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日星期四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後面兩句讓你聽了脊背發涼

濟公(圖片:希望之聲合成)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圖片:合成)

希望之聲2020年4月2日】(編輯:王潤)「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樣的話在我們生活中經常聽到。但是你可知道這些話的出處?這些話的願意是什麼?是不是平時我們理解錯了這些話的含義了呢?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圖片:pixabay)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圖片:pixabay)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現代人運用這句話很廣泛,幾乎成了一般人貪口福吃肉的依據。若見學佛人吃素,「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竟成了勸修行人不必太執著戒律的理由了……

實際情況:這裡流傳著一個典故。明朝末年,作亂,山賊橫行,到處殺掠,百姓,四處逃難。在四川的地方,山賊劫掠,有一群百姓慌亂中逃入山中一寺院內,寺中的慈悲為懷,收容難民。誰知山賊追至寺內,劫財殺人,該住持認識山賊,懇求不要傷害百姓,無論什麼條件,只要做得到,住持都願承擔,但求放過這些百姓。山賊曾受過住持的恩,不好意思一口拒絕,於是想出個主意,好讓住持知難而退。於是山賊拿出一些酒肉對住持說:「和尚,我的條件很簡單,只要你吃了這些酒肉,我就放過這些人,決不失言。」

修行人有不飲酒食肉的戒律。但只見住持拿起酒盃,氣定神閑地說:「我以酒代茶,各位飲茶。」說完一飲而盡。接著拿起塊肉說:「我以此肉作菜。請。」說完一吃而盡。面不改容。山賊為之一驚,只是有言在先,只好放過所有的人。

其實這句話是道濟禪師(濟公活佛)說的,但並不完整,全句是這樣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如果你知道了這個故事,再加上後面這兩句話。等自己在脫口而出這句「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時候,會不會覺得脊背涼颼颼的呢?

米(圖片:pixabay)
無商不「尖」和無商不「奸」(圖片:pixabay)

無商不「尖」和無商不「奸」

現在人們認為的無商不奸,是說都很奸猾。是奸猾的奸,而古人說的無商不尖卻是冒尖的尖,那是什麼意思呢?

古時候的人買賣都是用「升」或者「斗」做量器的,形狀是上寬下窄的一個梯形,但是大小比碗大多了。商人將一升的米裝滿斗之後,再將米的上頭用戒尺之類的東西抹平,就能做到給每個人的米都不多不少了。有些商人會再給客人加一小撮米,形成一個「尖」,叫做「添頭」,讓買的人高興。在古代,許多賣糧食的商人都會這麼做。久而久之,社會就產生了「無商不尖」的說法,也就是說,只要是商人就會給顧客讓利。顧客高興了,商人口碑好了,回頭客也有了,這生意才能做大、做好。

古代中國是移民國家
人不為己,其實說的是人的自我修為(示意圖:唐代墓壁畫)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現代人說出這句話,表示人不為了自己著想,那就不會為天地所容。

其實,這是後人的誤解。「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真實含義,其實是這樣的:為,是修為、正心、治理、處理的意思;天誅地滅,是並列結構,就是天地誅滅的意思。講通俗一點就是:人不修己,那麼啊!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論語憲問篇十四)。所以,我們可以猜測,「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可能就是根據夫子此語演變而來,不過語氣更加的嚴厲和直白,因為是老百姓的語言。荀子曰:「入乎耳,著乎心,為己也,入乎耳,出乎口,為人也」,這裡就談到了為人和為己的關係。聖賢之教,需心存敬意,細細思量,方可得其一二,不能曲解古人之良苦用心。

如此說來,這句話就很好理解了。一個人如果不修己的話,天理就會讓此人滅失掉。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這個人會被歷史、被人民拋棄。

中國宋代開封的宮廷考試(圖片:維基)
刑不上,禮不下庶人(圖片:維基)

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

出自《禮記》。現代人理解為:士大夫犯了法可以不用刑事追究,士大夫階層享有法外特權;而庶民階層太低,不應該享有文明的待遇。

實際情況:「上」和「下」,現代漢語單純作為方位詞使用,而在古代,則有更多的含義。在這句話里,「上」「下」表示「尊」與「卑」的意思,所以其實是說是「刑不尊大夫,禮不卑庶人」,不會因為大夫之「尊」,就可以免除刑罰,也不會因為庶人社會地位「卑」,就將他們排除于文明社會之外。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

安卓翻牆-禁聞瀏覽器Windows翻牆: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原文鏈接: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後面兩句讓你聽了脊背發涼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2XbV3tn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