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桌上少不了雞鴨魚肉,然而近期一份抗生素污染地圖揭露了隱藏在我們食物體系中的驚人事實——為了供養工業化養殖業,每年有數萬噸抗生素經由養殖動物和我們的身體,進入水土環境,致使各種病菌嚴重抗藥,雞鴨豬牛魚全部淪陷。
01
廣州市婦嬰醫院曾搶救過一名體重僅650克、25個孕周的早產兒。頭孢一代,無效!頭孢二代,無效!頭孢三代四代,仍然無效!再上“頂級抗生素”:泰能、馬斯平、復興達……通通無效!後來的細菌葯敏檢測顯示,這個新生兒對7種抗生素均有耐藥性!
新生兒耐葯或來自母親。孕婦在吃大量抗生素殘留肉蛋禽時,很可能將這些抗生素攝入。動物產品中殘留抗生素,已經成為耐葯菌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02
上海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一份有關“江浙滬兒童普遍暴露于多種抗生素”的研究報告經媒體報道后,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該項研究針對江蘇、浙江、上海1000多名兒童尿液進行檢測后發現,有近6成的兒童尿液中含有抗生素。
化驗結果表明,這1000多個兒童中,至少有58%的兒童尿中檢一種抗生素,四分之一的兒童尿中檢出2種以上抗生素,有的尿液樣本中甚至能檢出6種抗生素。研究人員表示兒童特別是嬰兒由於其生理結構和功能發育不完善,如果這類成分長期存在於體內,將對兒童的生長發育造成不良影響。據報道這次監測還發現,恩諾沙星、泰樂菌素等一般只限於畜禽使用的抗生素,在兒童體內均有檢出。
比如泰樂菌素和恩諾沙星。泰樂菌素,它是一種廣譜抗生素,對胸膜肺炎類支原體及其他支原體有很強的抑製作用,它是一種畜禽專用的抗生素。而恩諾沙星是一種廣譜殺菌葯,對支原體有特效,它也是禽畜和水產專用的藥物。
研究人員發現,從多名兒童體內檢測出了臨床上早已不推薦兒童中使用的抗生素成分,並且,這些抗生素成分在我們生活的環境和食品中能被經常發現。換言之,不僅是臨床治療,環境與食品也可能成為抗生素的重要暴露源。
03
2017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獺兔養殖中,濫用生長激素,濫用人用藥,濫用抗生素亂象。多家企業位列其中,如江蘇遠方中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造肉一號”、山東省成武旺泰飼料有限公司生產的“速肥肽”、鄭州百瑞動物葯業公司的主打產品“厚祺崢重”、河南漯河宇信科技有限公司的主打產品“日長三斤”等。
飼料企業偷梁換柱,在飼料中非法添加各種違禁藥,如喹乙醇。養殖戶隨意濫用,最終帶有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的肉類被人食用。在央視報道中,濟南市章丘區永良獺兔養殖場,年出欄肉兔近萬隻,負責人李老闆在給兔子拌飼料時,還要再添加一種黃色粉末狀物質。經調查,該物質為喹乙醇,長期使用,會蓄積在動物體內,誘變細胞染色體畸形,此外還會造成耐藥性,給人類身體健康帶來潛在危害。
抗生素會在肉里殘留,人吃了帶抗生素的肉以後,或產生“耐藥性”。在動物飼養方面強度更大的飼養活動,這樣加強動物產品的擴大生產,也導致了抗生素的大量應用。甚至有研究人員表示,對有“最後防線”抗生素之稱的粘菌素具有耐藥性的細菌,可能正從中國的禽類養殖場傳染給人類,讓人更加擔心開發新型藥物的時間已不夠用。
04
據山東廣播電視台生活頻道《生活幫》報道,有些養豬場,為了防止豬得病,會喂些像土霉素、頭孢、阿莫西林一類的抗生素,那麼,養豬過程中,為什麼要注射這樣的抗生素呢?
為了調查養豬場是否存在濫用藥物的情況,記者走訪了濟南、濰坊的多個養豬場。在調查過程中,記者發現,對於養豬過程中是否使用藥物,這些養豬場場主並不避諱。讓記者吃驚的是,多名養豬場場主說,為了預防豬生病,從仔豬剛生下開始,就會注射一些土霉素、阿莫西林一類的抗生素。
一位養了六年豬的工作人員表示,小豬出生三天後,就使用土霉素,這是他們經過多年實踐后,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據了解,土霉素是抗生素的一種,屬於獸用處方葯,小豬剛出生三天,為什麼就要注射抗生素呢?“那就是給它補血,就是壯,小豬壯。”
通過調查,記者了解到,從小豬出生到最後出欄,一些養殖戶會通過使用抗生素來防病,這已經成為了養豬行業公開的秘密。不僅如此,豬一旦生病,養殖戶也會大量使用抗生素來給豬治病。位於濰坊的一家規模較大的養豬場,大批仔豬跟母豬出現了拉稀、食慾不振等病癥。工作人員為豬注射了穿心蓮注射液,“治療病毒性腹瀉的”。
05
國內首份抗生素污染清單操刀者為中科院廣州地化所應光國課題組。應光國博士是國內抗生素研究領軍人物,從2006年開始研究抗生素污染問題,足跡遍布中國58條主要河流,以及廣東、廣西、湖南、河北等省份的主要養殖場。
中國科學院污染地圖首次詳細披露了各地抗生素使用和排放量:中國2013年使用的16.2萬噸抗生素中,獸用52%,人用48%。
此次研究選取36種最常被檢出的抗生素作為研究對象,總量達9萬多噸,其中畜用抗生素占84%;大部分抗生素通過人畜排泄至體外,一年有超過5萬噸抗生素排放進入水土環境中。
中國在抗生素的使用上,可劃分成明顯的東部和西部兩個部分,東部的抗生素排放量強度是西部的6倍以上。其中:京津冀海河流域、長江和西江是全國抗生素排放量最大的區域,而珠江單位面積中的抗生素含量排名全國第一。
從污染地圖顏色可以看到,廣東、江蘇、浙江、河北等經濟相對較好地區顏色較深,即意味著是污染重災區。這些處於污染重災區的地方,意思就是喝水就能治感染唄!與國外相比,中國河流總體抗生素濃度較高,測量濃度最高達7560納克/升。
然而除了對比國外數據,我國自來水和地表水質檢測的國家標準中,均沒有將抗生素納入。從下表可見,我國每千人抗生素日使用量是英國的5.7倍,達美國的5.5倍之多!
06
水中抗生素從何而來?環境中抗生素的來源主要包括生活污水、醫療廢水以及動物飼料和水產養殖廢水排放等。環境中的抗生素殘留又會通過各種方式可能重新進入人體,最主要的就是喝了含有抗生素的水、吃了存在抗生素殘留的肉類和蔬菜,另外還可以通過生態循環的方式回到人體。
在生豬、肉雞、水產等養殖過程中,因養殖密度高,不少養殖戶為降低感染髮病率,提高效益,習慣在飼料中添加各類抗生素。比如生豬飼料中,硫酸粘菌素、金黴素都是常用抗生素,最多時一噸飼料能添加1斤抗生素藥物。
應光國介紹,珠江流域人口密度高,廣東又是養殖大省,雞、豬的消費量在全國範圍內算很高的,水產養殖發達,廣東魚塘在全國最多,因此珠江流域抗生素使用量、排放量大,排放密度高。另外,我國的污水處理水平也較低,農村地區幾乎直接排放污水。中科院團隊在廣東、廣西、湖南的豬場、雞場、鴨場檢測顯示,養殖業使用了不同的抗生素:豬糞檢出的抗生素中濃度最高為四環素5.6毫克/千克。
“這些獸葯經常打得多到我們自己都怕!”廣東省肇慶市蓮花鎮大步村生豬養殖戶老廖說。老廖的豬場有2000多頭豬,養了幾十年豬,“打葯”對老廖來說稀鬆平常。豬現在主要的病有幾十種,打針、灌藥效果越來越差,用藥越來越猛。一旦豬出現咳嗽、瘦弱,就必須不斷打葯,一直打到讓豬吃食。“光是用藥,養豬都養不起了,豬葯太貴了。”
一頭豬從小養到240斤的7個月里,養殖成本中,飼料費用1300元,藥費就要300多元。千把頭豬的規模養殖,一年用抗生素等各種獸葯花費就達50萬元。在雞鴨糞中檢出的多種抗生素中濃度最高為6.11毫克/千克。
奶牛場也在使用抗生素。“我們去了廣西的、廣東大型養牛廠,奶牛也在用抗生素,因為擠奶時間長會發炎。”
走地雞同樣不安全。“我開始以為走地雞不用藥,最後發現也用。”應光國看到雲浮、清遠、江門等地養殖戶為了讓雞長得快、防雞瘟,大量使用抗生素。
養魚業同樣沒能倖免。魚塘底泥中檢出了7種抗生素,最高濃度為3400微克/千克,平均濃度為524微克/千克。
07
抗生素泛濫的危害到底有多大?環境抗生素污染對人體健康有什麼影響?飲用有抗生素殘留的水有沒有危害?被檢出抗生素的肉類安全嗎?
從藥學領域而言,廣譜(能針對絕大多數細菌)抗生素大致分為青黴素類、碳青酶烯類、β-內酰胺類、氨基糖苷類、四環素類、大環內酯類、磺胺類、喹諾酮類等。“不同的藥物,在人體或動物體內不同的半衰期(藥物衰變為其他物質)不同,以喹諾酮類藥物(如諾氟沙星等)為例,其半衰期較長,在自然界化學穩定性很好。
它需要足夠長的時間降解成其他物質,如果人類長期低量攝入含有喹諾酮類的水、肉食,其直接的結果就是產生耐葯。”中國藥理學會教學與科普專委會委員、南方醫科大學藥學院徐江平教授表示。
“喹諾酮類藥物的人體耐藥性問題是較為普遍的現象了。比如第一代喹諾酮氟哌酸,已經基本治療不了細菌感染性腹瀉,再如諾氟沙星、氧氟沙星,其對於呼吸系統、泌尿系統感染的治療效果也在漸漸降低,這就是耐葯的表現。”
廣州地化所這次研究報告顯示,喹諾酮類藥物的用量仍然很大,以諾氟沙星為例,2013年全國用了5440噸,其中畜用4427噸。徐江平表示,他最新掌握的信息顯示,農業部已經意識到喹諾酮在養殖業濫用的危害,即將決定停止4類喹諾酮類藥物在養殖業的使用。“其他還有一些小分子的抗生素,其半衰期也很長,在自然界化學穩定性很好,長期微量攝入也有類似的導致耐葯結論。”
應光國的報告顯示,抗生素的使用量、預測環境濃度、地表水環境中的細菌耐葯率和醫院的細菌耐葯率存在正相關,其中使用年代較短的新型抗生素正相關更顯著。
抗生素在人類和動物身上的濫用被認為是產生耐藥性細菌的主要原因。在我國動物的飼養周期中,農民和農場主們一直向其投喂少量的藥物,這些藥物不是用於治愈患病動物,而是為了促生長,並抑制因近距離接觸彼此的糞便而引發的疾病,動物吃下抗生素之後,只有很少一部分被吸收,大部分都會隨糞便排出體外。
2013年,8名中國和美國科學家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過一篇研究報告,三家中國商業養豬場中的糞肥里發現了149種“獨特”的抗生素耐葯基因。耐葯基因可通過環境、食用上述動物的肉製品等方式傳播至人體,有的形成“超級細菌”,導致人們難以甚至不可能通過常規抗生素來治療感染,而新葯的研髮根本來不及跟上。
威脅已經在人體中暴露。抗生素在動物中的濫用和抗藥性已經成了世界範圍內公共衛生領域的重大問題之一,醫生面臨著選擇越來越少、沒有充足時間做決定等問題,他們常常被如何拯救病人生命的痛苦選擇所困擾。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2SmkOkg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