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5日星期五

中國新陷阱已出現 更糟的前景在前頭(組圖)

日前,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在“2016年中國勞動經濟學會年會”上預計,2016年勞動年齡人口繼續下降,近5年累計減少的數量約為2000萬,勞動力供給的減少導致人工成本上升、產業轉移和技術替代勞動成為未來的趨勢。

中國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在2011年的時候達到峰值9.25億人,2012年比2011年減少345萬,這是勞動年齡人口的首次下降。2012年開始逐年下降,2013年減少244萬,2014年減少371萬,2015年減少487萬。

未來勞動力人口將繼續下滑

“人口紅利”漸行漸遠,勞動力市場日益凸顯的規模縮減和結構老化正在成為轉型升級的掣肘。

一份由清華大學和復旦大學共同完成的《中國勞動力市場技能供需研究》報告稱,過去30多年間,勞動年齡人口持續增長、結構相對年輕、人口撫養比相對較低水平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在未來15年中,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將出現供給減少、勞動參與率下降和年齡結構加速老化的複雜局面。

從1995-2010年數據看,中國勞動力人口規模從7.14億持續增長到2005年的峰值7.8億,隨後5年基本穩定。但是,該期間勞動參與率從88%下降到79%,下降近10個百分點。

報告稱,中國勞動力人口規模從2010年的7.57億增加到2012年的7.64億,然後將持續減少到2030年的6.27億。伴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城鎮勞動力人口規模還將繼續增加,而農村勞動力人口規模還將繼續減少。

勞動力年齡結構的老化比數量銳減更令人憂心。從1978-2010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年齡及年齡構成的變化趨勢圖可以發現,中國勞動年齡人口的平均年齡從1978年的34歲下降到1986年的33.5歲,然後逐漸提高到2010年的38歲。

如果將勞動力人口按年齡分為“15-24歲”、“25-44歲”和“45-64歲”三組——分別表示低齡勞動力人口、中齡勞動力人口和高齡勞動力人口,勞動力的年齡結構從1978年的“33%-42%-25%”結構轉變為2010年的“23%-44%-33%”。低齡勞動力比例減少了10個百分點,高齡勞動力比例增加了8個百分點。到2030年,該勞動力年齡結構將變為“24%-31%-44%”。與2010年相比,2030年高齡勞動力比例將增加11個百分點。

中國的人口周期和經濟周期

下圖是1949年以來的中國人口出生數量和1978年以來的中國增速對比圖。其中,人口出生圖向右平移了20年,代表出生人口平均在約20年後進入勞動力市場,並逐步開始準備結婚、買房、買車、添置家電等大宗消費。

第一次人口:建國後第一個人口出生高峰出現在三年困難時期後,直到70年代中期為止,平均每年出生2500萬人,最高峰在1970年達到2800餘萬。這一高峰時期的人口在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進入20歲。在這10年里,除89-90年外,其餘年份中國經濟均保持高速增長,且出現了較高的通貨膨脹。90年代初期出現了股瘋和第一次炒房熱。

第一次人口低谷:1970年的2800萬出生人口頂點之後,中國的出生人數開始逐年下滑,1980年降到1800萬,十年間出生人口下降了約40%,直到1982年才回到每年2000萬以上。這一低谷時期的人口大約在90年代中期到21世紀頭幾年進入20歲。從1995年開始,中國經濟結束高速通脹,第一次地產泡沫破滅,特別是亞洲金融危機後,價格回落,煤炭鋼鐵過剩,出現大規模下崗潮,銀行壞賬問題顯現,經濟走入通縮,物價長期穩定。

第二次人口高峰:8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迎來了第二次人口高峰,他們是60後第一次高峰人口的後代。這一時期中國平均每年出生約2300萬人,最高點是1990年的2600萬。這一時期出生的人口在21世紀的頭10年進入20歲,而這也開啟了中國經濟新一輪的高速增長。從2003年開始,中國經濟走出了90年代末開始的通縮,CPI逐年上升,從大宗商品到住房價格,再到肉菜蛋價格,都出現了大幅度的增長,鋼鐵、煤炭、石油價格飆升,經濟高速增長,銀行壞賬率下降到歷史最低,中國的經濟總量達到世界第二位。

第二次人口斷崖式下跌:1990年的2600萬人口出生頂峰後,中國的出生人數又開始快速下滑,1992年後便一直低於2000萬,直到1999年降低到1150萬的最低谷。這一時期的出生人口最早在2012年開始進入20歲。也正是從2012年開始,中國經濟告別了9%以上的高速增長。大宗商品價格開始由盛轉衰,CPI也告別了高增速,全國除了少數城市外,大部分地區房價橫盤甚至開始下降。

下跌上半場剛結束:現在是2016年,今年將有1600餘萬滿20歲,較6年前下降了約40%。這一數字再過4年還將下降30%。也就是說,由年輕人斷崖式下降所導致的經濟低迷周期,目前剛完成上半場,還有更嚴峻的下半場等待著我們。

永無止境的下跌:目前中國的總和率不到1.5,也就是說2對夫婦平均生育不到3個小孩。如果未來的總和生育率繼續保持在1.5,那麼等開始生育的時候,中國的出生人口將會只有90後的約75%。如前面所說,90後是中國人口斷崖式下跌的一代,那麼等未來幾年,他們的生育高峰到來之時,中國的出生人口將會出現更嚴重的斷崖式下降,在約10年後,降低到每年只有8-900萬左右出生人口的創紀錄低點。

綜上所述,60後人口高峰帶來了85-95年經濟的高速發展。而75後人口低谷,則使得中國經濟在90年代末-21世紀初經歷低迷。此後80後人口高峰再次將中國經濟帶出迷茫,走向新的高峰。

但是,80後人口高峰之後,又是90後人口的斷崖式下跌,由此伴隨著的,是2012年後中國經濟進入新一輪低谷,並可能會在未來3-4年達到谷底。

和此前的谷底有所不同,中國再也沒有迎來新的出生人口高峰,相反,則是一個比一個低的人口出生低谷。再也不會有新的人口高峰來幫助中國經濟走出低迷。

難以逆轉的出生率:中國的出生率能逆轉么?從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來看,可能很難。目前總和生育率是1.4,、港澳台、新加坡只有1.1-1.2,屬於全球最低的行列。一般來說貧窮地區的生育率比富裕地區更高,但是,連泰國這樣的人均GDP不如中國的國家,生育率也只有1.5,人均GDP只有中國1/4的越南,生育率也下降到了1.7。

從全球各國歷史來看,生育率下降後,幾乎沒有重新回升的例子。中國未來的總和生育率可能會逐步下降到如同台灣、韓國、泰國、日本這樣的1.2-1.4的超低水準,也就是說每隔一代人,出生人口就打6-7折,三代之後,就只有25%了。

新的陷阱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率為6.9%,而今年前三季度的增長率僅為6.7%。經濟學界在探究,中國經濟持續下行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也許新出生人口的斷崖式下跌正是背後的“始作俑者”。

人口增長率過快下滑,人口結構過快少子化、經濟主力人口規模(22到44歲)萎縮和老年化,由此形成了中國與其他國家中等收入陷阱不同的、特有的中等收入“人口坑”陷阱,並使中國經濟產生排浪式下行波動。人口變化影響了勞動力供應、消費、投資等多方面,再加上人口遷移中的梗阻,共同導致了中國經濟增長的持續下行。

在人口發展過程中,如果國家不去調節,它是這樣一個曲線(如圖)。如果是指導性計劃,像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地區曾經採取過指導性,它不是強制性計劃生育,而是提出“兩個剛剛好,三個有點多”,同時國家推行避孕等節育措施。這樣的話,人口發展的曲線在中間。強制性計劃生育的曲線最低。

中國如果實行指導型計劃生育的話,減少的人口是一億多。由於實行了強制性的計劃生育,人口減少了2億多。問題是減少的這部分人口,一億多是20到40多歲,是經濟主力人口,是消費、創新、創業、就業、投資的主力人口。另外一億多減少的人口是0-20歲,這是成長性人口,將來要不斷地進入勞動年齡的,即將來經濟增長最需要的不斷進入經濟主力人口部分數量也是逐年萎縮的趨勢。

在國家的強制和市場的力量雙重作用下,由於人口增速下降過快和老齡化時間較長、幅度較深,形成中國與其他國家中等收入陷阱不同的、特有的中等收入“人口坑”陷阱。中國已經形成中等收入階段的人口坑陷阱。由於這個人口坑的存在,中國人口柱圖是向下收縮的,老年人越來越多,青年人越來越少,正如20年前的日本。

日本的最後一個人口出生高峰是70年代初期,這一時期的高峰人口在90年代初期進入20歲。此後的日本新增年輕人數量便開始了斷崖式下跌,日本經濟也由盛轉衰,進入經濟低迷期。由於此後再無人口高峰來挽救,日本經濟在經歷了20餘年的長期低迷後,並無好轉的跡象,還將持續衰落下去。

來源:財經智庫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from 澳洲新聞網 » 情系中華 http://ift.tt/2gvEot5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