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日星期一

才28歲就得胃癌!醫生說:主要原因是這六個字!

28歲的李先生(化名)因為持續一周多的腹部脹痛,在當地醫院做了胃鏡檢查。檢查結果給了他當頭一棒——胃竇腺癌!

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陳定偉分析李先生病情后認為,飢一餐飽一餐,嚴重不規律的飲食,是他這次發病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國每年新增患者大約為40萬,死亡人數達30萬。30歲以下患胃癌的比例已由上世紀70年代的1.7%升至當前的3.3%。差不多翻了一倍!

這跟年輕人不良的飲食習慣,仗著自己年輕,忽視檢查和治療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像李先生這樣的年輕人,能及早發現身體發出的,早檢查早治療,或許就不會進展為胃癌。

李先生懊悔地說:“我基本上一天三餐都是不規律的。有時到了飯點,有生意來了,吃飯就顧不上了。最誇張的時候,我一天只吃一頓,也不覺得餓。要麼就是晚上事情全部結束后,去吃頓夜宵。有時要應酬,空腹喝酒也是常有的事。現在想想,這等於是在慢性自殺啊。”

你是否從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經常不吃早餐

中午一忙最先節省的就是午餐

晚上加會兒班就到了夜裡,只能吃點夜宵了……

一年、兩年、三年,長時間的不規律飲食,身體發出了抗議。就比如新聞中的李先生,一開始就開始出現胃脹、胃痛等癥狀,但仗著28歲的自己年輕,每次吃點胃藥或止痛藥熬一熬,癥狀就減緩了,也沒當回事兒,檢查一拖再拖。

後來發現,李先生的胃竇上有個3厘米大小的型腫塊,這跟他長期存在胃潰瘍有關。

醫生給李先生做手術,切除了他2/3的胃。李先生患的胃癌較為嚴重,還合併淋巴結轉移,後續還得接受化療和靶向治療。

人體的胃壁分為四層:黏膜層、黏膜下層、肌層和漿膜層。這四層是胃的屏障,用來保護胃的。

其中,具有強抗酸性,可以起到防禦的作用。一旦胃黏膜被破壞,相當於最重要的第一層關卡被攻破了,敵人就能長驅直入了。

三餐不規律→胃炎

人體的生物鍾,習慣了每天早、中、晚飯的時間點。到了飯點,胃酸分泌就會明顯增加。這時進食后,吃下去的食物就能通過胃酸來消化。

到了飯點,如果胃是空的,胃酸不能消化食物,就只能刺激胃黏膜。反覆處於高胃酸的刺激之中,胃黏膜就會變得粗糙,形成胃炎。

胃炎→胃潰瘍

當長時間的飢一餐飽一餐,吃飯狼吞虎咽,未經仔細咀嚼的食物進入胃里,也會增加胃黏膜的消化負擔,刺激胃黏膜,就有可能出現胃黏膜糜爛。時間再久點,就會出現胃潰瘍。

胃潰瘍→胃癌

到了胃潰瘍階段,胃酸再反覆刺激胃黏膜,就會發生胃黏膜上皮的異型增生,也就是癌前病變。這個時候如果再不加以干預,進展到重度異型增生,平時也稱為原位癌,就是屬於早期胃癌了。

胃癌患者的胃部病變往往經歷上述幾個階段。

一般來說,從胃的正常黏膜上皮到發生癌變,一般需要10~15年時間,但如果有某些因素的影響,可能會讓胃癌的病程縮短,甚至5~10年就會發生癌變。

飲食不規律,經常飢一餐飽一餐;

經常帶盒飯,放置時間過長,生成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

生活、工作壓力大;

經常抽煙、喝酒……

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就有可能加速從到胃癌的演變過程。

而預防胃癌最重要、最首要的就是——一日三餐按!時!吃!

來源:健康時報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2zJdUzd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