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資深北漂才會懂得的一個事實是:如果一個新來的北漂,在3年之內就獲取了一張北京戶口,即便月薪不過萬,也已經擊敗了99%的非京籍北漂人。
如果在實力和運氣上都拼不過別人,就只能在選擇上下功夫。於是,那些奮鬥了數年,依然落不成戶口的北漂,開始用另一種方式彎道超車:把戶口落到海南。
隨著「海南2025年封關」、「海南島即將成為下一個香港」等消息逐步放出,一批認為老家戶口含金量不足的年輕人,開始爭著搶著去海南落戶。
「反正我的戶口又不是北上廣的,留在老家也沒啥用。」這群「新海南人」期待著,「上一批城市化紅利沒趕上,押中了就是下一批坐地戶。」
在他們的想象下,海南是連結國內外的開放口岸,是一個靚麗到可以當成旅遊目的地的故鄉。
且落戶條件比一線城市寬鬆太多了:41周歲以下公民,只需達到大專以上學歷就可申請人才落戶。
封關后,擁有海南戶口不僅可以隨便買免稅商品,還能享受產業零關稅、個人所得稅全國最低等島民福利,參加一些國家的旅行團還能免簽出境。
「落戶后再買個房,升值空間未來可期;就算不賣也可以在海南就地躺平,人生又少走幾十年彎路!」
一批在大城市卷不動的年輕人,用一張海南戶口,提早為自己買下一支未來養老的潛力基金。還有一批直接搬去了海南,「辦戶口之前先來適應一下環境。」
漸漸地,一些頭腦一熱搬來海南的年輕人發現,戶口紅利到底啥時候能發揮作用,長期看來仍然是未知數。但在海南每一天的工作和生活,才是需要切實應付的。
一位年輕人如此形容在海南的生活:「海南確實好,但前提是,你得是真來退休的。」
01
去海南上班,我後悔了
親身來海南過過日子的年輕人才知道,在海南上班要想攢到錢,幾乎一場不可能任務的挑戰。
這裏的上班族普遍工資不高,「每個月3000-5000是主流,能選的行業、崗位,種類也遠不如大城市。」
房價也越來越高攀不上。三亞、海口的新房均價在2-3萬,就連三亞隔壁的陵水縣城,房價都已經超過2萬。「一些老年人都在這兒養不起老了,開始撤離到雲南。」
物價雖然沒有傳說中那麼高得離譜,但有些品類也比肩北上廣了。有博主曾把海口、三亞的農產品物價與其他主要城市進行了對比,發現海南的牛羊肉、雞蛋這類常吃的食物,均價比北上廣還高出一截。
圖源:海南省價格監測中心
如今的海南,正在成為一座新的圍城。困在大城市裡的年輕人,把自己對優雅退休的全部幻想都寄存在了海南;而真去了的年輕人,卻開始盤算著:我啥時候才能回大城市啊?
99年的哈爾濱人小包和江江,是遷徙海南的人群中最常見的東北大軍。江江早在幾年前就辦好了海南戶口,而小包則單純想換個舒適的城市定居。
他們兩年前先後搬到了三亞,後來又毅然決然搬回了老家。兩個人對於在海南找個活兒乾的體驗是:創業門檻高,打工賺太少。
他們本想趁著海南旅遊的東風,發展租車事業。「到了才發現,這裏店面租金一個月2萬多塊錢,比哈爾濱貴上一倍多,而且基本只能在旺季做遊客的生意,當地人只騎電動車。況且,當地已經做了租車生意的老大哥們,車比你多還比你好,我們太年輕,根本卷不過別人。」
創業未遂,他們只能分頭先去找個班上。
找工作的那一個多月,小包頂著每天40多度的高溫,從市場運營到商務、銷售,面試了十幾份工作。「10家裡有5家,都只是在一個空蕩蕩的寫字樓里,租了一間20平不到的小屋當辦公室。挺多感覺都不太正規,有些面試官在那兒哐哐抽煙,還玩兒手機。」
在招聘網站上寫的薪資他以為就已經很低了,結果面試之後才發現更低。「跟你說試用期是三四千,轉正之後給多少,要看我幹得怎麼樣再給我定價。」
最後,小包終於在一家有100多名員工的直播電商公司,找到了一份運營工作,底薪3500加業績提成。「扣完五險,那幾個月平均下來月薪7000多,已經是我能找到的最高的了。」
在直播公司的工作瑣碎,但壓力不大,每天按照很有「海南特色」的工作時間表進行。「早9晚5,中午11點到下午1點半是午休時間,這個是雷打不動的。」
同事們也不像在大城市裡那麼卷,「他們家在本地的,就覺得有個工作做著就行了。我其實也不是一個多有衝勁的人,如果不是掙得太少了,這種工作氛圍我倒也獃著挺舒服。」
江江在海南找活兒的過程也不算順利。「最離譜的是有一個海南老闆,一邊面試我,一邊嚼著檳榔問我:我們這裡會拖欠工資,你能接受嗎?」
他最後找到了一個為酒店提供物資的公司做銷售工作,一個月4000多的底薪。老闆告訴他,入職后加上提成能輕鬆月薪過萬,「但實際上我努力拓客源,最多的一個月也就7000多。上五險都是我強烈要求之下,公司才給我繳的。」
即便如此,江江也已經是同事里工資拿得最多的員工了。「本地同事上班跟我們思維不一樣。我可能想著4000如何變6000,他們就是賺4000花4000。也不攢錢,全享受了。」
回頭想想,在三亞僅有的4個多月職場生涯里,江江儘管沒收穫太多,但也沒累著自己。「不像現在周圍的人就想著怎麼往上走,怎麼卷自己。在海南一直上班,指定能長壽。」
02
有一些班,連海南人也上不去上了
都說在北上廣很難遇見一位海南人。
吃慣了活雞活鴨活海鮮,沒有被預製菜哺育過的海南年輕人,要放棄自然環境和鬆弛感全國數一數二的家鄉,確實挺考驗人。
但還是有一部分海南年輕人,對家鄉的慢生活實在無法同步。89年的海南人阿濤,已經做了快8年的北漂。當初決定出島,是奔著北京的高薪來的。
「我畢業后在海南的酒店做銷售,那時每月拿著3000多的工資,來北京的互聯網年薪20萬,你說我來不來?」
在北京,他完成了用互聯網思維去進行社區運營、產品升級的高效工作模式。「但回去跟海南朋友聊創業機會的時候,他們沒有這一套思路,還是一套相對保守的老辦法。」
阿濤的北漂生活幾乎沒有過渡期,他一到北京就愛上了這種高節奏、高產出的職場生活。「我現在自己做餐飲創業,可能一天工作12個小時都不覺得累,北京讓我時刻有種奮鬥的激情。」
但一回到海南,阿濤自動就會切換到慵懶的度假模式,「每天睡到自然醒,吃一個早午餐,下午就出去找朋友玩。」
於是,阿濤現在每次回海南,最多待半個月就會盤算著什麼時候回北京,「得回去找找狀態。」
海南市區街景
31歲的建築公司經理James,在疫情期間回海南之前,一直在深圳打拚,在位元組跳動做過互聯網運營,還曾和朋友合夥創業。
「回海南本來是休息為主,一個熟人老闆邀我去他的公司幫忙做管理,我就去了。」在深圳的時候,阿濤每月最高時月薪有2萬多;而現在,他每月領著7000出頭的固定工資,只夠剛剛覆蓋一家三口的開銷。
在這個公司,James是為數不多的本科學歷。「周圍工薪階層月薪4000左右還是主流。總體上,比起一二線城市的同齡人,我們的工資起碼差了1萬多塊。」
James的海南日常
工資少了,工作開展的難度卻增加了,比如招聘。「我們是個地級市,小地方沒什麼HR的概念,公開招聘成本很高,招聘大多都是物色身邊的人。但這個池子太小了,這就導致我們通常沒有辦法找到最合適的人。
公司里還不乏老闆的親戚朋友,不合適還不能開掉,管理上也不能對他們形成約束。」
組織經營、戰略管理,就更加無從談起。他時常感覺,確實難以在當下的環境找到同頻的朋友。「這就是武俠里說的『草莽』吧。所以基本上想做些事情的年輕人,都離開了海南。」
如今,James會在業餘時間和朋友一起喝喝茶釣釣魚,「看上去挺放鬆的,但其實我也不是很喜歡這些娛樂項目,只是為了融入一下。」
在家鄉待久了,還保留著創業夢想的James,計劃著3個月之後就重回深圳,和朋友一起做跨境電商。「海南現階段的產業,如果要創業投入的資產太重我負擔不起。而互聯網事業還沒發展起來,想招人也很難找到合適的。
但在深圳,已經有了很成熟的產業鏈,也有同行的朋友一塊兒做。離開海南,是我當下能做的最好的選擇。」
結語
兩年前,87年的武漢人粒粒,還是北京某頭部互聯網大廠的一名策劃。她當時聽朋友說起海南要封關的消息,還能抄底在海南買房,只花了1個月的時間,就迅速將戶口從武漢落到了海南。
「我在北京這麼多年也沒有戶口,所以對我來說戶口在哪兒都一樣,遷過去說不定還能撞上一個風口。」
為了在海南購房,粒粒曾專程2次飛往三亞看房子、踩樓盤。「在海南有套房子,以後養老也是極好的。」
只是沒想到,不久后她就遭遇了裁員。跨在35歲的檻上,粒粒至今都沒有找到新的工作,在海南買房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現在,失業的粒粒在謀划著不久之後先離開北京。我問她,有沒有什麼你最想去定居的地方?
粒粒想了想,「還是海南吧,」她說。雖然海南沒有給過她什麼承諾,可畢竟,「我戶口在那兒呢。」
澳洲禁聞安卓APP,其它網站沒有的澳洲禁聞
法國猶太老闆:神告訴我們,只有一位中國人能救人類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三聯生活實驗室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irZwzau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