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7日星期二

中共官方發布《國家網路空間安全戰略》

黑客組織實施攻擊、竊密活動(AFP)

官方星期二發布。有評論認為,中共當局在進一步收緊對的管控。

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12月27日發布《國家網路空間安全戰略》稱,互聯網等信息網路已經成為信息傳播的新渠道、社會治理的新平台、國家主權的新疆域。隨著信息技術深入發展,網路安全形勢日益嚴峻,利用網路干涉他國內政以及大規模網路監控、竊密等活動嚴重危害國家政治安全和用戶信息安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遭受攻擊破壞、發生重大安全事件嚴重危害國家經濟安全和公共利益,網路謠言、頹廢和淫穢、暴力、迷信等有害信息侵蝕文化安全和青少年身心健康,網路恐怖和犯罪大量存在直接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社會秩序。《戰略》要求增強風險意識和危機意識,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推進網路空間和平、安全、開放、合作、有序,維護中國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實現建設網路強國的戰略目標。

根據該《網路空間安全戰略》,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網路空間安全工作的戰略任務包括:捍衛網路空間主權、維護國家安全、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加強網路文化建設、打擊網路恐怖和違法犯罪、完善網路治理體系、夯實網路安全基礎、提升網路空間防護能力、強化網路空間國際合作等9方面。

廣東居民李勉之12月27日晚間接受本台記者電話採訪時認為,中共當局在進一步收緊對互聯網的管控,

“制定這個戰略,說了那麼多這個安全、那個安全,實際就是一回事兒。就是要堵塞信息和言論的渠道。說穿了,還是瞞和騙。”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12月22日發布的《互聯網輿論治理成效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下半年以來,中國互聯網熱點敏感輿情退潮,媒體正向引導增強,主導網路空間。報告指,2016年以來,國家網信辦加大執法力度,綜合運用曝光、警告、約談、禁言、關閉、取締等多種治理手段,有力打擊了危害國家安全、電信詐騙、淫穢色情、暴恐血腥、敲詐勒索、侵權假冒、虛假謠言等各類網上違法信息和行為,治理成效顯著。今年下半年,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批判、正名的網路討論明顯升溫,以“小粉紅”和“網路文明志願者”群體為代表的民間力量,對於國家模式和發展道路認同度更高。中國門戶主要宣傳中央大政方針、服務民生訴求,主體輿論導向健康向上,凸顯網路正能量角色。以往出現的以標題黨、虛假新聞來煽動社會情緒、獲取點擊量的現象,有明顯改觀。直播平台也明顯凈化,部分平台還聯合發布了自律公約,敏感事件熱度下降,平台治理成效顯著。

美國中文網刊《中國事務》主編伍凡對此評論說:

“人們通過這麼個手段,通過互聯網,來傳播社會各種各樣的動向。老百姓這樣把心裡不滿反映出來,中共非常害怕。”

另據中新網12月27日報道,由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傳媒大學共同主辦的網站履行主體責任高峰論壇當天在北京召開。論壇以“履行主體責任、傳播正能量、共築同心圓”為主題,旨在倡導互聯網企業切實履行網站主體責任、社會責任,積極傳播正能量,營造清朗網路空間。

(記者:林坪;責編:嘉華)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from 澳洲新聞網 » 情系中華 http://ift.tt/2icL5kQ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