一模一樣。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朝鮮的金正恩在訪問中國獲習近平禮遇的過程中,金總書記穿的就是標準的「中山裝」,習總書記則穿西裝打領帶。而如今「習氏國服」,因為已經是「中山裝」和「唐裝」的雜交,被摻雜進去了「更多的中國元素」,所以習近平當局似乎已經把它暫時命名為「中式(中國)禮服」。

正兒巴經的」中山裝」是什麼,科普一下就是:樣式為立翻領,對襟,前襟五粒扣,四個貼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縫,這些形制其實是有講究的。1912年民國政府通令將中山裝定為禮服,修改造型並賦于新的含義,並根據《易經》周代禮儀等內容寓以意義:中山裝的五大內涵: 其一,前身四個口袋表示國之四維(禮、義、廉、恥),袋蓋為倒筆架,寓意為以文治國。其二,門襟五粒紐扣區別于西方的三權分立的五權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其三,袖口三粒紐扣表示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其四,後背不破縫,表示國家和平統一之大義。其五,衣領定為翻領封閉式,顯示嚴謹治國的理念。

毛澤東和中共政權統治中國大陸之後,雖然沒有正式宣布「中山裝」為「國服」,但事實上它成了所謂的「幹部服」,當時的所謂「四個兜」的軍隊幹部服,可稱之為「簡易中山裝」。

有西方媒體解讀中國政權從鄧小平時代開始的「服裝革命」的進展經過,說是 中國在過去30年經歷了世界少有的經濟和社會劇變,期間中國官方著裝風格也經歷了許多變化,而且受到外部關注。文革時期結束后,中國領導人在公開活動中就開始改變了清一色中山裝的風格,開始穿夾克和西裝。在胡耀邦和趙紫陽主政時大力推行對西方開放,領導人身體力行穿西裝,開始了中山裝(在西方被稱為「毛服裝」)被取代的過程。在1984年中國人首次在電視上看到中共總書記胡耀邦穿西裝發表講話。1987年當時中共的代總書記趙紫陽在十三大記者會上談到自己穿的西裝:「我所有的衣服都在國內做的……,李鵬、胡啟立同志穿的西裝也都是中國做的,都很漂亮。」一時間中山裝似乎成了「左」和「守舊」的象徵,西裝成了「西化」和「開放」象徵。八十年代,西裝盛行超過了過去的中山裝。街邊檯球桌和田間地頭都有穿各種本土西裝的人在娛樂或勞作。

如上媒體注意到了2014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歐洲四國期間穿了一套類似中山裝的禮服參加荷蘭王室舉辦的國宴,一改人們習慣的西裝領帶的形象。那是一種使用暗扣,中式與西式相結合的服裝。胡耀邦,趙紫陽時代開始的官員服裝西化潮流並沒有一往無前,同英美風格銜接。

讀罷這一段,筆者特別上網搜尋了習近平幾次在歐洲國家著「中式禮服」的圖片和視頻,總結出的規律就是,習近平外訪過程中,對方著西裝領帶,他也著西裝領帶,但只要是對方男士穿燕尾服或者黑領結晚禮服的場合,他習近平就會穿上他的「中裝」。比如在覲見英國女王時,因為英國女王的丈夫身著燕尾服,所以習近平就一定要和人家「對等」,把西服領帶換成「中裝」。

如上媒體分析說:中國並沒有對應英美國家黑領結晚禮服的正式禮服,因此駐歐美的中國外交官在參加晚宴和其他正式場合往往會面臨擇裝的尷尬。被久違的中山裝有時候就成了救場的好東西,成了既莊重,又有中國特色的禮服。

對習近平的這一身貌似「中山服」卻又不是正兒巴經的「中山服」的所謂「中式禮服」,中共自己的媒體當然要對它大唱讚歌。

一家中共媒體在2014年習近平訪問荷蘭后報道說:上周末在阿姆斯特丹王宮,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設「白領結」宴會招待到訪的國家主席習近平一行,「白領結(white tie)」是最高級別、最正式的宴會著裝要求,比如諾貝爾頒獎晚宴、皇室的正餐場合等會要求與會者以「白領結」級彆著裝出席。

「白領結」著裝通常要求男士著黑色燕尾服,配白色領結、白色馬甲和上漿的折翼領襯衣,女士則需著及地晚禮服,佩戴高級珠寶,外加禮服鞋、手包等配飾,還可以搭配白色長手套。在有皇室出席的宴會上,也可以佩帶勛章、綬帶之類的飾物。除了以上著裝選擇外,來自歐洲之外的出席者也可以著自己的民族服裝出席。於是,從荷蘭皇室出席此次宴會成員威廉-亞歷山大國王、馬克西瑪王后、前女王婭特麗克絲的著裝上可以清楚的看到,這正是歐洲王室的最高規格禮遇。受邀出席的習主席夫婦也選擇了頗具中國特色的重視服裝,展示獨特的中華文化風采。這也是習主席首次穿中式服裝出席正式的外交場合。

該媒體分析說:不少網友和媒體也把習主席的這身改良中式服裝稱為「國服」,畢竟在西方,出席「白領結」宴會時,代表中國的國家領導人穿著燕尾服會有不倫不類的感覺,但僅穿著西服又會略有「冒犯」的嫌疑,於是民族服裝無論如何都是最好的選擇,女士可以著旗袍,男士卻難有一種代表中國自己的服裝,「中山裝」似乎是最能代表中國的男士服裝,但它也有過於嚴格、死板的弱點,和如今蓬勃發展的中國似乎有些不太搭調,在這個時候,習主席的這身改良「中山裝」的出現讓大家眼前一亮,不管今後它能不能真的成為「國服」,它都為今後中國人「自己的衣服」又增加了一種選擇!緊接上文,該中共媒體訪問了中國境內的「時尚專家」多人進行「解讀」。北京服裝協會副秘書長劉亞桐說,習近平所穿中式服裝在顏色選擇上穩重大氣,而立領間露出的白色襯衣顯得層次分明、清爽精緻。中國獨立設計師李鉑楠認為,這套服裝加入西式禮服中的口袋巾元素,在傳統中山裝的樣式基礎上做出改良,這一中西元素的巧妙結合為莊重的外交場合帶來時尚氣息。她相信,這一經典中山裝的現代演繹一定會引領中國時尚的風潮。

筆者為撰寫本文,特別與家人和全是中國大陸背景但已在海外生活多年的朋友討論了對「習氏中裝」的感覺,大家關注焦點都集中在了習近平的喉結處的那個小白方塊,思索片刻,一致認為這簡直就是基督教牧師袍剪去了下半截。

我們的討論當然有調侃的成份,因為習近平的一身「中裝」畢竟不是純黑色的,但有心人可以上網調看一下習近平出席西班牙國王宴會的中共央視報道,為了有所區別,有資格尾隨習近平出席人家宮廷宴會的中方官員楊潔褫、王毅等都是一襲純黑,只露出一寸見方的小白塊遮掩喉頭,再加了這幾個人,特別是王毅的那一副黑臉,說他們是牧師扮相真是抬舉他們了,修修圖,單把他們幾個的形象「特寫」出來,真還是為他們是在出席某黨和國家領導領導人的遺體告別儀式呢。

當然,在中共媒體筆下,習近平及部下的這身「習氏中裝」絕對是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有中國大陸境內媒體採訪到的中國形象禮儀協會教育副主席張玲女士接受採訪稱:「這是習近平主席首次以中式服裝亮相國際晚宴,這也是我國國力增強的一個表現。」

這位女士特彆強調:「這裡要重點說一下習主席的袋巾細節,一般在西方禮儀中,袋巾設計常出現于晚宴當中。如果這一套著裝去掉袋巾便可做日常的商務著裝使用,而加上袋巾便成為了晚宴著裝,從這個細節也可看出,領導人對國際文化的了解與尊重。」

讀完這完這則中國儀禮專家的「重點說明」,她的意思好象是習近平的這套「中裝」可以一服兩用,胸前口袋里插塊「袋巾」就是出席西方國家晚宴的中國「國服」或者說「對等」於人家的燕尾服,如果口袋里沒插那塊被中國時尚人理解為于餐巾的「袋巾」,那這「國服」就變成了中國領導人的工作服了—-即所謂「商務著裝」。

筆者在網上看到與西班牙國王夫婦合影時,也注意到了習近平左胸口袋里塞了一塊深色手絹,讓中國人解讀為因為合影過後就要開吃宮廷宴,所以擦嘴的手絹是必備的,一幅習近平在英國宴與凱特王妃碰杯的照片里,習近平左胸前的口袋里也是冒出來一小撮黑布頭的。不過當年的江澤民訪英過程中,在英國國宴上就沒有在上衣口袋里插塊布。

曾擔任29屆奧運會形象總設計師的易茗評論說:「之前的領導人們其實在服飾上多是中規中矩的……。我也曾提出過一個建議,那就是解開西裝的一顆扣子,要知道當時這個建議是被否決的。而現在習近平主席不但解開了那顆扣子,更是對著裝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想法,這個大改變傳遞了他的自信。」

讀到這裡筆者終於弄明白了「習氏國服」與「毛裝」的最重要區別,那就是在「毛裝」的基礎上解開一個扣子,加上一條手絹。

(文章只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來源:RFA 版權歸RFA所有,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經 Radio Free Asia, 2025 M St. NW, Suite 300, Washington DC 20036 許可進行再版。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2Q90C9H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