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第一個周末,迎來了每日新語的第十二期,本期我們帶來的是——白人飯。
白人飯在年輕人中流行開后,並沒有一個精確的定義,但它的精髓,在於冷、素、少——可以整吃的絕不切開,可以生啃的絕不開火,被調侃為「能維持基本生命就行」。憑藉健康方便還便宜的優勢,白人飯俘獲了大批年輕人的心。
看過韓劇《黑暗榮耀》的朋友應該都記得,宋慧喬扮演的文東恩,為了復讎,每天只是殺氣騰騰地吃紫菜包飯,對她而言,吃飯同樣只是維持生命的一種必要手段。
通過這極簡的白人飯,文東恩放棄了食慾,以一種卧薪嘗膽的方式,最後完成了復讎。
像文東恩一樣,選擇白人飯的年輕人,他們也放棄了食慾,放棄了外賣,放棄了處理複雜食材的精力消耗。以最低的時間和金錢成本,去補充人體熱量和必要營養攝入,兩片吐司、幾片生菜、一個水煮蛋和一片薄火腿,一頓白人飯就這樣做成了。
但在放棄的同時,他們也得到了一些東西。比如,得到了基本的熱量需求,得到了比重油重鹽的外賣更健康的營養。更關鍵地,由於放棄了對於好好吃飯的「奢望」,他們竟意外地獲得了時間和自由。
人形兔子
你吃過生芹菜嗎?
你吃過蘸醬的生芹菜嗎?
在白人飯的潮流中,這是一個經典菜譜——生芹蘸醬。綠色的生芹菜看上去比手指還粗,凸起的經絡分明,一口下去,嘎嘣脆,嘎嘎香。
最新鮮的食材,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方式。牙齒是菜刀,舌頭是勺子,嘴巴是碗,基於這個理論,生啃胡蘿蔔、生啃彩椒等等吃法也出現了,一眼望去,辦公室里,吃白人飯的小夥伴儼然一隻人形兔子。
當然,「白人飯」也有高階版本。
比如一盤洗乾淨的青葡萄和乾酪,再加上一顆被切成兩瓣的水煮蛋;又或者,兩片吐司,中間夾著一塊速食火腿,再蓋上一片芝士。
甚至有在國外的網友,曬出正在售賣的白人飯套裝——一個塑料杯子里,整齊插著生芹菜、胡蘿蔔條和一盒花生醬。
有白人飯愛好者在下面評論:「給我一盒醬,我能追著綠化帶啃出二里地。」
而只要留心身邊,說不定也能發現正在吃白人飯的小夥伴們。這時才會明白,它並非只是一個梗,而是真實刻入了一些人的生活,留下了獨屬於這個時代的烙印。
傍晚,太陽剛落山,隨著鑰匙轉動的清脆聲響,在南京,30歲的包心儀拖著疲憊的軀體回到了家。她癱坐在沙發上,工作一整天和通勤一個半小時的疲憊得到了些許釋放。
更迫切的是飢餓感。她起身打開冰箱,此時的她,累得連把蔬菜放進水裡煮一下的想法都沒有了。洗了幾片蔬菜用兩片麵包夾著,再啃一塊雞胸肉和一個西紅柿,就作為晚餐了。
這就是她的白人飯晚餐。
晚上睡覺之前,她還會再抽出十分鐘,來準備第二天中午的白人飯,西紅柿最近吃膩了,她準備換成黃瓜或者胡蘿蔔。
與新人包心儀不同,在杭州一家互聯網大廠工作的周雯,已經入坑白人飯七年了。她最初接觸白人飯,是在國外上學時。那時,白人飯的叫法還不流行,但中午生啃一些蔬菜或是三明治,在國外很正常。
所以那時她想念中餐。但她沒想到,即使回了國,她還是吃回了白人飯。
在互聯網大廠,十二點到下午一點半是午休。這段時間,有人會去樓下的美食城,有人會點外賣,還有的會自己帶飯,在公司微波爐前,每天中午都要排隊。
周雯說,杭州是美食荒漠,沒什麼好吃的(注:口味因人而異)。她索性重操舊業,每天早上從家裡帶些生蔬菜、乳酪、雞胸肉,中午直接在工位上開啃。最多半個小時,一定能吃完,這樣,她才能保證有一個小時的時間午休,這對她很重要。
白人飯也不光出現在職場上。
在它背後,也是對效率的極致渴求。比如,高三黨、考研黨、期末黨里,有些人會選擇吃白人飯,來節省時間。
彭晶晶備戰考研時,就吃了一段時間的白人飯。考試越近,她越焦慮。儘管每天都學14個小時,她還是覺得時間不夠,後來乾脆吃起了白人飯。
兩片吐司,中間夾著一片薄薄的火腿,和不太新鮮的生菜,再啃上一個蘋果,飽腹感就來了。她一邊吃,一邊看學習視頻。兩倍速播放的知識點,和寡淡無味的白人飯,在同一個時間段里,同時被腦子和胃消化著。
似乎能抓住的有確定性的未來並不多,她拚命也要抓住這一個。
而00后女生劉倩,則是吃白人飯吃得有些勉強的那一個。一年前,她畢業后留在了江蘇,學生時她喜歡健身,那時她吃白人飯,目的是為了低脂、健康。
後來參加工作,她公司在35層,一到飯點,電梯就排起長隊,下去吃飯的員工要等上好幾趟,上來送餐的外賣員,也免不了要多等一會兒。
無奈,她又重新吃起了白人飯。
只不過,雖然嘴裏吃的是白人飯,但她心裏想的依然是媽媽做的燉肘子。正式工作才一個多月,她已經想換工作,回山西老家了。
被動的選擇
每一種餐飲習慣背後,都有著相應的文化和時代背景。
白人飯之所以起源於歐美,是由相應的工作時間決定的。通常來說,歐美人午休時間短(或者不午休),但下班早,所以午餐對付一下,晚餐會吃豐盛一些。
以在美國的谷歌工作的徐愛為例,她從來都不午休。雖然谷歌上下班沒有嚴格規定時間,但她會選擇早上九點半到公司,下午四五點就下班回家。
「一般我們午飯不會吃得太heavy,會多吃蔬菜和肉,少量吃點粗糧,這樣就不會困了。」徐愛說。相比之下,「晚餐會吃得好一點,吃得久一點」。
但當白人飯流行到了擁有「八大菜系」的中國,情況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由於很多人只聽說了歐美人中午吃白人飯的寡然無味,沒看到晚上他們回家吃的那頓好的,導致這個概念在國內擴大了——現在,有些人選擇從早到晚都靠吃白人飯活著。
南京的包心怡就是如此,她中午晚上都吃白人飯。
這樣的日子是從一個月前開始的。她在一家教培機構當老師,一個月以前,她的午餐都是通過和同事們一起,在網上拼團點外賣解決的,一頓飯要十幾塊。
但十幾塊的外賣實在不好吃,蔬菜和肉都很少,油也很大,好吃的外賣又太貴。包心儀實在受不了了,她選擇自製「白人飯」來反抗。
這也改變了她的生活習慣。通常,她一次買一周的蔬菜,「只要二十幾塊錢」,有時候,她還會去附近的菜市場買盒裝雞胸肉,煎好的肉切成塊,一盒只要四塊錢。
如果想改善伙食了,就再買一塊十二塊錢的牛排加餐。
這樣算下來,一頓營養均衡的白人飯,最少只需要八塊錢。而且,比外賣還要健康一些。更重要的是,方便快捷,不開火,不用洗碗,五分鐘搞定,下班以後,再也不用和廚房的鍋碗瓢盆相互折磨。
不過,不少吃白人飯的人,也都坦承白人飯真難吃,但他們沒有辦法。
如今已經進入一個獨居時代。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22)》,全國15歲以上單身人口為2.39億人,其中相當一部分是上班族,他們需要面對如何自己解決吃飯的問題。
一般來說,如果在下班后,想做頓好飯來犒勞自己,那麼,會面臨兩個難題:首先,你所居住的房子要有廚房,且你能夠便利地使用廚房。
其次,下班到家后,你還要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來應對買菜、洗菜、切菜、炒菜、洗碗、收拾廚房等一些列問題。
包心儀就和兩個室友共用一間廚房。這一周,她趁超市促銷買了好幾袋餃子,想著偶爾吃點熱乎的。
但很不巧,廚房燃氣灶壞了,打不著火,中介告訴她,近期如果要用廚房,需要手動打火,膽小的她選擇了放棄。
就算廚房能用,但精力這一關也很難過。
為了節省開銷,包心儀租的房子離公司很遠,且附近沒有地鐵站。每天早上,她要提前一個半小時出門趕公交。一個半小時的通勤,外加教培機構的繁重工作,壓得她沒有心思去好好做飯。
人們的時間被通勤擠占,是個普遍現象,因此留給生活的時間就更少了。《2022年中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顯示,有超過1400萬人正在忍受單程超過60分鐘的極端通勤,比重為13%。
除了通勤,還有加班。在互聯網大廠的周雯對此深有體會,她所在的小組比較卷,到了下班時間,即使是內心一萬個不情願,在氛圍的壓力下,她還是只能跟著大家一起加班。
包心儀也曾在凌晨一點被釘釘消息叫醒。她也感慨,什麼時候,才能將工作與生活分隔開?
在今年5月,DT財經也發布過一則《2023年輕人加班報告》,報告中,95.7%的人都在最近加過班,其中超六成人在周末加班,超四成人節假日還在加班。而且每七個人里,就有一個人加班超過8小時,要熬夜、通宵或犧牲周末休息時間。
另外,超九成人都遭遇過「隱形加班」,這包括:在家裡回復工作消息、參加公司培訓,和領導同事聚餐等。
相比之下,首當其衝被節約掉的,可能就是用餐時間了——白人飯就在這時候流行起來。
擁抱「白人飯」
不過在現實里,由於人們對白人的接受度不同,所以反對的聲音也不小,甚至,還會遭來白眼。
在江蘇無錫,24歲的孫斯文就真真切切地感受過。
做文案策劃工作的她,在一開始帶白人飯去公司的時候,迎面而來的,就是同事的冷言冷語。
她在工位上拿出她的午餐,一個普通的透明塑料盒裡裝著一些簡單的食材:一片夾著玉米粒的吐司,還有一些切條的胡蘿蔔和小番茄,幾顆藍莓散落在上面。
「喲,你在減肥啊,就吃這麼點?」
「我是中國胃,我可吃不來你這種冷的。」
「吃得這麼省,我的胃口得是你的好幾倍。」
孫斯文聽了心裏有些不舒服,但她還是堅持自己的看法:不管是傳統中式餐飲,還是西方的白人飯,只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就好。
況且,白人飯吃多了,人確實是會瘦的。
包心儀對白人飯的情感,也從最初的被動選擇,變得更複雜了,她甚至有些感激它。雖然難吃,但她覺得,白人飯給予她了某種安全感。
吃「白人飯」一個月,包心儀已經瘦了4斤,她看到網上說「一個月瘦3—5斤是最健康的減肥」。沒有刻意節食、沒有暴汗的運動,純吃白人飯瘦下來的。
在這之前,體重的煩惱已經糾纏她很多年了。
2018年研究生畢業到現在,她接連換了三份工作,在三座城市生活。接連的工作變動,讓她選擇依靠暴飲暴食來釋放壓力——夜宵、火鍋、炸雞、烤肉、碳酸飲料……她長胖了幾十斤。
但現在,她覺得自己被白人飯改造了。不只吃的分量少了,口味上也清淡了許多,就連自己的錢包,也沒有之前那麼窘迫了。
她算過賬,之前在南京,刨掉房租,自己還要花三千多的生活費,每個月過完,沒剩多少錢。
但最近這個月,改吃白人飯以後她發現,一個月快過去了,自己居然才花了一千多。
「白人飯好像讓我找回了生活的平衡感,生活好像更可控了。」包心儀說。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一種更大的自由度。
考研備考的彭晶晶,吃了一段時間白人飯後,考研結束第二天,她也上了秤。
她嚇了一跳,身高一米六五的她,體重掉到了82斤。對著體重秤,她拍了張照片發到家庭群,媽媽急得馬上打來一個電話,叮囑她要好好吃飯,而爸爸,則給她的生活費多轉了五百。
最後出成績,彭晶晶考得不錯,如願拿到了目標院校的錄取通知書。她回想那段考前吃白人飯吃得有些反胃的日子。
那是一段平淡的日子,也是一段殘酷的日子。她說,在那樣殘酷激烈的競爭場上,要想贏,對自己必須狠。
「我挺感激白人飯的。」彭晶晶說。如果再回到那個備考的時刻,她忍著反胃的衝動,依然還會大口大口地啃白人飯。
因為只有那樣,她才會覺得自己在這場人生的比賽中,真的全力以赴了。
澳洲禁聞安卓APP,其它網站沒有的澳洲禁聞
法國猶太老闆:神告訴我們,只有一位中國人能救人類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每日人物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QXZCeMY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