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日星期六

大疫之後世界會跟以前一樣嗎?10種情況

世界衛生組織網站新冠病毒肺炎全球分佈圖2020年3月2日
世界衛生組織網站新冠全球分佈圖2020年3月2日 ? WHO

(來源:法廣RFI 作者: 古莉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大流行,襲擊全球,風暴尚未結束,人們已經開始考慮疫情后的世界和生活。艾迪-富傑(Eddy Foujier) 描述了10種人在「以後世界」10中情況。他說,一些人想恢復疫情前的老習慣,另一些人則想換個活法,也有人從「怕生病」到「怕明天」。

赫芬頓郵報4月17日刊出艾迪-富傑的文章。他說,最近很多人都在思考「以後的日子」和「以後的世界」。還有一群議員鼓動通過公眾咨詢來理解以後的世界。這些預測通常涉及地球,世界,歐洲,法國,經濟和社會體系,卻很少涉及個人。

然而,根據年齡和健康狀況不同,個人對的暴露程度或脆弱性也極為不同。而且每人在隔離中的感受也不一樣。人們感受取決於住在還是住在敏感郊區或鄉村,住的是一小間公寓,還是住帶花園的房子,是單身一人,還是夫妻二人,或一家子,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能否繼續賺錢,能不能上網等等。

所以,對於個人而言,以後的世界因人而異。要考慮的關鍵因素還有,他們如何處理或管理最近發生的或將要發生的各種「打擊」(疫情,隔離,經濟衰退,可能的二次疫情。而且還要看他們跟以前世界的關係。

當然,在有選擇權的人和選擇權相對少的人之間,存在很大差異。前者可以掌控自己,逃離對他們有害的情況,後者就沒有這個能力。

因此有些人想回以前的生活,而且能做到。另一些人則無法做到,因為他們在疫情中失去了親人,失去了工作。

還有人想忘記過去的世界,卻可能無力開始新的生活。當然也有人能改變自己的生活,翻過歷史一頁,如願開始新生活。可以歸納10種情況,它們可能部分重疊:

1. 那些在疫情中失去親人,甚至失去幾個親人,可能還疊加失業的人,承受著巨大的哀傷。對於這些人來說,以前的世界永遠消失了,以後的生活,必須在走出哀傷之後才可能考慮。而走出哀傷需要通過幾個階段:拒絕,憤怒,談論,沮喪,接受。

2. 曾經得病,住院,包括重症監護后死里逃生的人,還有檢測冠狀病毒陽性后痊愈的人,以及這些人的親人們,都大大鬆了一口氣。他們可能想與之前的生活有聯繫,也可能想開始一個新生活。這場巨大的恐懼可能導致他們對自己的生命存在提出問題。比如被測出陽性的法國歌手帕特里克-布魯埃爾向法國新聞台France info表示,從這樣的事,這樣的意外和悲劇中解脫出來,你不可能毫髮無損。它肯定會讓你想很多事情,想世界的事,想個人的事。他說,肯定有質疑,讓你重新確立生活中什麼更優先更重要,看事物的方式可能也和以前兩樣。

3. 大大鬆口氣的,還有醫護人員和其他在疫情期間持續工作,與公眾接觸,面臨感染病毒風險的人。這些抗擊病毒和面臨物資短缺的「英雄」們,我們希望他們不要回到以前的世界。因為以前他們的薪水通常比較低,且沒有受到社會的足夠重視。

4. 因疫情失去工作,眼看收入來源枯竭的人,承受著巨大焦慮。比如那些獨立工作者。他們從害怕染病到害怕明天。對他們來說,以後的世界可能是在經濟和社會方面都很不安全的世界。

5. 那些在疫情隔離期間不能工作的人,以後需要付出雙倍努力找回失去的時間。比如理髮師們,將面臨很大的工作量。對於這些人來說,以後的世界很像以前的世界。

6. 一部分人很高興恢復了過去的老習慣。不論是職業習慣與否,他們循著某種慣例生活下去。這種人希望以後的世界盡量跟以前的世界相同才好。

7. 那些在疫情后從休閑地返家的人,特別是返回法蘭西島,大巴黎的人,在「時間暫停」的「田園括弧」關上之後,他們需要重新適應大城市的忙碌生活。對於這些人來說,「以前的世界」和「以後的世界」有很大一部分是重疊的。

8. 有些人在疫情后,會重新投入超級忙碌的生活,儘管他們還將保留一些在隔離期間生髮出來的新習慣,比如跑步,比如在家自製麵包等等。對於這些人而言,以後的世界很像以前的,僅有一點小變化而已。

9. 那些很喜歡在隔離中過「慢生活」和「返回自我」的人們,將繼續試圖過「慢生活」。他們為了節省交通耗時,更願意遠程工作,或者不再做全時工作。對於他們來說,以後的世界沒有必要跟以前一樣。無論如何,他們將會讓它跟以前不一樣。

安卓翻牆-禁聞瀏覽器Windows翻牆: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10. 最後,那些想打破從前生活方式的人,疫情和隔離是觸發他們改變看法的啟示錄。他們希望改變職業方向。他們中的一些生活在巴黎大區的人,希望到小城市,甚至鄉村去生活。最大膽的一部分甚至會選擇去鄉村,按新生存主義和崩潰學家的邏輯,過自給自足的生活。對於這些人而言,以後的世界應該被稱為新世界才對。



from 情系中華 – 澳洲新聞網 https://ift.tt/35mJJN3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