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腳下書本的厚度,就是他人生的高度,心中有書,腳下才會有路,那些每天渾渾噩噩的人,永遠沒有選擇權,只有被動地接受命運的安排。
看書小女孩侵權必刪
對普通人來說,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卻是最好走的路,咽下讀書一時之苦,方能逃過生活的一世之苦。
前天有位讀者給我留言,說他的小外甥天天沉迷於手機,還說不想讀書,只想在家玩手機。
她實在看不下去,就說了她小外甥幾句,誰知她外甥氣憤得要命,還讓她滾,不讓她多管閑事。
那一刻她非常痛心,痛的不是孩子罵她,而是覺得孩子這幺小,除了看手機什麼都不管不顧,如果在這樣下去,孩子就真的廢掉了。
像孩子看手機不管不顧的情況,我相信生活中,應該很多父母都遇到過,只是有些輕重不一樣。
有些孩子說說還能聽,有些父母直接就以打罵為主,甚至沒收手機,有些是十八般武藝全部用上。
結果還是不聽,甚至有的道理懂得比我們還多,說得比我們還有理,更有的說得我們啞口無言。
最後把父母氣得要命,孩子則像沒那回事一樣,該看看該吃吃,該玩玩,這時,我就在想。
當我們說孩子,孩子不聽時,其實證明我們說的話,孩子沒聽進去,又或者無法理解和體會我們的心。
當孩子不理解也體會不了時,就很難聽進去我們說的每一句話,既然孩子聽不進去,那不如讓孩子自己體會。
清華校長曾經也給出忠告:
孩子厭學不讀書,就帶孩子去三個地方,比打罵管用。
人生的經歷是需要孩子自己體會的,只有自己體會了生活之苦,才能珍惜當下所擁有的真正幸福。
帶孩子去工地
記得小時候,因為家境貧困,爸爸要外出賺錢,所以小小年紀,就替父母承擔家務和田地里的農活。
自然也就早早地體會了生活之苦,所以讀書時,就額外努力,希望通過讀書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但現在的孩子,卻是父母每天就算再累都不捨得用一下,還把好吃得好喝的,都留給自己的孩子。
但他們的付出,卻沒有得到孩子的感恩,孩子更是心安理得地接受父母付出的一切,甚至有的還抱怨父母。
為啥那麼嘮叨,管得還那麼多,天天催著讓好好讀書,不想讀書就不想讀書吧,他們還非要扯上以後如果不讀書,生活會有多苦多苦。
煩都煩死了,還說不讀書的人,不是照樣能賺錢甚至過的還挺好,殊不知,他們所擁有的一切,是有人為他們負重前行。
孩子每天處在鋼筋水泥、光鮮亮麗、網路發達的時代以及各種便利的生活里,就像溫室里的花朵一樣。
已經被父母溫養慣了,自然也就體會不了生活之苦,所以才會導致孩子抱怨父母管的太嚴甚至嘮叨。
當孩子不愛讀書時,就讓孩子自己體會生活之苦。
今天送大寶來畫畫,認識了一位寶媽,聊天中我們聊起了她的孩子,她說去年她孩子快把她氣暈了。
每天都在家裡看手機,啥也不想弄,苦口婆心和孩子講沒事時多看看書,一直看手機會影響學習,那知道孩子來了一句,讀書有啥意思。
不讀書也能賺錢,你看人家考上清華北大的,讀了那麼多書,不是照樣還要給別人打工,反正讀書不讀書結果都一樣,為啥我還要讀書。
現在的孩子被網路視頻扭轉了觀念,甚至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可怕的是,還自信滿滿地覺得自己是對的。
聽完孩子說這些話,當時她目瞪口呆,又好氣又明白此時再給孩子說什麼,孩子都聽不進去。
所以她也就沒在過多說過什麼,而是2天後同孩子商量,去工地看她舅舅,她舅舅是工地的經理。
時不時會去工地,但他們去的時候先去的是舅舅辦公室,所以就坐在辦公室辦公椅上涼快。
孩子還說,你看舅舅在工地工作也是蠻涼快的,她回答說是的,最後又說,沒事咱們去給你舅舅送資料,孩子覺得來了,就給舅舅幫點小忙。
所以他們從一樓爬到了19樓去給舅舅送資料,她們爬沒幾層時,孩子就說了好幾次好熱好累。
她都鼓勵孩子,堅持一會就到了,還說咱們爬這一次,人家工地的工人在房子沒建好時,要每天爬很多次。
你說他們累不累,就這樣孩子在她的鼓勵中爬到了19樓,到19樓時,她通過窗戶看外面的工人。
問,你看那些在太陽中暴晒的叔叔們,他們在太陽底下,每天汗流浹背、衣服如地圖一樣,你說,他們熱嗎?
孩子看了一會,說,肯定又熱又渴,接著又說,媽媽我去拿點水給叔叔們喝吧!她說行,就讓孩子下去拿水了。
拿水上來后,她就帶著孩子走到工人門旁邊,問道,大哥你們在這裏幹活熱嗎?大哥說熱啊!
那這麼熱你們還幹活,大哥說不幹活怎麼辦,家裡還有老婆孩子要花錢,不幹活那有錢花啊!
最後又說,天太熱了,你們別在這裏曬太陽了,孩子小別把皮膚晒傷了,她為了讓孩子多體會一下生活。
就在那裡多和大哥聊了一會天,直到感覺差不多時,就帶孩子去辦公室了,中午吃飯時間到時。
看書小女孩侵權必刪
孩子舅舅也沒帶孩子去職工餐廳吃飯,而是帶孩子去工地工人飯堂里吃飯,帶到工人飯堂時,舅舅就同孩子說,中午你就在這裏吃飯吧。
我去我的職工餐廳吃飯了,當飯堂的師傅給孩子盛了一碗看著都沒胃口的撈麵條時,孩子就又有反應了,還悄悄同我說,媽這飯怎麼這麼難吃。
這時我說,難吃嗎?工地的叔叔們每天都這樣吃飯啊,孩子說,那他們不會去外面買好吃的嗎?
這時我就說,他們會啊!但是外面的飯太貴了,他們不捨得,只有每天吃飯堂的大鍋飯。
他們才能省下來更多錢,給自己的孩子買他們想要的東西,也才能有更多的錢供他們的孩子讀書。
因為他們體會了生活的艱難,所以希望他們的孩子能好好讀書,將來不要在吃沒讀書的苦。
這時,孩子哭著說,媽媽以後我再也不說不讀書了,回去我好好讀書,不讀書乾的活真的太累了。
龍應台曾在信中給兒子說道: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作為父母,當孩子不想讀書又不懂得感恩時,不防像這位智慧的媽媽一樣,狠下心來,讓孩子體會生活的苦。
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明白,讓他好好讀書,是不想讓他以後為錢被迫謀生,也不想讓他將來透支自己的青春和體力,賺取最少的工資。
而是希望讀書可以成為他向上攀爬的基石和階梯,支撐他未來可以看到更遠更美麗的風景。
帶孩子去山區學校
當孩子不想讀書時,帶孩子去山區學校,感受山區孩子是如何上學的,只有感受別人的苦,才能珍惜當下的福。
之前看過一篇評論,講的是評友的16年山區求學之路,他說當時真的覺得自己苦死了。
特別是讀書時,從一起的10多個夥伴,讀著讀著就只有自己一個人在讀書時的孤獨和焦躁。
但等大學畢業時,擁有了穩定的工作和幸福的小家時,他覺得之前吃的苦一切都是非常值得的。
所以,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很多時候之所以不願意好好讀書,其實是因為他一直生活在父母搭建的美好生活里,從未感受過生活之苦。
沒有體會過生活之苦,也就不知道讀書的意義何在,所以,作為父母當孩子求學的路上迷茫無措時,一定要為孩子迷茫的心指明方向。
帶孩子去火車站和飛機場
當孩子不想讀書時帶孩子去火車站感受火車站因為生活疲憊奔波以及慌慌張張趕車的樣子,在帶孩子去機場,感受頭等艙的不同待遇。
同時告訴孩子,如果想要以後不用大包小包的趕火車,而是優雅地坐在候機室里等待登機。
那就要努力學習,雖然說交通工具不能證明也不能衡量一個人的成功與否。
但不可否認,頭等艙可以優先登機,銀行里的VIP可以不用排隊等待,世界從來都不是平等的,你有多努力,將來你就會就有多麼特殊。
所以當我們的孩子不願學習,只想待在家裡看手機時,不妨帶孩子去這3個地方。
讓孩子感受到這個世界的另一面,同時感受如果現在不吃讀書的苦,終將有一天會咽下打工的苦。
書中曾有一段話可以和孩子共勉:
一個人腳下書本的厚度,就是他人生的高度,心中有書,腳下才會有路,那些每天渾渾噩噩的人,永遠沒有選擇權,只有被動地接受命運的安排。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就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來源:彤橦媽媽聊育兒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fAXIKPH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