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日星期四

王丹:習近平真的成為「核心」了嗎?

十八屆結束,在中共發表的公報中,正式將稱為中共領導的“核心”。這一舉動,外界解讀,都認為是習近平進一步加強自己的領導權威,顯示他已經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權力;更有甚者,紛紛推測這是習近平為自己在中共二十大之後繼續維持統治,開始做準備。“二十大”距離今天還有五六年的時間,這麼長的時間裡,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小彗星撞地球都有可能,現在就猜測習近平是否會延長任期,在我看來,實在有點想太多了。即使是所謂的“核心”地位,是否就代表習近平已經掃除了黨內的政治障礙,可以在中共內部一統江湖了呢?我也認為不盡然如此,原因如下:

首先,所謂“核心”這個稱號,在中共的歷史上一向是由政治實力決定的。外界都在講習近平已經集權到了的程度,這實在是太高抬他了。試想,毛澤東掌權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核心”這種提法,因為以毛澤東在黨內的地位,根本沒有必要被稱為“核心”;鄧小平的“核心”地位,是他自己說的,他說了就算數了,別人不僅無從置喙,而且也不敢有任何意見,這也是因為鄧小平的地位無人可以挑戰;江澤民也曾經被稱為“核心”,但那是鄧小平傳承給他的,有這樣的類似政治遺囑作為後盾,黨內也無人敢於質疑。這樣的稱號,其實不是來自江澤民本人,還是來自政治強人鄧小平。而習近平當上中共總書記,任期已經將要過半,才正式被稱為“核心”,還要做各省大員的工作,讓他們表態支持,可見這個地位不是出於他無人可以質疑的政治地位和威望,而是他和其支持者再三努力,多方協商,最後“爭取”得來的。從毛澤東根本不需要“核心”的稱號,到鄧小平自己就可以封自己為“核心”,再到習近平還要“爭取”這個稱號,這三種“核心”豈是可以相提並論的?

其次,如果大家有認真讀過中共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公報,就會發現一個小小的詭異之處,雖然小,但是意味深長。那就是在公報中,專門有一段,提到了“集體領導制度”,內容是說“堅持集體領導制度,實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始終堅持,任何組織和個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允許以任何理由違反這項制度”。這一段雖然占的篇幅不大,但是表述得十分清晰明確。如果說,十八屆六中全會主要的任務,就是確立習近平在黨內的核心領導作用,或者按照有些人的分析,是授予習近平可以有一票否決的最高權力,那麼,在公報中專門加上這一段,就顯得有些突兀和耐人尋味了。一方面要確認習近平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又要強調集體領導制度,這樣的公報表明,中共黨內還是有一股力量要求在公報內加上後面這段話,作為對習近平的制衡的。這也說明,習近平並沒有像外界所說的那樣,已經掃除了黨內的障礙,已經大權在握,已經成為真正的政治強人了。

最後,我們也要注意到,十八屆六中全會除了確立習近平的“核心”地位以外,主要的內容就是通過了兩個關於強化黨內監督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的文件。要以“核心”的地位,加上專門通過兩個文件,來加強對中共的管理,這說明了什麼?這當然是說明,習近平在管理中共上遇到了挑戰和困難,證明了習近平的地位並不那麼鞏固,所以他才需要“核心”這個頭銜,以及這兩個文件作為權力鬥爭的武器。對於中共的所作所為,我們本來就應當反著來看,不是嗎?

總之,十八屆六中全會的結果,固然是給習近平帶上了“核心”的桂冠,但這真的是王冠,還是達摩克利斯之劍,恐怕還很難說。

來源:自由亞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from 澳洲新聞網 » 情系中華 http://ift.tt/2f7fyyW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