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9日星期二

中共國務院怪象?胡春華劉鶴「AB角」 大反轉

港媒今日一則稱,4名副總理,與胡春華分工錯位。並指類似舞台劇〝AB角〞的制度體系,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舞台劇〝AB角〞其實不是“怪象”

香港明報29日評論認為,高層的公開活動中出現不少過往少見的怪象,就是某個領域出現多於一名高官主管的共管現象。

評論還認為,貿易本來是由副總理劉鶴挂帥領軍,但負責對外經貿的商務部和進出口的海關總署,卻由另一名副總理胡春華主管。

評論還談到,5月21日,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視察商務部以及海關總署,由主管這些部門的副總理胡春華陪同。

這本是“例行視察”,評論對負責中美貿易談判的劉鶴未現身,感到驚訝。

此外,評論還例舉了2018年上海舉辦國際進口博覽會,胡春華兼任主任,但實際上這也是胡春華份內職責,胡春華其中一個兼職是“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籌備委員會主任”。

評論對劉鶴與胡春華近期動向分析之後認為:兩人的分工似乎是劉鶴負責對外談判,但回國後談判結果要由胡春華落實。不過胡春華的角色也並非只有對內。

其中包括了,4月3日,胡春華在紫光閣會見了吉爾吉斯斯坦第一副總理沙季耶夫;4月9日,胡春華在中南海會見了英國蘇格蘭地方政府首席部長斯特金(Nicola Sturgeon)一行;5月下旬,胡春華會見到訪的英國英中貿易協會主席詹誠信勛爵(Lord Sassoon, Kt)一行等等,因此評論得出結論認為,這是“舞台劇演出中的AB角制度”。

中共國務院分工明確做法是不得已而為之

阿波羅網記者隨即查詢了中共國務院有關副總理分管的說明,即:“副總理的分工並不是固定搭配,通常會根據個人的經歷、專長等進行優化調整。”

從中共過往的分工公看:2008年至2013年,時任副總理王岐山分管商貿、金融,回良玉分管三農、扶貧;但2013年至2018年時,商貿、三農、扶貧都由時任副總理汪洋分管,馬凱則分管工業、交通、金融。

官媒報導顯示,中共十九大國務院組建,商貿、三農、扶貧的工作再次分開;教育、科技兩大領域也已由不同的副總理分管。

實際上,中共國務院是面對大致15個板塊進行分工,而這一屆中共國務院,最終的分工還是將商務與金融分開,即胡春華分管中有了商務,劉鶴涵括了金融、科技、工業三大方面。

劉鶴上任初始,官媒就界定了其“身兼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的定位,並指他“第一場硬仗就是迎擊美國的貿易戰”。

而實際情況也是如此,中美貿易爭端開始之後,從中興事件到中美北京第一輪談判,到中美貿易第二輪的畫幅談判,都是劉鶴負責,並擁有特使的尚方寶劍。就連外界一致看好的中共國家副主席王岐山也大致因為“名不正言不順”遲遲未介入。

至於胡春華,只是在分管領域按部就班,履行所謂的職能職責而已,他與劉鶴並不存在如《明報》形容的〝如此古怪〞,更不是舞台劇演出中的AB角制度,〝當A角的演員臨時抱恙或有事,就由B角演員頂上。〞因為他們正好各司其職。

阿波羅評論員竇祈新認為:中共的獨裁體制,任何決策都不會有反對黨或諸如議員的反對,更無相關法律法規以及體例約束,公開聽證等制度。在這一體制下,保證不了政治的透明,更遑論其他。在權力不受包括媒體等的相對制衡情況下,劉鶴被委以重任並對習近平“單線”負責,也可看作是一種特殊安排。

網路上曾有說法指,劉鶴與習近平識於微時,加之劉鶴在中共國務院的多年磨礪,在經濟方面的獨到見解,因而成為習近平〝首席經濟智囊〞。劉鶴在進入政治局,並成為副總理,其老到的經驗使之成為“中美貿易糾紛”的不二人選。習近平的內閣給予劉鶴的擔綱與副總理分工必然出現矛盾,但並不影響總體安排,因此媒體的說法十分勉強。中共在目前面臨的種種困境中,對副總理的分工“優化調整”並非不落窠臼,況且中美貿易爭端的實質,說威脅到中共的生存也不為過。

對與劉鶴在不分管的領域中牽頭中美經貿談判,海外評論人士崔士方認為,乃因這塊骨頭太難啃,但對中南海來講又太重要。所以必須找個經貿方面的強手去接川普的降龍十八掌(降的是中共邪靈這條赤龍)。至於劉鶴能撐到第幾掌,還有待觀察。

來源:阿波羅網歐陽理明綜合報道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2L5E96k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